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国家经济信息绿皮书预测2012年CPI全年将涨4%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2-16 17:21 来源: 法制晚报

  法晚记者今天上午从中国社科院社科文献出版社获悉,由国家信息中心专家编写,社科文献出版社最新出版的经济信息绿皮书《中国与世界经济发展报告(2012)》预测,今年我国CPI将上涨4%,全年物价涨幅将有所回落。

  上周,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涨4.5%,自2011年8月同比连续下跌以来,2012年1月止落回涨。

  法晚记者盘点从2000年至今的数据发现,2000年以来,我国经历了四轮周期性的物价波动,其间虽然CPI略有回落,但总体仍呈上涨趋势。

  专家表示,食品价格周期性大幅波动的深层次矛盾并未有效解决。其根本原因在于现行的小农家庭经营方式劳动生产率提高很慢,难以用技术进步来消化不断上升的成本,只有靠涨价来消化。

  CPI 数据·盘点

  2011年 物价“高位运行”

  2011年,老百姓在生活消费中无不感受到一个字“涨”。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1年全年CPI同比上涨5.4%,高于年初时的目标4%。

  绿皮书对2011年的物价总水平以“高位运行”作为表述语。

  绿皮书指出,2011年1月—10月,食品和居住价格分别上涨12.4%和5.9%,拉动CPI上涨3.75和1.05个百分点,表现为明显的结构性上涨特征。

  另与2007年和2008年对比发现,在2011年1月—10月份,非食品价格累计同比上涨2.8%,分别高于2007年和2008年1.7和1.2个百分点,拉动CPI上涨1.85个百分点。

  从近三年的历史数据看,衣着、交通通信、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价格处于下跌态势,主要表现为结构性上涨。

  专家分析

  中低收入者  钱越存越少

  绿皮书专家分析了支撑物价快速上涨的因素。包括劳动力成本上升、负利率扩张借贷等都是物价快速上涨的因素。

  绿皮书指出,近年来用工荒已经从东部扩展到中西部,制造业领域劳动力成本大幅度上涨,这将成为物价上涨的长期压力。

  专家还指出负利率这一问题。

  2010年以来,我国物价涨幅不断攀升,虽然5次上调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累计1.25个百分点,但自2010年2月以来实际利率一直为负,已经持续21个月。

  从更长的历史数据看,自2003年以来,我国实际利率为负的时间为60个月。

  专家表示,负利率的长期存在使中低收入者的财富缩水,实际利益受损,促使高收入者减少储蓄,加大对房地产等收益较高资产的投资,进一步推升资产价格,增强公众通胀预期。

  CPI 数据·预测

  我国CPI  今年将上涨4%

  上周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涨4.5%,自2011年8月同比连续下跌以来,2012年1月止落回涨。这一结果打乱了2011年下半年以来CPI逐步回落的脚步。媒体多用“反弹”这一词汇来描述1月CPI涨幅。

  而就今年全年来看,绿皮书预计称,2012年CPI涨幅将有所收窄,预计上涨4%。

  专家指出,2012年,我国将继续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把防止通胀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任务,总需求放缓、粮食丰收、猪肉价格涨幅收窄、房地产调控累积效应逐步显现、翘尾因素减弱和国际大宗商品价格趋稳决定了2012年物价涨幅将有所回落。

  但农业生产基础薄弱、劳动力成本不断攀升、高货币存量及负利率拉动投资、通胀预期增强和资源价格改革将支撑物价涨幅保持较高水平。

  专家分析

  “小农模式” 难以消化成本

  21世纪以来,我国经历了三次因食品价格引起的物价总水平大幅波动,食品价格波动越来越频繁,波动幅度和涉及面越来越大。

  尤其是2010年以来,食品价格出现了从粮食、蔬菜到猪肉、蛋制品的轮番上涨,大蒜、绿豆等小品种食品更是成为炒作对象。

  专家表示,物价较快上涨势头虽得到控制,但食品价格周期性大幅波动的深层次矛盾并未有效解决。

  其根本原因在于现行的小农家庭经营方式劳动生产率提高很慢,难以用技术进步来消化不断上升的成本,只有靠涨价来消化。

  当农产品价格上涨受阻时,农民又缩小生产规模来减少风险,而缩小生产规模又成为下一轮农产品价格上涨的起点。

  专家指出,要解决我国食品价格引起的物价总水平频繁波动,必须鼓励农业生产走向现代企业制度。

  通过现代技术、金融、流通和管理要素与农业的有效对接,对现代农业设施和装备建设进行一定的补贴,进一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产品(尤其是食品)价格的稳定性。

  四轮周期性物价波动

  第一轮  2000年1月至2001年5月,CPI由-0.2%上升到1.7%,上涨阶段持续17个月

  第二轮  2002年4月至2004年7月,CPI由-1.3%上涨至5.2%,上涨阶段持续28个月

  第三轮  2006年4月至2008年4月,CPI由1.2%上升至8.5%,上升阶段持续25个月

  第四轮  2009年8月至2011年9月,最大涨幅出现在2011年7月,达到6.5%,上涨阶段持续了26个月

  专家建议

  应提高

  居民储蓄存款利率

  对于当前物价的调控,专家给出具体的建议,在农业农产品方面,应加大农产品供给力度,推进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

  另外,劳动力成本已成为当前拉动物价上涨的主要因素,要缓解劳动力成本上升对物价的影响,需要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

  此外,还应稳步提高居民储蓄存款利率,扭转负利率局面,稳定中长期的通胀预期,减少存款过度向外分流,适度提高贷款利率,严格控制产能过剩行业的投资,提高流动性管理水平,进一步使货币的价格条件回归常态。

  本版专家支持

  国家信息中心常务副主任、学术委员会主任、博士后管委会主任  王长胜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主任、研究员、教授  范剑平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副主任、高级经济师  步德迎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助理研究员  张前荣

  本版文/记者 王永生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