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六部委呼应新36条 民资仍面临入门后考验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6-01 08:57 来源: 中国产经新闻报

  六部委呼应新36条 民资面临“入门后”考验

  不让民资进入和没有民资进入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本报记者 张萧然报道

  目前,一场以各部委为动力源的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短短不足30天,已有交通部、铁道部、卫生部、国资委、证监会、银监会六部委相继出台“新36条”实施细则,民间资本正喜迎政策“暖春”。

  除“上半年期限临近”的缘故,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的中国民营企业联合会副秘书长王辉认为,各大部委密集发布“新36条”实施细则,也与当前经济发展现状有关,是为了“放开管制,引入民资竞争,从而达到增强国企竞争力以及激活实体经济的目的。”

  对于各大部委所发布的实施细则,王辉表示赞赏。“这次很多政策都非常具体,甚至在一些方面涉及到参股的比例,具有一定的操作性。这些政策的陆续出台让民资看到了希望和曙光。”王辉说。

  总体来看,各部委纷纷强调要全面开放,并表示不允许设置附加条件。比如,铁道部日前公布的《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投资铁路的实施意见》,从铁路工程建设、装备制造到铁路企业改制重组等各方面,几乎对民间资本全面开放。

  而银监会发布的《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的实施意见》强调,鼓励各类投资者投资入股银行业金融机构,并在市场准入实际工作中不单独针对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设置限制条件或其他附加条件。

  其中一些政策也不缺乏细节。比如,为了帮助民资顺利参与国有垄断行业的重组改制,25日国务院国资委出台的《关于国有企业改制重组中积极引入民间投资的指导意见》,专门推出了一些针对性措施,认可民资或民资与国资组团参与重组改制的方式。

  在大多数人为之欢呼雀跃的同时,其中也不乏冷静、深远的思考和质疑声。著名财政评论员马光远就坦言,实事求是地说,这些规定几乎是原则性的意见,对民资长期所遇到的“玻璃门”和“弹簧门”等问题,并没有给予明确的回应。

  有分析人士表示,不应过于悲观,而应正视现实。“对于民营经济和民间投资而言,鼓励和支持其发展,是个长期的制度性命题,不可能一蹴而就。”

  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的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教授时红秀就表示,“社会的进步是各种声音推进的结果,‘非公36条’的出台以及其细则的颁布也要经历这样一个过程,不可能某一天早上大家醒来,所有的‘玻璃门’都被撤除了,从细则的颁布到真正落实还有一定的距离。”

  对于如何促进民资细则的落地,时红秀认为,首先要纠正一些错误的观念,防止在意识形态方面被他人利用。比如,对民资的偏见以及自然垄断行业的观念等。

  铁路、市政、金融、能源、电信、教育、医疗等7个领域被列为2012年鼓励民资进入的重点领域。有业内人士表示,这些都是自然垄断行业,其投资周期长、投资资金多才是民资孱弱的决定因素。

  但时红秀表示,自然垄断是个已被经济学界废弃的概念。所谓的自然垄断行业和公共事务只允许政府干,不准个人涉足,这些逻辑都是错误的。他们都是竞争性行业,应该交给市场,由市场决定和选择其市场主体。“没有民资进入和不让民资进入,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其次,时红秀认为,最关键的还是及时转变政府职能。政府的职责不是在对行业准入的审批上,而是在对其行为的监管上。“政府的审批权不废除,出台再多的细则也没有用。目前很多部门打着监管的名义,却扣着准生证,这不叫监管,而是懒政,这是各个行业存在的最大问题。”

  此外,时红秀建议,应该把人为扰乱市场的行为上升至司法层面。当有人或部门为设置门槛时,被排挤在外的人可以起诉,各种人为因素的设置者从而受到法律的制裁。“这是很关健的一步,只有出台实质性的举措,细则才有用。”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