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广东多地民生工程未落实 媒体报道后突击改进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1-02 06:30 来源: 南方网-南方农村报
建设紫金县人民医院住院大楼被列为该县2011年的十大民生实事,当地一些居民希望,政府能够给出更为明确的完成时间。   建设紫金县人民医院住院大楼被列为该县2011年的十大民生实事,当地一些居民希望,政府能够给出更为明确的完成时间。

  南方农村报讯 (记者冼伟锋 李世敏 陈泉润 胡新科 刘龙飞 黄进 张弘弢)辞旧迎新,晒成绩单接受民众大考,成为各地政府必做的功课。然而,无论是盘点2011年的作为,还是筹划2012年发展,对许多官员来说,“十大民生工程(或民生实事)”是绕不开的字眼。

  对于老百姓来说,他们心中的政府形象不是靠某些领导的高谈阔论“吹”出来的,不是靠个别干部的自我粉饰“捧”出来的,而要靠众多公仆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走”出来。在许多地方,这个“实”字集中落脚于《政府工作报告》中对“十大民生工程(或民生实事)”的铿锵表述中——“在这里,我代表××人民政府承诺,今年要集中力量为人民群众办好十件实事。”每年初,如此庄严的宣示都会在许多地方人大会议的会场内回荡。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既可以将这种姿态看作是执政为民理念的生动体现,也可以将其视为对公权信用的一场考验——当岁末收卷铃响,“十大民生工程(或民生实事)”究竟能够成为官员胸前一枚闪闪的“勋章”,还是沦为一场政绩走秀的闹剧,便可一见分晓。

  有些地方打着民生实事的旗号,干的是为某些利益集团牟利的勾当;有些地方空喊口号,民生工程沦为“空头支票”;有些地方民生实事进度缓慢,一年计划变成长期目标;有些地方民生工程用词模棱两可,实事不实。凡此种种,民生工程成了“民怨工程”,政府信誉被不断侵蚀。

  为真实记录广东多地“十大民生工程(或民生实事)”实施情况,褒奖先进,鞭策落后,南方农村报推出年终特别策划——实事求“实”——广东各地十大民生工程扫描。

  电白黄岭镇

  “十大实事”七件没完成

  最近,广东茂名市电白县黄岭镇政府大院内。虽然墙壁上写有黄岭镇2006至2011年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和镇党委政府任期目标的纸张已泛黄褪色,但仍可看到该镇党委政府承诺要在“十一五”期间办好的“十件大事”。

  2006年,黄岭镇党政领导班子换届,该镇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也同步启动实施。《规划》确定了该镇党委政府在“十一五”期间将为全镇人民办的“十大实事”:改造旧戏院,建设一个集文化、娱乐、休闲为一体的多功能文化广场;建成黄根线水泥硬底化公路;种植万亩优质黄皮基地;搬迁财政所,优化城镇整体布局;把下平山、彩楼、黄岭三个中心村建设成为具有“三个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利用开发区上平山花岗石场,建设一个上规模的大企业;建设城镇自来水厂配套工程,实现城镇供水目标;建设黄岭中学教学楼、门楼、围墙,完成各小学的危改扫尾工作;建设敬老院和生态幸福园;争取建好石陂、大村村委会(居委会)办公楼。

  近日,面对南方农村报记者,黄岭镇党政办主任蔡耀强表示,他对上述“十大实事”并不知情,称“不知道这十件实事是以什么标准来确定的”。而就在黄岭镇“十一五”规划逐渐成了“老黄历”的时候,细心的网友发现,该规划提出的“十大实事”过半至今未能完成,其中便包括排在“十大实事”首位的旧戏院改造工程。

  改造戏院陷僵局

  黄岭镇戏院和镇政府大楼隔街相望,直线距离不足50米。该戏院曾是黄岭镇民众休闲娱乐的主要场所。后因年久失修,戏院房屋逐渐成为危房,来此休闲娱乐的民众也日渐稀少。2006年,黄岭镇政府把“改造戏院,建设一个集文化、娱乐、休闲为一体的多功能文化广场”列为“十一五”期间要办好的“十件大事”之首。

  然而,5年后的今天,当地民众不但没有看到戏院改造工程有动工迹象,戏院原址反而被一家手套加工厂占据。近日,南方农村报记者在黄岭镇戏院看到,戏院的3层楼灯火通明,不少职工在生产线上忙碌着,门口有一只黑狗来回走动。

