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南京公交企业由11家整合为3家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09 07:56 来源: 扬子晚报

  中北、雅高这些名字就要消失了……

  相关改革明年5月底前完成,意在让公交回归公益性,有利于线网优化和百姓出行

  南京公交将迎来一次大变革。南京市政府昨日公布了《南京市公交行业资源整合方案》现有的11家从事公交运营的公司,将被整合为主城、江宁和江北各一家公交公司。到明年5月底,南京全市(溧水县、高淳县除外)将形成3家以国有控股为主的公交营运格局。

  本报记者 仇惠栋 杨娟

  改革方向

  强调国有主导和回归公益性

  这一公交整合方案中,特别强调了两大关键词:国有主导和公益性, 凸显城市公共交通的公益性,强化国有资本在提供公共产品中的主导地位。根据要求,将建立国有独资或控股的公交企业产权结构,增强国有资产在企业中的主导地位,更好地保障行业公益性。把公益性与经营性分离,场站管理和公交运营分离,公交广告与公交运营分离。按照有利于推进公交行业集约化经营发展模式,构建国有主导、有序竞争的城市公共交通经营格局。统一配置公交线路等公交资源,推进企业提高运营效率、管理水平和服务品质。

  整合方案

  主城、江宁、江北各合并成一家公司 组建一家公司管理所有场站

  根据南京市政府公布的《南京市公交行业资源整合方案》,该市将在现有公交资源的基础上,整合为“3+1”模式,即3家从事公交线路经营企业和1家从事场站资源建设和管理的企业。实行公交线路等资源集中统一配置,站运分离。

  (一)3家公交线路经营企业分别为:

  1、整合现有主城8区的公交资源,组成“南京公交一公司”(暂定名)。需要整合的企业资产和人员为:南京市公交总公司、中北集团巴士公司、雅高巴士公司、新宁浦巴士公司。

  2、整合现有江宁区的公交资源,组成“南京公交二公司”(暂定名)。需要整合的企业资产和人员为:新城巴士公司、江宁通盛公司。

  3、整合现有江北地区的公交资源,组成“南京公交三公司”(暂定名)。需要整合的企业资产和人员为:六合中北威立雅公司、浦口中北威立雅公司、江苏金陵交运集团、大厂双虹公司、六合新集劳务队。

  (二)1家从事场站资源建设和管理的企业。

  组建南京公用场站公司,整合全市公交企业移交的各类枢纽站、线路沿途停靠站的资源(含拥有产权和非拥有产权),同时接管原德高梅迪派勒广告公司公交站点的经营和管理职权。负责全市公交基础设施的建设、经营和管理。

  完成时间

  相关整合工作明年5月底前结束

  根据出台的整合时间表,第一阶段是今年12月15日之前的方案制定阶段。第二阶段为整合实施阶段,计划在2012年5月30日前完成。主要任务是对整合单位的资产等进行综合评估,摸清底数;登记注册新的管理企业;做好企业职工和资产的移交工作;做好相关企业的资产收购。第三阶段是检查验收阶段,将在2012年6月30日前完成。

  根据要求,南京市城建集团和江宁区政府作为这次南京公交行业资源整合的主体,制定具体的工作方案,确立新企业的资产治理结构和管理结构,明确新企业的注册和参与者以及企业的注销时间节点。按照“人随资产走”的原则,现有公交企业人员由新组建的公交企业负责接收。新组建的公交企业必须严格按照有关劳动法律规定,承继原有劳动合同关系,切实做好人员分流安置工作,保障企业稳定和维护行业稳定。

  改革背景

  13年前公交企业“一分为三”

  记者了解到,在1998年,南京公交由一家“裂变”为三家,公交总公司、中北、雅高“三驾马车”开始逐鹿城区市场。此后又有江宁新城、江浦新宁浦等企业进军公交市场。南京的公交开始了多元化发展,随着上市公司、社会资本参股的市场实体运营后,南京公交投入迎来“爆发式增长期”。但随之而来的,企业的盈利本性和公共交通的公益性的矛盾日渐显露。最明显的一个现象是,各公交企业线路运营中“挑肥拣瘦”:热门线路扎堆上马,三中路上一下子集中了十几条公交线,而客流较少偏远线路各家都不愿投入。

