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李克:鸿海收购夏普股份可定为市场性合作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4-01 16:04 来源: 中国广播网

  中广网北京4月1日消息 据经济之声《交易实况》报道,郭台铭出手入股夏普,会对鸿海集团的产业布局产生怎样的影响?国内企业有怎样经验值得借鉴呢?全球视角看中国知名财经专家李克在日本为您解读。

  李克:按照目前的安排他将向夏普出资670亿日元,占夏普公司10%的股权,这个股权的比例将超过日本生命保险成为夏普最大的股东,这个消息开始的时候让大家觉得很震动,这也是在目前日本的传统优势行业家电行业出现了巨额亏损的情况之下夏普公司寻求自保自救的又一个很大胆的行为。但是事实上仅仅看亏损的数字,到目前为止夏普公司出现了2900亿日元的巨额赤字,其实这个数字本身对夏普的影响是有限的。

  夏普目前最大的问题是在2006年做了一个非常大的决策,即在日本大阪府买下了120公顷的土地建设世界最大的液晶屏的生产基地。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后的情况一直非常糟糕,变成了夏普公司一个扔不掉的大包袱。按照夏普公司的说法,虽然夏普在液晶屏的技术方面一直起到世界领导企业的作用,不断推出来新的产品,不断推出新的科技,在这个过程中电视机事业几乎没有赚过一分钱而是不断的在增加亏损的规模,特别是在最近两三年,他们又遇到了韩国三星和LG的竞争,并且,近期有人爆料说苹果公司的新版的iPad将可能取消部分对夏普的液晶显示屏的订购比例,这样就使得目前夏普在大阪建工厂开工不足50%,这个对夏普在未来来说是一个非常重大的威胁。如果这个局面不改变,夏普只会等到倒闭或者关闭的结局。

  与此相对应的是台湾的鸿海集团,鸿海集团是一个相对比较年轻的公司,1974年刚刚成立,最早是做塑料的企业,经过40年的发展,鸿海集团现在变成了全球在精密电器、装备组装、电脑、无线电通讯、零部件还有光通讯元件方面规模最大,成长最快的国际生产集团。但按郭台铭自己的话说,现在鸿海集团的利润只有2%,对于一个企业来说,2%的利润几乎跟没有利润是一回事的,所以郭台铭在这些年虽然看起来销售额很大但其实是不折不扣的白皮打工者,不赚钱的打工角色。所以作为鸿海集团,现在也非常迫切想改变这种状况,虽然他们把更多沿海地区的工厂往内陆迁,即使这样他们现在也没有办法抵挡成本上升的趋势,在这种状况之下,郭台铭现在考虑的另外一个思路就是想在全世界寻找更佳、质量更高、价格更便宜的零部件供货商,对于夏普目前的状况他们非常感兴趣,所以他们期待这个合作能够使得他们从夏普公司未来订购的液晶屏在价格上低于三星、LG的价格。

  在这种情况之下,他们达成一致,夏普公司出让10%的股份给鸿海,鸿海出资670亿日元,夏普同时将大阪的建工厂一半的经营权交给鸿海,他们约定鸿海将不向夏普公司董事会派驻董事,所以某种意义上来讲,可以把这种合作模式定位成市场性合作,也就是说虽然形式上是股权合作的形式,但更多的是为了各自在市场竞争过程当中避免各自的问题和麻烦所探寻的一种新型的合作模式。

  3月28日宣布了鸿海和夏普的合作之后,东京股票市场夏普的股票出现了涨停,涨幅达到20%,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反映出大家对于夏普和台湾鸿海集团合作表示欢迎和认可的,这个消息也是最近在日本引起大家比较关注的一个消息。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