  蔡耀强告诉南方农村报记者,戏院后面的建筑已成危房,前面的2层楼两年前借给了镇政府食堂某职工的儿子开加工厂,“该职工每个月工资只有两三百元,当时这么做主要是想照顾一下这位职工的家属,因此也没有收取租金。”

  去年 11月30日,黄岭镇委原书记陈培金向南方农村报记者称,黄岭戏院改造工程之所以迟迟未能动工,主要是因为镇里的老干部对戏院改造有不同的意见,致使此事陷入僵局。

  “戏院改造的资金不成问题,上级对此有扶持。”去年12月1日,黄岭镇镇长冯水龙称,对于戏院改造一事,目前一些干部群众在思想上还没有取得一致,“有些人想拆旧建新,也有些人想另找地方重新建设。”他表示,目前镇里也没有确定戏院改造后是建成综合性的文化广场还是简单点的小文化广场,“建成综合性文化广场难度较大,需要几百万资金。”

  在最近召开的黄岭镇党代会上,该镇再次提出要建设好文化广场。冯水龙说,预计明年会完成此事。

  建设墓园阻力大

  2011年8月份,有网友发帖称,黄岭镇“十一五”规划中提出的为全镇人民办的“十大实事”到目前为止,只完成了少数几件。帖文在当地论坛引发广泛关注。

  2011年12月1日,冯水龙向南方农村报记者逐一介绍了该镇“十一五”规划中提出的十件实事的进展情况,“目前已完成了3件:财政所已搬迁;下平山、彩楼、黄岭三个中心村已建设成为具有‘三个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石陂、大村村委会(居委会)办公楼已建成投入使用。”

  “除了上述3件事,其他7件均没有完成。”冯水龙说,这7件实事中,除戏院改造工程外,还有3件也将争取在明年底前完成,“目前,黄根线公路水泥硬底化已完成一半,由于上级资金未落实,工程陷入停滞,但县里对此事十分重视,不久前分管交通的副县长亲自前往工程现场视察,交通部门也会积极向省市反映,争取资金;万亩优质黄皮基地已由2006年的3000亩左右发展到如今的7000亩,余下的3000亩将于明年7月完成;城镇自来水厂配套工程目前已投入300多万元,已建好水厂,完成管道铺设,明年底全镇4万多城乡群众将喝上自来水。”

  而对于利用开发区上平山花岗石场建上规模企业、建设黄岭中学门楼和生态幸福园等3件实事,冯水龙没有给出具体的完成时间。

  根据冯水龙的解释,黄岭中学门楼需要资金30多万,由于学校和镇里没钱,导致工程没有动工,“需跟教育局沟通后才能确定何时开工。”

  至于平山花岗石场开发,冯水龙表示,黄岭镇曾向县市有关部门申请过开采证,但由于安全、技术和环境等因素,没有获得批准,“由于政策性因素,这件实事无法确定何时才能完成。”

  在黄岭镇“十一五”规划提出的“十大实事”中,该镇为做好殡改工作、确保火化率达98%、杜绝偷葬乱葬现象而规划建设生态幸福园一事,颇令黄岭镇干部头疼。“生态幸福园拟在石陂村,但一些群众意见很大,曾因此发生过群体事件,导致工程至今无法动工。”冯水龙称,即使另选其他地方建设生态幸福园,也会出现同样的问题,“下一步,唯有加大宣传力度,深入细致做群众工作,现在还不敢预计生态幸福园什么时候能建成。”

  兴宁 紫金

  虚化表述让人难以监督

  查阅兴宁市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可以从中看到有关十件惠民实事的表述,言简意赅,185个字便囊括全部。在平均每件实事不到20个字的表述中,多是“实施”、“规划”“推进”等字眼。

  其中有6件使用了“实施”的字眼,如第4件惠民实事“实施城乡安居工程”——几个字便将一件惠民实事表述完毕,后面没有任何具体措施;有2件使用了“推进”字眼,如第2件惠民实事为“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另外2件,一个使用的是“规划”,一个使用的是“完善”。

  由于缺乏具体的数字量化标准,上述民生工程让外人看起来一头雾水,难言监督。采访中,当地很多民众告诉南方农村报记者,他们根本不知道十件惠民实事是什么,“也没人去关心。”

  去年11月上旬,南方农村报记者就“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这件惠民实事采访了兴宁市水务局相关官员。该局一位股长告诉南方农村报记者,“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主要是逐步减少农村不安全饮水人口,“此项工程几年前就开始实施,截至2010年,兴宁市还有12万不安全饮水人口,2011年解决了其中3.7万人的饮水问题,主要涉及6个乡镇。”