  而放眼其他城市,公交改革开始重走整合发展和公益性的道路,上海市最近将全市100多家公交企业合并为3家,重回国有资产占主导的地位,车辆、线路等资源重新整合。杭州市建立购买公益服务的补偿机制。合肥市着重考核公交安全和服务,而不再注重票收、公里等指标。对于南京的公交企业进行整合的呼声也由来已久。

  业内看法

  资源优化了,票价也有望降低

  能更好地实现公交的公益性和低票价

  “以前是各自为政,互相之间必然存在资源浪费,整合是大势所趋。”一位公交行业的业内人士表示,他认为当年公交改革是走了一条弯路。如今重新整合后,线路资源可以优化,运营成本也可以得到节约。他举了一个例子,比如中山东路以前有5路、9路、29路等线路运营,其实存在着很大的资源浪费,以后完全可以让5路一条线跑,把5路的车辆增加一倍,缩短发车间隔。调整出来的线路,可以安排到其他支线上去,同时把整个城区的线网布局优化了。另一位业内人士表示,他们对这一改革也乐见其成,从市民的角度而言,政府主导的这一改革,实现了国有控股后,只要政府补贴到位,能更好地实现公交的公益性和低票价。

  市民出行有个“阵痛期”

  “可能一开始,一些老百姓会有个适应过程。”一位业内人士冷静地分析道,现在各家公司为了争夺客流,都爱把线路往市中心跑,而资源整合后,一些进市中心的长线可能就要减少。“比如原来从家门口的公交可以直接到新街口,以后可能只到中华门,然后需要再换一辆公交。”他解释道,线路的调整会有个过程,也会有一定的阵痛期。但是随着线网的优化,零距离换乘的逐步实现,公交整合对于市民出行还是利大于弊的。

  企业称关键要看政府扶持政策

  “整合是个好事,但关键要看政府拿出什么样的政策了。”一家公交公司的负责人表示,关键是政府对于公交企业的补贴政策要明确,现在公交企业都是在亏损经营,政府到底是兜底补贴还是要求企业自主经营,这是他最关心的问题。他认为,如果还是强调企业自主经营,目前公交行业的一些痼疾仍难以根治,希望主管部门必须明确公交的公益性质。“公交企业的经营模式、人员结构、规章制度都不多,整合不会有太大的困难。”

  ■相关新闻

  南京出台公交改革5年规划

  出租车市场也将整合

  南京市政府昨日披露了《南京市公交改革与发展五年(2011—2015年)行动计划》,公交企业的整合就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

  2012年至2014年,出租车市场也将整合

  在2013年8月份亚青会前,全市公交分担率达39%;2014年8月份青奥会前,全市公交分担率达44%;至2015年“十二五”期末,全市公交分担率达50%。基本建成国内一流、国际先进、人民满意的公交都市。

  主城区85%以上公交单行45分钟内到达,居民步行5分钟到达公交站点、5分钟换乘;主城区公交站点300米覆盖率达90%以上。

  淘汰所有国Ⅲ(不含)以下标准的公交车,60%以上车辆达到国Ⅳ以上标准。清洁能源公交车逐步达到公交车总量的60%。

  建成智能公交运行调度系统和政府监控管理系统,客运车辆卫星定位系统安装率达100%,公交车IC卡覆盖率达100%。

  2012年至2014年,以扩容1500辆出租汽车为契机,推进全市个体出租汽车的整合,改变出租汽车市场经营管理分散的状况。

  公交换乘将有更低票价

  2013年前,结合轨道线路和过江通道开通,设置连接汤山、仙林、浦口、栖霞、雄州、东山等6条公交快线(准BRT)。研究建设有(无)轨电车线路。对有(无)轨电车建设方案进行专题研究,制定实施计划。

  试点推广公共自行车租赁。2012年,在试点基础上,逐步推广公共自行车在地铁站周边等区域的使用。

  实行城乡公交刷卡付费措施。2012年前,完成全市城乡公交车实行IC卡刷卡付费工作。

  实施公交换乘优惠措施。公交车与公交车、地铁之间的换乘,在现行低票价基础上,采取进一步优惠政策,鼓励换乘,提高公交分担率。2012年,研究公交换乘优惠政策,2014年前,实行公交换乘优惠的措施。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