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克尔带着多个经济政治吁请 开年谨慎访中国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2-03 13:24 来源: 环球时报本报驻德国、法国、英国、美国、日本记者 青木 杨明 纪双城 萧达 李珍 本报特约记者 汪析 柳玉鹏
默克尔2012年的第一次出访选择了中国,而她也是龙年中国接待的第一位大国领导人。对于欧亚两个大陆的头号经济大国貌似偶然的两个“第一”,国际舆论普遍认为“没那么简单”。在很多人看来,腰缠庞大外汇储备的中国是因欧债“揭不开锅”的欧洲最天然的求助对象,而对于在美国大选年对美外交一筹莫展的中国来说,德国则是增加外交回旋空间的理想伙伴。此次访华的默克尔被普遍视为一个“请求者”:请中国对欧元区展示信心,请中国投资欧洲,请中国施压伊朗并在叙利亚问题上合作,等等,德国《世界报》甚至自嘲地将默克尔称为“欧洲的乞讨大婶”。“默克尔能让精明的中国人动心吗?”法新社提出的这个问题在世界舆论中获得多种多样的答案,但有一点大致相同:中国不会贸然行事,并且可能提出自己的要求。
“求助”是访问的关键词
默克尔2日抵达中国,迅速在中国社科院发表演讲。在英国《金融时报》看来,此举公关意识浓厚,默克尔来中国的使命就是“消除中国对欧元区危机的疑虑”,而中国社科院的功能就是充当政府的思想库。默克尔说,“我想告诉你们,欧元让欧洲变得更强。欧洲存在的不是一场欧元危机,而是因竞争力各异而导致的债务危机”。中国社科院欧洲研究所所长周弘说,近半小时的演讲中,默克尔从中德1700亿美元的贸易量说到两国政府间磋商,再到2012德国“中国文化年”,细数中德关系的良好。
“德国之声”强调,这是默克尔2012年第一次出访,2012年也是德中建交40周年,两国关系曾迟疑、谨慎,充满文化和社会分歧,而现在已成长为一种稳定的经济和政治关系。美国战略预测公司将默克尔访中国视为“具有地缘政治影响”的事件。香港《南华早报》1日评论说,北京和柏林的友谊进入一个新的阶段,“长期以来,中国认为受到一个主导国家的对抗,要么是头号敌人,要么是头号竞争对手。现在,扮演这个角色的是美国。而按照其统一战线战略,北京谋求与其他国家搞好关系,以制衡那个主导国家。正因如此,近年来,中国与欧洲最大经济体德国建立了和谐关系”。“今日俄罗斯”电视台2日引述一名学者的话说,为了赢得中国的帮助,柏林可能在一些对北京重要的事务上提供支持,尤其是在“跟美国打交道上”。
“一个请求者。”德国学者泽林这样定义访华的默克尔。德国《世界报》则以自嘲的语气称默克尔是“欧洲的乞讨大婶”,该报刊登的“求助”漫画上:默克尔一身正装,一手牵着被动物化的欧元符号,一手去叩琉璃瓦装饰的中式院落大门,小动物甚至脱帽致敬。《世界报》写道,默克尔是中国在其龙年接待的首位外国政府首脑。布鲁塞尔欧盟金融峰会结束后,默克尔即于2月2日访问中国,这让中国感到得意。大多数中国报纸都毫不掩饰地说,默克尔的形象已经获得大幅改善,即便在人权议题上存在分歧也丝毫改变不了这一点。法国《回声报》则称,默克尔改变了与中国打交道的风格,但不会回避敏感问题,只不过是以委婉方式提出而已,同时她也不会轻易答应其所不愿答应的中方要求。
“德国之声”2日称,在为期三天的访问中,默克尔将提出经济关系、欧债危机、伊朗、叙利亚等很多问题。默克尔当天敦促中国施压让伊朗更开放和透明,帮助伊朗明白“世界必须不能再出现一个核大国”。伊朗presstv电视台报道称,尽管北京已经直率拒绝加入欧美发起的对伊朗的单边制裁,德国总理默克尔仍计划访问中国劝说它减少对伊朗石油的进口。有网民留言称,“现在拉中国上船已为时过晚,默克尔将受到严厉斥责”,也有人说,“请不要听德国人的,记住是他们开启了两次世界大战”。
默克尔能说服中国吗?