  在紫金县2011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十大民生实事前3件都采用了“建设”的表述,均为一句话。

  南方农村报记者12月7日来到紫金县人民医院,“建设县人民医院住院楼”正是该县今年确定要办的第二大民生实事。从该院后面的外科综合门诊楼穿过,一座十几层的大楼正在忙碌施工当中。一圈蓝色铁皮围起来工地当中,是钢筋、脚手架密集织成的框架结构。“这么庞大的工程,今年无论如何也完不了工。”当地一位居民说。当地多位居民表示,他们不知道这个正在建设中的住院楼是该县今年确定的十件民生实事之一。

  四会

  “基本完成”变成“没有完成”

  “加快推进姚沙大桥、姚沙大道和四会大桥的规划建设”被列为今年四会“十项民生实事”之首。但2011年12月7日和8日,南方农村报记者在四会走访多位出租车司机、摩的司机、店铺老板,没有一个人知道规划中的姚沙大桥和四会大桥在哪里,甚至一些官员也无法说出这两座大桥的位置和工程进度,其中一位市委官员还把已经基本完工的飞鹅岭大桥误当成规划中的四会大桥。

  南方农村报记者随后致电四会市规划局规划股长李瑞芬。李在电话里称:“我们也不知道姚沙大桥和四会大桥要建在哪里,只是听说过,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开工建设。”

  2011年 12月7日上午,南方农村报记者在四会市槎山公园看到,公园入口处耸立着的一座二层建筑,被周围的脚手架包围得严严实实。从公园入口往里行走10多米,可以看到一片低洼的开阔地,面积约千余平方米,水泥地面上耸立着数十个钢筋混凝土立柱。

  槎山公园的建设进度与四会官方之前在相关文件中的表述差别较大。2011年四会“十项民生实事”第5点称:“基本完成槎山公园升级改造。”

  槎山公园改造工地门口的施工告示牌显示:“合同工期:2011.4.15-2011.9.15。”在此干活的老王告诉南方农村报记者,他今年4月就开始在槎山公园升级改造的工地上干活,“刚来的时候,老板告诉我们只要半年就可以完工,可看现在的进度,恐怕要等到明年上半年才能完工。”

  在今年四会“十项民生实事”中,同样被表述为“基本完成”的,还有大沙镇渔民安居工程。2011年12月7日下午,南方农村报记者在工程现场看到,10多亩红土暴露在阳光下,刚刚被平整好,3名工人操作着打桩机正在打洞。

  大沙镇相关官员告诉南方农村报记者,大沙镇渔民安居工程占地14亩,计划居住面积2万平方米,建成后能够解决200多户渔民的居住问题,“工程今年初开工,本打算今年底或明年初完工,但因为征地工作不好搞,上个月才征完地,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完工。我们正举全镇之力,加班加点地建。”

  对于巨大的施工进度落差,大沙镇一些官员认为,除了征地,还有方案、资金、渔民等多方面原因,“建设方案前前后后修改过很多遍。资金主要是市里面出一点,镇里面出一点,渔民自己出一点,但是很多渔民思想没转过弯,不愿意出钱。”

  2011年12月9日下午,一位曾参与起草当地《政府工作报告》的四会官员在接受南方农村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十项民生实事”的表述中之所以使用“加快推进”、“大力开展”、“基本完成”等字眼,不是政府故意模糊责任,“我们也很想把事情做完,但是在工作推进中会遇到很多困难,如果把民生实事的进度和完成时间说得太明确,政府就没有‘回旋余地’。说得太明确,到时候没有完成怎么办?那不是失信于民吗?”他举例说,“四会是肇庆最先搞安全文明小区的,以前居委会向住户收管理费,住户都不愿意,搞不下去。现在随着房地产的发展,物业收费管理成为趋势,但部分零散楼盘还是不具备条件,因此我们在‘十项民生实事’中将其表述为‘加快城市安全文明小区和城乡治安视频监控系统建设。’”这位官员同时表示,做民生实事资金很重要,这些项目牵涉面都很广,不可能事事都十全十美,“政府做事有难处,老百姓也要理解。”

  平远

  目标提前自我施压

  “完成泗水镇和差干镇创建‘教育强镇’任务”是广东平远县政府承诺今年办好的十件惠民实事之一。然而,2011年即将过去,差干镇尚未完成“教育强镇”验收,这一实事“落空”几乎已成定局。南方农村报记者了解到,因为种种原因,平远今年确定的十件惠民实事,有些无法完成。

