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揭秘315晚会台前幕后:总导演要求反向思维选题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3-18 15:45 来源: 中国广播网
央视315晚会(图片来源:CNTV) 央视315晚会(图片来源:CNTV)

  导读:中央电视台3·15晚会播出后,令消费者的心情无法平静,打着碍眼工程的不法分子将公益两个字盯在了耻辱柱上,宝宝们舔咬的玩具生产原料竟然是医疗垃圾,个人信息被银行出售,结果是数十万元储蓄被划走,20多路央视记者以卧底暗访的形式深入到第一线,打入对方的营销团队,乔妆打扮上演无间道,搜寻第一手的事实与证据,有哪些险象环生的经历,《天天315》本期节目邀请央视3·15晚会主创人员做客直播间,为您揭秘3·15晚会台前幕后故事,讲述曝光企业黑幕。

  麦当劳、家乐福、中国电信,一大批的国际国内大品牌侵犯消费者权益的这种虚假欺诈行为已经被揭穿,每条曝光的新闻都牵动着消费者和商家的神经,当然我必须要强调的是也凝结着暗访记者的付出。今天我们就特别为大家邀请到了2012年央视3·15晚会的总导演石强,执行总导演史亚东做客直播间,介绍315晚会台前幕后不为人知的一些故事。

  石强:往年可能是晚会的制片人,今年是作为总导演亲自操刀来做,几年前,从栏目的团队里面开始就输出记者支援到315的晚会的任务当中,从去年开始,量就比较大了。今年的315晚会有两个栏目"经济与法"和"消费主张",消费主张是我们频道或者央视315晚会近几年的主创力量团队,主要是以这个团队为主,今年"经济与法"的团队一加入进来也使得今年的315晚会能够更有力量。

  史亚东:我作为执行总导演,跟总导演稍微有点不同,总导演可能要涉及到照顾到全面的,包括晚会上看到的舞美、文艺都是总导演构思,要重新开始构思什么的。执行总导演更多关注专题部分,晚会里面专题部分的包括前期的选题,包括记者前期的拍摄,包括后期的编辑我们这边负责多一些。我是负责跟记者沟通,然后给总导演汇报,汇报完了以后,包括到后期总导演都是要把控的,我们更多是执行总导演的意图,包括跟记者沟通,把我们要的这些东西传达给记者,然后一线记者可能要及时调整采访路线。

  用反向思维去选题

  主持人:今年的315晚会上一共曝光了8个企业,涉及8个不同行业的黑幕,这个选题是怎么确定的?确定选题操作前是要签一个保密协议的,记者要如果泄密的话立刻离职是吧?为了完全保护到消费者的利益,不让这些企业提前知道自己的内幕之后会有一些所谓的动作,做了哪些工作?

  石强:315保密是非常重要的,可以说是一套整个的保密措施体系,保密协议只是其中的一个,还有很多严格的保密措施,甚至包括跟家人也是不能说你去从事什么样的任务。包括稿件的处理,包括电脑的密码措施,包括传输稿件不能通过什么样的方式,U盘特定的指定等等,稿件一遍完了之后立刻粉碎掉。包括电脑里面能够有什么样的软件,包括甚至我们跟每个记者来沟通,就是调查记者来跟我们沟通选题的时候包括进展的时候,都是在单独的一个房间一个一个来,记者之间也不允许互相了解。

  主持人:所以接下来请两位帮我们说说今年曝光的8个企业当中,有没有你们看到了之后在整个过程当中让你们印象特别深刻的案例?

