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李嘉诚内地囤地首尝苦果 上海地王价格缩水过半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2-09 14:12 来源: 每日经济新闻网

  销售放缓、减少拿地,内地房企进入“冬闲”时节。然而,港资房企却趁机频繁抄底内地土地市场,俨然一副“冬忙”景象。

  2011年上半年,九龙仓成为内地拿地最活跃的港企。前3个月,九龙仓就分别在苏州、长沙、杭州拿下多幅地块,累计投入达100亿元。2011年下半年,李嘉诚旗下的长江实业[简介最新动态]、和记黄埔接棒九龙仓,在内地土地市场“淘金”。6月始,长和系就先后在天津、长春、大连、佛山等地收获土地。

  “要永远相信:当所有人都冲进去的时候赶紧出来,所有人都不玩了再冲进去。”李嘉诚这句心得被不少投资者奉为金科[简介最新动态]玉律。而对这句话诠释的最透彻到位的,还是这位超级富豪自己。然而,李嘉诚留给业界的印象,不仅是土地抄底,还有涉嫌“囤地”。

  早前就有媒体爆出,长和系在上海、武汉等地的囤地行为,并坐收增值渔利。然而,和记黄埔2010年底在上海拍下的地王,却遭遇到2011年该区域板块价值下滑的尴尬。一向以稳健经营著称的李嘉诚,在楼市步入下半场,还能继续在内地靠囤地赚钱吗?

  斥资百亿逆市抢地

  和记黄埔是李嘉诚着力内地楼市的主要平台,这次“抢地”的重任,依然由和记黄埔来履肩负。

  2011年6月3日,和记黄埔签约天津城北小刘庄片区项目,据悉,该项目由河北区城投公司与和记黄埔地产天津公司合作,预计投资超过60亿元。在拿下该项目仅20天之后,和记黄埔长春公司又以4.64亿元的底价拿下长春一块土地面积为15.89万平方米的住宅商服用地,和记黄埔首入长春高新区。

  休息了四五个月,李嘉诚再度出手。2011年11月,在多地土地频频流拍的情况下,和记黄埔果断出手竞得佛山一地块,预计总投资将超过15亿元。时代周报记者了解到,和黄购得该地块的总代价为8.96亿元,该地块后将供其发展成住宅及商业物业。这也是继广州、深圳、珠海、东莞、江门之后,李嘉诚在华南再落一子。

  时隔1个月,和记黄埔又现身大连土地市场,并联手李嘉诚另一地产平台长江实业以19亿元成功拿下大连西岗区一块14.3万平方米的商业用地。据介绍,本次土地收购行为的主体项目公司为大连达连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长江实业与和记黄埔各自间接拥有该公司50%的权益。

  除上述城市外,在本轮内地楼市土地调控中,李嘉诚还于2010年底,在重庆、上海、南京高价抢地。2010年11月,时隔三年,李嘉诚再度在重庆出手,和记黄埔通过竞拍方式,以13.1亿元的价格成功拿下重庆两江新区一处住宅用地。紧接着,李嘉诚前后在上海、南京斩获土地。在2010年12月初,和记黄埔下属业贸投资有限公司以总价16.2亿元摘得上海青浦区赵巷板块17号地块,楼面价为21436元/平方米,溢价率191.5%,并刷新了赵巷板块单价“地王”纪录。平安夜,和记黄埔以31.8亿元的总价拿下了南京河西板块G53地块,溢价17.7%,楼面价为8548元/平方米。

  粗略计算,自2010年底,李嘉诚的长和系就已在内地斥资百亿元拿地,其在内地的足迹遍布全国。2003年,和记黄埔在内地仅布局了上海、深圳、重庆、广州、北京等7个城市。2004、2005两年,和记黄埔“逆市而上”,陆续在西安、成都、长沙、长春、武汉、天津、重庆等地投入400亿元巨额资金,圈下了超过300万平方米的土地,基本完成了其对一级城市和主要二线城市的战略布局。据2011年8月和记黄埔发布的中报,在土地方面,其目前所占土地储备可发展成共980万平方米以住宅为主的物业,其中97%在中国内地、2%在英国及1%在新加坡与中国香港。此土地储备包括分布于23个城市的48个项目,预期在数年内分期发展。

  资金链优势明显

  内地楼市正处极寒,李嘉诚为何屡屡阔绰出手?

  “国内经济持续发展是吸引香港房企进驻内地的主要原因。”中投顾问房地产行业研究院韩长吉向时代周报记者分析,加上当前国内信贷减缩,很多中小房地产企业由于资金压力加紧离岸,而此时香港房企进入内地开拓市场的时机比较适宜,所以出现大量香港房企进驻内地,正是资本流动和投资意愿双重影响的结果。

  事实上,不仅和记黄埔,九龙仓、恒隆、嘉里建设、周大福等港企也纷纷在内地“跑马圈地”。据不完全统计,2011年港企在内地市场的投入就超过200亿元。这其中,大部分“淘金者”都能以底价获得中意地块或项目。不过也有例外,2011年9月,恒隆地产经过83轮的激烈角逐以34.97亿元夺下昆明市两宗商业地块。

  港企拿地,包括和记黄埔,背后都有资金链的优势。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0年底,香港上市并且主要在香港运营的地产企业,平均的资产负债率仅为26.71%。然而香港的房产四大天王(李嘉诚、李兆基、郑裕彤、郭炳湘)的公司资本负债比例均只有20%左右,截至2011年6月30日,李嘉诚和记黄埔的净资产负债率为21.9%。

  相比而言,国内上市房企资产负债率动辄超过70%。而公开资料显示,截至2011年上半年,内地上市房地产企业的平均资产负债率已达到71.28%,创近十年的新高,与此同时,上市房企总负债已超过1万亿元。

  2012年,新春伊始,土地市场格外冷清。据北京中原地产数据,1月,重点城市土地流标率达44%。然而,李嘉诚似乎在为进一步的抄底做准备。据港媒最新消息,和黄筹组中的5年期及10年期的美元债,由于反应热烈,已将发行规模各增加至5亿美元,即共10亿美元(约78亿港元)。此举无疑为2012年和记黄埔在内地市场抢地,备足“粮草”。

  另一边厢,李嘉诚另一业务重心在香港的地产平台长江实业[简介最新动态],也对内地市场虎视眈眈。近日,长江实业执行董事赵国雄对媒体表示,2012年内地将有大量收购机会,长实将会特别留意内地城市综合项目。(来源: 时代周报)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