“默克尔能让精明的中国人动心吗?”澳大利亚《商业观察家报》2日写道,默克尔抵达北京,中国人预计她会为债务累累的欧元区掏出“乞讨碗”,但中国人肯定会提要求,他们同意出资前默克尔必须做出一些痛苦的让步。德国电视二台2日说,自2007年会见达赖造成两国关系冷淡后,默克尔没再次做出让中国反感的事情。德中关系不错,特别是经济方面。但默克尔此次访华,如何解释欧洲的问题是个难题。中国已经是超级大国,欧洲不能像以前那样支配中国。中国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即使中国知道自己是欧元的救星,也不会贸然行事,他们可以投资的地方很多,比如非洲铜矿等。德国《图片报》2日称,默克尔访华前的视频讲话突出中国国旗的红色,背景还露出上次访华时中方送的礼物,这次访华默克尔将以中国的方式会晤,因为很明显欧洲处于脆弱位置,欧洲依赖中国帮助。
温家宝总理2日会见默克尔。温家宝表示,解决欧债问题,欧方自身努力是基础,也是关键。中方支持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国际主要金融机构发挥重要作用,中国也在考虑通过欧洲金融稳定基金和欧洲稳定机制等渠道更多参与解决欧债问题。
“开放欧洲”的研究中心主任穆拉里2日称,默克尔访华不是为求财,而是赢得中国对其纾困计划的支持,和中国建立共识是重点。
“相信今年会掀起欧洲国家首脑争相访华的潮流。”日本TBS电视台2日做出这样的预测。日本朝日电视台称,默克尔几天前出席达沃斯论坛时曾提到“欧洲现在是世界经济头痛的根源”。欧洲各国首脑对拯救欧洲经济提出各种方案,但都基于“必须首先增强欧洲金融稳定基金的资本注入”这个前提。从欧洲国家的财政情况来看,各国首脑提出的方案都是在“画饼充饥”,他们知道:要资本注入、重振欧洲经济,新兴国家的支持不可缺少,默克尔访华肯定是“催促中国为世界经济做贡献”。
《南华早报》认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与第四大经济体德国之间的经贸合作,压倒了长期围绕人权和西藏问题产生的紧张,这曾是阻碍两国关系改善的主要障碍。报道引述专家的话说,默克尔第二任期以来,采取了务实的对华政策。奥地利《提罗尔日报》说,默克尔访华寻求帮助,由于中欧平衡出现变化,默克尔显得很谨慎。
英国《金融时报》说,访华期间,默克尔将重提德国投资者和出口商一些由来已久的抱怨,但预期她不会纠结于此类问题。德国总理还将对中国少数族裔受到的对待表示关切。一名外交官说,“这一次我们不希望搞得像一堵哭墙,而是要就一些实质问题展开对话。”默克尔访华前,一些人权组织敦促她放弃“安静外交”,公开向中国施压。法国国际广播电台报道说,默克尔行前接受媒体采访,谈到人权时说,“人权始终是我的一个话题”,“我们每次访华时都会谈到对异议人士的处理。但对方持不同观点。就此,我希望大家持宽容态度。”报道称,默克尔此番表现与她2007年象征性会见达赖以批评中国人权截然不同。德国《焦点》周刊表示,默克尔此次访华,人权是边缘话题,主调是欢迎中国到欧洲投资。德国《法兰克福汇报》认为,默克尔在用温和的词语和悦耳的描述为访华做准备,柏林正在笼络诱惑北京。
德新社1日报道说,挣扎的西方经济无法绕过中国。债台高筑的欧盟成员国,连同欧元紧急救助方案的设计师,都想在中国这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积攒起来的巨额外汇储备中分一杯羹。随着经济影响力的增强,这个亚洲经济引擎需要承担更大的政治责任。
德国国际媒体研究所专家卢佩2日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说,默克尔将2012年第一次出访选为中国,因为欧洲不可能从其他地方如美国、俄罗斯、印度等地方得到欧洲急需的东西。不过,尽管在经济上欧洲对中国已经“服气”,在其他方面,欧洲仍在坚持自己的“高贵”,但以高贵姿态与中国打交道越来越困难。
“中国的龙年,欧洲的恐龙年”?
“在‘欧元区恢复病房’,多张病床长长排开,面色忧愁的国家领导人打着吊瓶,德国总理默克尔站在床侧控制着输液的速度。”英国《金融时报》2日用这样的漫画描述当前的欧洲。《爱尔兰独立报》称,2012年对中国是“龙年”,对欧洲则是“恐龙年”,该报刊登的图片上,恐龙的个头远比龙小,且畏畏缩缩,神情沮丧。该报写道,周二午后,坐在距离“竞技场”大约20码的一个小酒吧,看到5名中国游客与3个抽着烟、一身古罗马角斗士打扮的意大利人合影。看着这些意大利人身处欧洲有史以来最大帝国的中心,拉皮条似地讨好来自世界新兴帝国出手阔绰的消费者,令人有一种酸楚的感觉。文章说,全球结构大转变是向着中国的,除了诉诸保护主义,我们对此无能为力。在欧洲,中国游客将变得司空见惯,那是有钱人的旅行。欧洲却仍按着自毁按钮,而世界其他地方可不会等待欧洲。
类似《爱尔兰独立报》的感慨,英国广播公司早就有过。它在分析“欧元区危机:对东西方意味着什么”时说,1911年10月,中国爆发革命。几个月后,末代皇帝倒台,与此同时,欧洲的金融家涌入北京迫不及待地向破产的新生共和国提供融资。2011年10月,另一位欧洲金融家前往北京。但这次,这位欧洲金融稳定基金主席并不是去那里贷款给中国。他是去借钱,请求中国将欧洲从经济泥潭中救出来。前后仅一个世纪,中国就从穷光蛋变成了世界的金主,而欧洲经历了相同的变化,但却是朝着相反的方向。报道还称,2011年,我们在报上读到的中国总是:愚钝、腐败、经济巨人,通过操纵货币和扭曲市场追赶西方。而在1911年,英国报纸恰恰也是如此指责美国的。仅50年后,美国就征服了世界市场,欧洲帝国一去不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