  去年12月1日,平远县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负责人接受南方农村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泗水镇创建“教育强镇”工作(以下简称“创强”)已于9月7日接受市级评估,处于审批阶段,“顺利通过验收应该没有问题。”但差干镇“创强”进展则并不顺利,“差干镇要将各村级小学、教学点全部合并到原差干中学,办成九年一贯制学校,并且要完成危房校舍的改造,新建一幢教学楼和一幢学生宿舍楼,改、新建任务比较重,且工程量大、工期紧。”

  差干镇党委一负责人告诉记者,该镇需“延期”至2012年9月才能申报“教育强镇”验收。而按照平远县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负责人的说法,《平远县创建广东省教育强县工作实施方案》将差干镇创建“教育强镇”工作规划至2013年完成,“(工作中)总会有一些不可预见的因素,差干镇推迟完成,可提高‘创强’质量。”

  平远县教育局“创强办”工作人员表示,之所以将原规划2013年完成的差干镇创建“教育强镇”工作列入2011年的十件惠民实事,是因为县政府想自我施压,“争取提前完成‘创强’大满贯。”他同时表示,市县政府已同意将差干镇创建“教育强镇”工作的进度进行调整。

  在2011年3月召开的平远县第十三届人大六次会议上,县政府向社会公开承诺:今年将筹措1亿元资金,全力办好10大类民生实事,包括城乡贫困户安居、乡镇卫生院改造、“三边”(山边、路边、水边)整治和“绿道”建设、乡村公路硬底化、农村饮水安全、公共教育均等化、农村客运建设、平安工程建设、农村劳动力转移、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治理。

  然而,平远县政府督办组提供的一份《平远县十件民生实事进展情况表》显示,十大惠民实事进展情况不容乐观。截至2011年11月9日,全部完成的实事仅农村劳动力转移和乡村公路硬底化两项,其他项目要么进展缓慢,要么正在收尾,主要原因是“资金缺口较大。”

  连山

  两项实事未见动工

  “改造广山公园、县民族影剧院”是连山县公布的2011年民生十件实事之一。2011年11月8、9日,南方农村报记者在当地调查发现,这两个项目还没有开工。

  “从没有看到有人来修公园。”2011年11月8日,正在连山县广山公园一处走廊上休息的李伯告诉记者,虽然今年年初听说过政府有改造广山公园的计划,但直到现在也没见动静。知情居民告诉记者,连山县广山公园修成一二十年了,由于年久失修和疏于管理,公园逐渐破败。记者看到,公园设施陈旧,垃圾遍地,水渠已经干涸,曾经的水泥小径也成了泥巴路,公园一角的厕所墙壁破损严重,铁质的排水管道上锈迹斑斑。

  连山县政府一官员2011年12月12日告诉南方农村报记者,改造广山公园的方案已修改到第二稿,改造计划也已经向清远市有关部门汇报,但“上级资金还没有下拨”。

  除广山公园改造工程外,连山2011年民生十件实事中的“改造县民族影剧院”一项也未实施。

  2011年11月9日,南方农村报记者来到位于连山县城一隅的民族影剧院,看到褪色的墙壁上布满灰尘,部分门窗已经破损。影剧院内空无一人,从破损的窗户往里看,屋中杂乱摆放着一些桌椅,水泥地面也已坑洼不平。

  一位居民向记者介绍,近几年来,连山县民族影剧院除了偶尔放放电影外,平时不对外开放,“今年没有见到有人对其进行维修。”

  南方农村报记者在财政部网站上发现了一则2011年8月2日发布的《连山县财政积极打造一批文化工程建设》的新闻稿,其中提到:“争取到省财政下达我县民族风情歌舞剧院改造专项资金100万元,对现有的民族影剧院和广山公园进行改建,使其成为集文化旅游观光、大型现场演出、数字电影放映于一身的场所。”

  连山县政府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财政部下拨的县民族风情歌舞剧院改造资金已到位,“马上进场施工”,但今年完成已无希望。

  媒体跟进,多地突击改进

  日前,南方农村报年终特别策划《实事求“实”——广东各地十大民生工程扫描》,披露一些县市政府承诺办好的民生实事未能按时完成。其中提到的电白黄岭、连山、平远、四会4地正在加快推进工程建设。

  电白黄岭:修路资金落实

  2011年12月13日南方农村报对电白县黄岭镇“十一五”期间承诺办好的“十件大事”多数未能按期完成的报道引起广东省、茂名市及电白县等有关部门高度重视。

  黄岭镇委书记潘康生介绍,报道见报后,茂名市委常委、电白县委书记李玉楷专程到黄岭镇调研,要求该镇改进工作作风,真抓实干,努力为群众办好实事。随后,茂名市督察组随广东省纪委工作组到黄岭镇了解相关情况。据悉,广东省纪委工作组和茂名市督察组对黄岭镇“十一五”期间承诺办好的“十件大事”逐一进行了实地调查了解,并听取了黄岭镇有关负责人的情况汇报。