  石强:我印象最深的一个是中国电信,再就是麦当劳和家乐福。这跟我们今年的主题有关系,今年的主题是"聚焦诚信",当时导演组整个策划的时就考虑诚信首先要关注大企业和大行业的诚信。今年其实有些题没有线索,我们是带着考证,看着去了解去观察这样的心态看看到底有没有问题。提到麦当劳,我相信大家可以想到一连串的美好的词,干净、秩序、服务周到,今年我们就想到了一个,我们用逆向思维来想一想会不会有"灯下黑"的情况。当考虑到诚信的时候,更需要去考虑在我们大家都应该是在光环之下或者在一个很好的形象之下,会不会反而会忽略了消费者的感受,反而忽略了本身应该遵守的这些规则,用这样的反向思维,然后所以才考虑选择有些企业。

  史亚东:我觉得可能其实除了刚才石强老师说的那几个大的企业,可能我觉得罗维邓白氏买卖个人信息的这个可能更值得大家关注一下。因为我们其实从2008年就开始关注个人信息的买卖问题,包括个人信息的泄漏。今年我们对于罗维邓白氏的调查很费劲,因为一开始只是平时手机上会接到莫名的电话,说正在搞一个什么活动邀请你当嘉宾之类的。可能每个人都接到过这种电话,后来真正进到这家公司去以后才发现,每一个电脑屏幕前面所有的信息其实都有了。无非就是看着你的信息跟你一条一条核对,在核实信息完成信息源再整理。

  晚会节目淘汰率一半以上

  主持人:刚才说到了今年3·15曝光了8个企业,两位也说到了让他们印象深刻的一些案例,据我了解说记者冒了这个危险,花费了很长的一个周期制作的片子,很可能到最后时刻还被拿下了,而且淘汰率至少有一半是吗?

  石强:一半还多。当时定题,开始一共定了10多个,但最后操作了不到30多个题,有的没有成功,有的没有因为出于证据的严谨,还有包括我们希望调查的深度的要求,最后有些节目就没有制作完成,光制作完成的也得占到现在播出量的两倍,差不多15个。往年的晚会中有一个记者,他调查了很长时间,剪了大概30多分钟,最后晚会上播出的时候是57秒。晚会的长度容量有限,最后能上的无非就只能是几个,哪个节目可以上,哪些可以不上,我们都是坚持到最后才能告诉他们。

  主持人:《天天315》和央视3·15晚会都在铲除这些黑心的企业,当然我们最终的目的是铲除。说到孩子还有一个案例我印象特别深刻,就是"爱眼工程",这个所谓的"爱眼",慈善营销,慈善后面加了一个营销,我心里真的是五味杂陈,两位给我们介绍一下这个案例。

  石强:中华学生"爱眼工程"这个名头我之前听说过,并不陌生,开始搜索基本的材料,凭记者的基本敏感判断,闻一下味就知道它肯定有问题了。为什么呢?我们认为慈善如果被亵渎,是对这个社会诚信环境最可怕的一种打击,这是道德底线的一种东西。再一个我们现在制度或者说法律包括监管存在很多空白和漏洞,它到底归哪里管?归工商?工商是一个没有注册的假的机构。民政?民政是负责社会环节的正规的这样登记备案和指导工作。在慈善之后目的用来营销的手段设计非常的巧妙,把他揭露之后我们更关心的在于有没有一套制度能够不让这种事情再次发生,因为有多少还有我们不知道的。宣传册上印的很多部委给其他的正规的机构公益机构的文件,他给印在上头,整个的这套打造的东西扛了一个官方的外衣的时候,他为什么能轻松过关?更多的还是利用人们本身对慈善天然的信任,而这种慈善天然的好感和信任被利用了是更可怕的一件事情。

  主持人:看晚会的时候那位负责人告诉记者他那一套盈利系统的时候的嘴脸,再联想到之前拍到的暗访的镜头,孩子们在捂着眼睛校对视力,很难克制自己的理性。

  史亚东:这是我们一开始突破就比较容易,但后来几乎要绝望的一个题,差点绝望了。我们不断跟记者沟通,他哪个地方是有问题的。要做慈善就真真心心做慈善和做公益,而不是把慈善真的做成一个幌子了,慈善后面就是一个坑,就是一个陷阱,等着你孩子们,只要你是近视的,你就往里跳。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