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海外企业京交会寻中国机会 中国贸易应抓住机遇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6-05 14:35 来源: 新华08网

  新华08网6月5日电(记者孙寅 郭宇靖 杨毅沉)为期五天的首届中国(北京)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京交会)1日在国家会议中心闭幕。此次京交会中,与会的政要和企业均看好未来服务业的发展潜力,认为这将成为拉动经济发展的引擎。参会的海外各国和地区针对与中国合作的重点,大力推广各自在服务业中的专长,在服务中国的同时,也分享中国市场带来的机会。分析指出,在当前纷繁复杂的经济格局中,中国也应抓住机遇,通过服务业的“引进来”和“走出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改善经济结构,从而提高自身竞争力。

  一、各国挑选优势服务分享中国机会

  本次京交会有专门为海外各国和地区设立的主题日,以论坛和洽谈的形式促进和撮合其与中国的服务贸易交流。这既包括发达经济体,如英国、澳大利亚、日本等,也有发展中经济体,如乌拉圭和非洲。这些经济体在此次服务贸易交流中根据其与中国的合作,结合各自服务贸易的优势项目,在服务中国的同时,也希望分享到中国市场的果实。

  各国服务交流有不同侧重。记者在不同国别主题日看到,每个国家和地区在与中国的服务贸易交流中主打牌均有差别。虽然发达经济体的服务业在各自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超过七成,发展也较为成熟,但它们带来的服务并未呈现同质化。

  在京交会第一天举办的英国主题日上,以英国贸易大臣为首的代表团带来了创意、教育以及基础建设和环保服务。在这几个服务行业,英国实力雄厚,走在世界前沿;在澳大利亚主题日上,针对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投资澳大利亚等现实情况,澳大利亚代表团带来该国知名的法律和建筑设计机构;而城市解决方案、医疗服务和职业教育等民生服务则是新加坡代表团希望加强在中国发展的行业。此外,日本、韩国、乌拉圭以及非洲也同时推出各自的品牌服务行业,包括运输、旅游等。

  此外,各国代表都期待能分享中国带来的机会。从此次主题日的与会者以各国贸易部长为主,彰显了各国对此次京交会的重视程度,不少代表都表示了对中国市场的看好和期待。

  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占比达43.1%,远低于发达国家的70%以上;服务贸易总额达4191亿美元,同期美国该数字达到1.037万亿美元。由此可见,中国服务贸易的发展空间仍然很大。

  澳大利亚贸易和竞争力部长克雷格•埃默森表示,中国国内市场庞大,消费不断增加,对服务不断增加的需求将会扩张到其他交易领域,澳大利亚有能力满足中国对教育、旅游以及其他服务领域不断增长的需求。

  韩国代表团在5月31日的主题日论坛上说,今后中国服务业将释放出无限的机会,希望双方能够多配合、多对话,为韩中服务贸易作出贡献。

  二、服务贸易:中国经济新增长点

  经历2008年金融危机的世界经济仍在缓慢复苏。世界主要发达经济体增长不够强劲,尤其是欧盟,由于希腊债务问题迟迟没有得到解决,给欧元区乃至世界经济都带来极大的不确定性。

  商务部部长助理仇鸿此前指出,世界经济不稳定性更加突出,国际贸易和全球发展总体环境趋于复杂、严峻,全球经济下行的风险明显加大,发展服务业和服务贸易成为中国经济新的增长点。

  世界贸易组织总干事拉米28日在京交会“WTO与中国:北京国际论坛”上说,中国是具有无限增长潜力和创新的国家,在服务业升级方面蕴含巨大的机会。当前制造业和服务业的界限正变得越来越模糊,在发达国家,制造商将更多的服务与其产品捆绑,这一趋势也开始在中国出现。拉米指出,五年前,只有不到1%的中国制造商提供服务,但现在这一比例以达到20%。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011年12月发布的《中国的对外贸易》白皮书显示,2001年至2010年,中国服务贸易出口在世界服务贸易出口中的比重从2.4%提高到4.6%,从世界第12位上升到第4位;服务贸易进口比重从2.6%提高到5.5%,从世界第10位上升到第3位。

  商务部服务贸易司副司长李元说,中国国务院计划到2020年,将国内服务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从目前的约43%提高至50%。商务部为此也制定了目标,即到2015年将中国服务贸易总额提高至6000亿美元,年均增速达11%。李元说,中国将扩大在金融、物流等服务领域的对外开放。

  新加坡贸易及工业部长林勋强5月28日表示,中国的新愿景是构建更为平衡的发展结构,而服务业将扮演至关重要的角色。

  埃默森说,澳中两国之间的贸易很长时期内以货物贸易为主,但是在过去一段时间,这个关系已经不断扩大至包括双方在金融等服务领域的投资和贸易。2010年开始中国成为澳大利亚最大的服务出口市场,预计这种趋势将会持续。

  三、利用机遇提升中国服务贸易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5月28日京交会开幕式上指出,受多种因素影响,中国服务业总体供给不足,结构不合理,竞争力不强,对国民经济发展的贡献率不高,与经济社会加快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要求不相适应。

  业内人士指出,中国服务贸易企业的提升空间巨大,而国外的都看好的中国机会更应为中国企业所重视,共同提升服务贸易水平和发展市场,借鸡生蛋,达到双赢。

  1995年以来,中国服务贸易一直处于逆差状态。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服务贸易进口2370亿美元,出口1821亿美元,逆差549亿美元,逆差占出口额的30%以上。而美国在服务贸易上一直为顺差,2011年美服务贸易顺差达1783.36亿美元,同比增长22.29%。

  在服务贸易结构上看,中国服务进出口主要集中在旅游、运输服务等方面,逆差较大的项目包括专业服务、专利使用和许可费等,凸显中国服务贸易的劳动密集特点。从美国服务出口来看,包括金融、保险和专业技术服务在内的其他私人服务出口额最多,2011年达2727.49亿美元;版权和许可费次之,为1206.2亿美元,旅游服务列第三,也超过了1000亿美元的出口规模。

  对于中国服务企业来说,服务业以及服务贸易有着巨大的机遇。中国服务业“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要把推动服务业大发展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重点。在“引进来”的同时,中国服务企业还要更多地自我升级,提高自身所在行业的竞争力,从而为更好地“走出去”夯实基础。

  截至5月31日,京交会累计成交项目375个,累计成交额296.1亿美元,成交额排前列的领域是金融服务,娱乐、文化与体育服务,商业服务,通讯服务,分销服务。

  英国贸易投资总署官员鲁瑞婷认为,中国服务业发展空间很大,但首先应跳出制造业历史的束缚,同时学习如何理解、销售服务产业的新想法。其次,中国应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执行力度。现有的中国知识产权保护等框架已较为完善,如果加强执行力度,不仅能保护好国内外知识产权,还能让创意者的劳动得到应有的回报。第三,中国应加强与国外的合作交流,了解国外在相关服务行业的法律法规,借鉴经验。(完)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