  潘康生称,电白县已成立工作组,“十件大事”未完成的项目每个都有一位县领导亲自督办,县里将整合有关职能部门,把存在的问题尽力处理好。“南方农村报报道后,黄岭镇加强了与省市县有关部门的联系,省里已同意下拨385万元用于黄根线公路硬底化建设。”潘康生说:“资金一到位,马上就开工。”

  潘康生对南方农村报的报道表示感谢。他说,“十件大事”部分没有按时完成虽然有客观原因,但新一届班子会实事求是地做好相关工作,“办得到的就要给群众办,承诺要办好的就得办好。对于因客观原因确实无法完成的,镇里将通过人大会议向群众解释清楚,民生工程不能再开‘空头支票’了。”

  连山:民族剧院开始施工

  南方农村报记者日前从连山县相关部门获悉,连山县民族影剧院近日已经进行封闭施工,计划春节前完成拆卸工程,2012年5月完成土建工程,9月完成音响、空调等设施安装;广山公园将于2012年1月上旬完成施工图纸设计,中旬完成预算,2月份进行招投标,3月开工,7月份完成。

  “民族影剧院和广山公园在2012年9月26日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50周年大庆前铁定投入使用。”连山县相关官员介绍,连山作为少数民族地区,民族影剧院和广山公园的设计必须体现当地的民族文化特色,“这给设计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设计方案多次向民间、民族文化艺术界人士、专家征询意见,导致其比普通工程耗费更多设计时间。”

  连山县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为了支持连山民族影剧院改造,省、市下拨了100万元专款,工程款项已经准备充足;广山公园改造工程目前已投入前期资金30多万元,用于公园改造的360万元建设概算资金也已准备好。

  平远:多项实事冲刺收官

  200多名工人早出晚归,10多台钩机轰鸣作业,几十辆车来回穿梭,约6公里的河堤渐渐筑起……2011年12月26日,作为平远县今年十大民生实事的仁居镇仁居河河堤建设工程现场一片忙碌。

  2011年9月,上级资金到位后,仁居河河堤建设工程迅速启动。10月24日,工程正式开工。12月26日,仁居镇镇长徐国平告诉南方农村报记者,因为秋季汛期结束后才可以开工,所以工期非常紧张,“但2012年元旦之前可以完成河堤主体工程。”

  当日,南方农村报记者走访获悉,虽然受制于招投标、气候、征地拆迁等客观因素,部分民生工程进度受到影响,但经多方协调,差干、八尺卫生院住院大楼改造等民生实事均已进入冲刺收官阶段。

  平远县相关负责人告诉南方农村报记者,在10大类民生实事中,除了差干镇创建“教育强镇”因教育资源整合等客观原因需要延期外,其他民生实事基本得到落实,为此,平远县累计投入1.41亿元。

  平远县政府提供的民生实事最新进度表显示,县城居民安居工程一项,已建成80套,超额20套完成今年廉租房建设任务;农村贫困户安居工程,已完成600户改造任务,超出年初承诺的200户;投入1766万元完成惠及3万多人的农村饮水解困工程;山边、路边、水边“三边”整治任务和70公里绿道建设已经通过验收;超额完成公路硬底化改造;泗水镇“创强”任务通过验收;另外,平远县向农村客运建设、平安工程建设、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治理等民生实事累计投入2725万元。

  四会:姚沙大桥奠基开工

  2011年12月28日,南方农村报记者在四会姚沙大桥工地看到,数名工人忙忙碌碌。一块竖立在绥江河畔的牌子显示,姚沙大桥“全长880米,双向六车道,投资1.75亿元”。

  四会市交通局一位工作人员向南方农村报记者表示,姚沙大桥已于12月12日奠基,并于近日开工建设,“桥梁建设需要做很多前期准备工作。姚沙大桥投资数额大,至少要三五年才能完成。”他表示,当地政府年初之所以要把姚沙大桥列为民生实事,主要是为了“突出对这项工作的重视,促进各单位加紧工作”。

  这位工作人员同时向南方农村报记者透露,和姚沙大桥并列为当地“十大民生实事”首位的四会大桥,其施工位置已经选定,但还未开工建设,“工程的可行性报告还在省交通厅审核。”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