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新一轮工资拖欠纠纷抬头 欠薪顽疾缘何久治不愈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26 15:04 来源: 广西日报

  新华社记者 杜 宇  樊 曦  徐 博

  年关将近,拖欠农民工工资等劳资纠纷进入高发期,一首“讨薪诗”被网友频频转发。人们不禁要问,欠薪顽疾缘何久治不愈?

  新一轮工资拖欠纠纷抬头

  47岁的农民工陈春铭,2011年10月下旬来到青海西宁讨薪,为了节省开支,与五六个农民工挤住在一间简陋的出租屋时,靠捡破烂维生。

  陈春铭的遭遇并非个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表示,目前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尚未得到根治。与此同时,受欧债危机等国际因素影响而出现的经营困难正在使得新一轮工资拖欠纠纷在一些企业特别是珠三角、长三角地区的出口企业内抬头,有可能造成新的社会隐忧。

  解决欠薪过程较长、成本较高

  近年来,为治理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有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规章制度。然而,欠薪顽疾并未得到根治。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原因之一:当前,解决欠薪问题的制度规定、司法救济程序复杂、过程较长、成本较高的门槛,让很多农民工却步,制度化保障作用难以充分发挥。

  比如,解决欠薪问题的一般程序为“一调一裁两审”——劳动人事仲裁机构先调解后仲裁;双方不服可向法院起诉,再不服判决可上诉,法院进行二审。走完这些程序少则数月,长则达3年之久,生计困难的欠薪农民工往往面临“等不起”的无奈。

  原因之二,拖欠工资违法成本低。尽管今年2月通过的刑法修正案(八),增加了“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但是具体操作细则还没有出台。由于针对的是“恶意欠薪”,因此对于解决经营困难企业发生的欠薪作用甚微。

  原因之三,建筑市场秩序不规范。违法分包、层层转包乱向丛生,即使总包方及时付款,由于层层转包,层层扒皮,包工头靠少发工资赚昧心钱,这样的包工头往往没有用工资格,很难追缴。 

  原因之四,用工不规范,劳动合同签订率低,导致追偿困难。一项覆盖京、渝、沪、深四地的调查发现,75%的建筑工人竟没有签订劳动合同,成为“讨薪难”的一个重要因素。

  加强制度建设走出“年关讨薪”怪圈

  尹蔚民说,要把预防和解决农民工工资拖欠作为2012年元旦春节前一项重要工作摆在突出位置,采取坚决措施,努力实现元旦春节前农民工工资基本无拖欠。 

  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相继出台:

  ——有关部门组成联合执法检查组,深入一线,开展联合执法。 

  ——提高劳动报酬争议调解仲裁效能。限时处理集体劳动报酬争议和小额争议。

  ——充分发挥工资保证金和应急周转金的应急保障作用,配合有关部门加大对欠薪企业的追偿力度。 

  有关专家表示,要想彻底走出“年关讨薪”怪圈,关键还要加强制度建设。

  首先,是大力推广实践中已经总结出来的行之有效的经验,推动各地在建筑业建立工资保证金,在工资拖欠多发地建立政府欠薪应急周转金,一级建筑承包企业解决分包企业欠薪制度、行政司法联动打击欠薪逃匿制度、地方政府负总责制度“两金三制”,从制度建设上解决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 

  要研究推行建筑领域农民工实名制一卡通系统,实现农民工工资发放的系统化、信息化。

  其次,要加强立法建设和执法力度,使短期措施形成长效机制,尽快制定、出台《工资支付保障条例》。加大惩处力度,尽快出台“欠薪入罪”的司法解释等。

  (据新华社北京12月25日电)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