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媒体调查:北京基药招标或狠过安徽模式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1-19 12:34 来源: 南方报业网

  近日,有某北方药企负责人对记者表示,北京市卫生、药监等与基药招标相关的各个部门的负责人和40余家制药企业的高层进行了一次闭门政策解读会。在该解读会上,从政府相关部门的负责人透露出来的信息表明,北京基药招标已经箭在弦上。而且,从目前已知的北京基药招标的具体政策来看,各家药企的日子可能将更加难过。

  有业内人士表示,由目前掌握的情况看,“北京模式”或者只是“安徽模式”的翻版,甚至是“加强版”,加强了对药企的利润的挤压。然而在目前没有有效破除以药养医的前提下,药费依旧是医院赖以生存的重要收入来源之一,这种挤压充其量只是有限降低了老百姓的看病贵问题,而无法从根本上解决现有的医药体制矛盾。

  翻版“安徽模式”或仓促上马

  从目前透露出的信息来看,北京基药招标的模式或许还是遵从“量价齐招、招采合一、双信封制”,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会长于明德指出,这个其实就是“安徽模式”的内核。据介绍,因为各省份很难给出某个品种具体采购量,因此量价齐招在实际操作中直接演变为“单一货源”,即一品一规一企业;至于招采合一,北京市已经出台文件,指定由各个区、县直接跟中标企业进行结算;而双信封制,则在质量合格的基础上,实行低价者中标。而这个实际上通常演变为“价低者中标”的双信封制一直为包括于明德在内的多位医药行业内专家所诟病。

  据一位不愿具名的北京市药监局内部人士向记者介绍,此前北京并未按照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56号文件”(即《建立和规范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采购机制指导意见》)进行基药招标和采购。依然是采用旧有的药品集中采购模式。据称,“这是因为北京的情况比全国任何一个地方都要复杂,其地位比较敏感,全国都盯着,但是其实相关的领导一直在开会讨论这件事”。

  值得注意的是,2011年11月14日央视报道称,基本药物品种克林霉素注射液在北京的中标价为11元,是0.6元出厂价的近20倍,而在山东该产品价格则便宜得多。几天后,国务院医改办有关负责人回应称,这种情况的出现,是因为“山东严格实施了基本药物集中采购制度,而北京等9个省(区、市)未严格按照新机制采购或未出台文件,药价依然虚高”。

  在这种情况下,前述北京药监局内部人士坦言,整个北京市的卫生系统都承受着比较大的压力。或许,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参照其他省市运行已久的模式就不失为其理性选择。

  “联动”制度或比安徽模式更激进

  某北方药企负责人对记者透露,北京基药招标相比于安徽模式或许会更加激进,原因就是北京在“量价齐招、招采合一、双信封制”这些制度设计的基础上,又加入了“上下联动”和“左右联动”。

  据了解,上下联动,是指基本药物招标的中标价格直接带入北京大招标中,使得同一厂家的同一品种在全市范围内都是一个价格,“就是大医院和基层医院联动”。而左右联动,则指北京相关部门将对北京市各个中标价进行全国比价,与全国其他地方的价差不得超过某个限度,否则,企业必须报外地价,或者由招标部门确定一个更低的中标价。

  药企对这两种“联动”的制度设计颇有微词,前述北方药企负责人明确对记者表示,在“上下联动”之下,企业在基层医疗机构与大医院都“挣不到什么钱”,甚至大医院销售药品的数量本身都会锐减,因为医生的开药积极性降低了。

  葛兰素史克中国区总裁李博忠近日也对记者表示,非常理解地方政府要以最低的价格提高药物的可及性的初衷,但“政府在进行这种招标的时候,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需要考虑,就是如何在价格、质量,以及如何给医生和病人更多选择这三方面做好平衡”。

  而对于“左右联动”,则有某医药行业政策研究人员声称,这个是违背市场规律的行为,这个相当于让享受北京较高医疗质量的人付出与其他地方一样的价格。在记者的再三追问下,该研究人员坦言,这段看似矛盾的话的背后,其实隐藏着一个逻辑:目前的体制下,以药养医还是对于医生福利的公共财政外的有效补充。基于目前医疗服务价格相对于医生,尤其是三甲医院的医生来说,仍然偏低,因此,靠开药获取收入仍然是医生福利的主要组成部分。

  单纯降药价治标不治本

  中国社科院经济所研究员朱恒鹏曾撰文指出,安徽模式的根本问题在于改革方向没有做对,把医改变成了药改。相比较而言,由于基层医疗机构面临着较强的市场竞争,从而高价卖药的能力较弱,因此和二三级医院相比,其药价虚高问题要弱得多,药品费用也不算高,城乡居民的不满也弱得多,数据可以完全证明这一点,基层医疗机构承担了全国全部门诊量的62%,住院量的28%,但其药品费用不到全国总药品零售额的10%。换句话说,对于基层医疗机构而言,药价虚高问题不是主要矛盾,城乡居民对药价虚高的不满也不是针对基层医疗机构的。

  基层医疗机构的突出问题是医疗服务水平包括技术水平和质量水平严重偏低,不能有效满足城乡居民就近看病的需求,不能完成把大部分门诊需求留在基层的任务,从而使得城乡居民蜂拥到二三级医院就诊,加剧了看病难和看病贵现象。

  前述北京药监局内部人士坦言,“大家都是在摸着石头过河,未来的政策在具体的实行中,不可能没有调整,现在任何断言都为之过早”。

  采写:南都记者 侯睿之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