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中国股市应先救后治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1-06 23:01 来源: 华夏时报

  北京工商大学证券期货研究所 胡俞越

   如果说,近期股市的下跌是因为多种因素而导致的投资者信心缺失;那么,近10年来中国A股零增长的表现就不得不归结为是股市自身存在的问题所导致的。可以说,十年来,中国股市在跌跌不休中实现了“大发展”;但是,大发展背后我们存在的问题也同样突出。

  发展背后的问题

   第一,退市制度有名无实

   中国股市本来就存在退市机制,而且在1998年也有过“苏三山”退市的先例。但是,这些年来随着股市的快速扩容,上市股票的逐渐增多,退市机制反而变成了“摆设”。逐步演变成为本已有的退市制度不够健全,衡量标准过于宽松,难以适应当前股市现状,容易被相关上市公司恶意规避或钻空子;其二,在固有的制度框架下,退市操作执行不力,ST/*ST的股票日渐增多,但是没有出现退市,逐步形成了劣币驱逐良币的局面,套牢了散户投资者,炒股炒成股东,不能不说是种悲哀。

   第二,难见上市公司分红

   中国股市存在着一个怪象,就是“重融资,轻回报”,众多业绩不俗的上市公司成了“铁公鸡”,多年难得分红一次,而只有为数不多的公司能够采取分红让利的行为。据相关数据统计,目前中国股市共有43家公司超过10年没有采取任何分红行为。股市作为众多公司融资的场所,广大投资者将资金投入股票市场,为企业提供资金。但是,他们为什么没有权利从自己投资盈利的公司中分得一杯红利呢?难道这些盈利公司没有理由感谢他们的大众股东吗?

   第三,股价虚高,扭曲股市融资功能

   创立中小板和创业板的最初目的就是为广大中小企业提供融资平台;但是,从这两个板块上线至今,却发现存在的问题与当初的设立初衷截然相反。许多中小板和创业板的上市公司打着“高成长”的旗号,高价、高市盈率、高超募发行,最终却难逃破发的命运。根据《投资者报》的统计,以6月7日的股价计算,2011年以来上市的145只新股中,有111只已经破发,占总数的近八成。

   第四,大小非、大小限至今未得到有效解决

   虽然针对大小非和大小限的相关办法早已出台,但是,从国内股市真实状况来看,这两个棘手的问题并没有就此解决。大小非和限售股早已在二级市场里疯狂流通。2006年之前沪深两市的年交易量一直维持在5万亿元以内,2006年交易量一举突破9万亿元,2007年超过45万亿元、2008年超过26万亿元、2009年超过54万亿元、2010年超过55万亿元、2011年才10个月就已经超过35万亿元。正是大小非和限售股不规范流通,造成了抛股套现成为常见现象,这种现象正在侵蚀着中国股市,损害广大股民的利益。

  治标是第一步

   经济增速放缓并不意味着股市必定下跌。欧美日韩等发达国家都经过经济增速下降的阶段,但是,这些国家的股市和经济增速之间并非是完全负相关关系。因此,面对表现不佳的股市,我们需要调整思路转变方式,从新的角度去为中国股市对症下药。面对市场信心日趋低落,股市规模虚大,投资者利益难以得到有效保护,我们需要实行标本兼治、长短结合,在短期内采取救市行为,在长期内实现治市。

   治“标”是破解当前股市“跌跌不休”迷局的途径,是稳定股市的第一步。

   第一,发新股要掌握节奏、放慢速度,让股市恢复元气。竭泽而渔的发行策略必须改变,否则股市难见曙光。

   第二,暂缓国际板的推出。推出国际板的消息总会让市场出现暴跌,市场对国际板的恐慌,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国际板对于我国资本市场的实际意义。从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的步伐来看,在推出中小企业板、创业板后,市场已经积累了众多深层次的问题与矛盾,急需要进一步完善制度与监管,若此时贸然推出国际板会进一步积累问题和矛盾,引发更大的金融风险。同时当前市场低迷,国际板的推出不可避免地会造成资金分流,对市场的冲击不可想象。

   第三,优化机构投资者结构。当前我国股市的机构投资者较为单一,仍以基金管理公司和保险资金为主。数月前,证监会研究中心提出,我国可借鉴美国“401K计划”,加快养老金体系建设,大力推动企业年金发展,实现养老体系和资本市场的良性互动。中国版“401K”让市场一度活跃,引得投资者引颈期盼;去年12月16日,证监会主席郭树清表示,社保基金、企业年金、住房公积金和财政盈余等长期资本都需要证券公司发挥重要作用。这意味着我国近2万亿的养老保险资金和2万亿的住房公积金将有希望投资于股市。养老基金等入市不仅可以提振中国股市的信心,也为资金短缺的股市提供了数量可观的资金;同时,这类长期资本以追求稳定长期的回报为目标,注重红利,因此有利于市场价值投资理念的培养。但在我国社保和养老金制度尚不完善的背景下,中国版“401K计划”的实施还存在诸多困难,单靠证监会一个部门的努力很难做到,需要财政、税务、人保等部门的共同推动。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