分享更多
字体:

广深房价首现环比下降 业内称开发商还没割肉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1-19 19:46 来源: 金羊网-羊城晚报
在京沪广深四市中,深圳楼市均价下跌幅度最大,达21%在京沪广深四市中,深圳楼市均价下跌幅度最大,达21%

  国家统计局18日公布的全国70个大中城市10月房价数据显示,全国共有34个城市房价环比下跌,比9月多了17个。数据显示,在全国范围内,房价下行的通道已经开启。羊城晚报记者对比数据发现,这也是今年以来广州、深圳商品住宅价格首次出现环比下降。

  房价环比下降又增17市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10月,70个大中城市中,有34个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不含保障性住房)价格环比下降,20个城市环比持平。与9月相比,10月环比价格下降的城市增加了17个。并且一线城市房价普遍下降。其中,北上广深降幅分别为0.1%、0.3%、0.2%、0.1%。而环比价格上涨的城市中,涨幅均未超过0.2%。

  此外,与去年同期相比,70个大中城市中,价格下降的城市有13个,比9月增加了6个。同比涨幅回落的城市有43个。10月,同比涨幅在5.0%以内的城市有51个,比9月增加了1个。

  广州一手房同比仍上涨

  10月广州一手房价与去年同期相比,还是有一定的涨幅。数据显示,10月,广州房价同比增长6.2%,涨幅排在70个大中城市的第三位(第一位是乌鲁木齐,同比涨幅7.6%;第二位是长沙,同比涨幅7.4%)。

  不过,以环比看,广州房价则下跌0.2%,这也是今年以来首次出现环比下降。有业内人士指出:“7月、8月、9月都是平稳,到了传统销售旺季的10月,却反而呈现价跌现象”。

  开发商还没“割肉促销”

  那么,接下来广州、深圳会不会像上海北京那样出现个别楼盘大幅降价呢?

  广东省房协理事赵卓文表示,此前万科、龙湖、绿地、中海等大开发商率先发动的“降价潮”,似乎有越演越烈之势。“上至总理,下至普通百姓,都知道‘房价要降’了。在这种预期下,对年末楼市的销售影响是非常非常巨大的。”不过他分析,大开发商当前的降价促销,基本上还属于“让利促销”,还没到“割肉促销”。他认为,只有当出现开发商卖项目、卖股份这样类似“卖仔卖女”求生存时,房价才真正到底了。“从这点上看,房价松动,不可能一步到位,还要经历漫长的博弈过程。”(羊城晚报讯 记者赵燕华、实习生张蕾报道)

  广州1-10月住宅销售价格指数

  月份 环比 同比

  10月 99.8 106.1

  9月 100.0 106.3

  8月 100.0 107.0

  7月 100.0 106.4

  6月 100.2 105.4

  5月 100.3 105.1

  4月 100.7 103.8

  3月 100.3 102.7

  2月 100.6 100.6

  1月 101.7 100.1

  (注:同比以去年同月价格为100,环比以上月价格为100)

  广氮地块因无人报名竞拍而中止出让 广州又中止卖地已是本月第四次

  继广州本月三次发公告中止卖地后,原定于18日下午出让的唯一一宗地块——广氮地块,也因无人报名竞拍而中止出让。至此,11月内广州已取消了32宗土地拍卖。

  业内人士认为,这在广州一级土地市场极为罕见。尽管目前广州房价房价未有大松动,但开发商们“忍手”不买地的背后,折射出市场取向已日渐明显:开发商现金为王。分析认为,在积极出货的动力下,年底房价房价有望松动。

  本月已取消出让32幅地

  原定于昨日下午出让的广氮AT06070307南部地块,占地面积达40894平方米(可建设37572平方米),总建筑面积达112716平方米,挂牌起始价为8.7918亿元,折合楼面地价约7800元/平方米。但最终,该地块由于无人报名竞拍而中止出让。这已是本月内广州第四次叫停挂牌准备出让的地块,一共取消出让32幅地块,其中24幅为广州南站地块。

  此前,中原地产发表分析报告指出,在房企资金普遍紧张的背景下,高企的地价和苛刻的出让条件成为房企屡屡“弃购”的主因。

  大房企坚守“现金为王”

  自9月以来,除了万科拿下广州白云新城一商业地块外,其余上市大房企在广州一级土地市场上似乎一夜间消失。

  “在这一刻整个行业的判断都比较悲观。”富力地产董事长李思廉16日坦承,由于政府的调控时间太长,配合着银行银根的收紧,不少上规模的房地产企业都暂时放弃买地,“大型房企现有的土地储备能够支撑两三年”。

  无独有偶,恒大集团董事局主席许家印日前也表示,尽管现金充裕,但也不会在年内购买新的土地;万科总裁郁亮此前接受媒体群访时也表示:“现金为王,现金流比利润更为重要;其次,积极出货,不存货,不囤地;第三,要慎重地买地,不能买错地。”

  中原地产项目部总经理黄韬指出,在如今市场拐点隐现的情况下,开发商若一下子拿出十几亿元拿地,对资金链必然造成较大压力,因此有开发商选择观望并不意外。(羊城晚报讯 记者赵燕华、实习生张蕾报道)

  著名经济学家巴曙松(微博):刮骨疗毒虽痛 调控仍要坚持

  18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中国银行业协会首席经济学家巴曙松教授在“宏观经济与财富增值”高峰论坛上表示,货币政策适度放松是必要的,但要实行的是“定向宽松”,对房地产行业的调控则应“进行到底”,保证调控效果的同时,加速房地产行业的洗牌,戳破“地产永不倒的神话”。

  巴曙松指出,每次一紧缩,就会出现地产商高利率融资,广大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局面,如果此时不加区别地放松调控,资金一进入地产领域就又救了地产商,再度强化地产不倒的神话。这样循环下去,对房地产调控是一个恶化效果。

  巴曙松认为,在定向宽松的基础上坚持对地产业的紧缩调控,预计再有两个季度,地产业就会出现明显而较为惨烈的洗牌,这正是政策调控所要达到的目的。“我现在有些担心的就是有的决策者忍受不住这‘刮骨疗毒式’的调控而又做出一些调整。”(羊城晚报讯 记者刘薇报道)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