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见底反弹待验证 物价继续下行存空间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6-11 00:59 来源: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国家统计局、海关总署等部门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5月CPI和PPI同比涨幅双双回落,其中CPI涨幅创下近23个月新低。与此同时,当月出口、工业增加值、发电量等指标增速出现了反弹。分析人士认为,受夏粮丰收、翘尾因素回落等影响,未来物价涨幅仍有一定的回落空间。尽管经济运行底部的特征日益明显,但目前尚不足以判断经济很快进入触底反弹轨道。
物价或继续回落
统计局数据显示,5月CPI同比上涨3%,涨幅比上月收窄0.4个百分点,创下2010年7月以来的新低。具体来看,翘尾因素和新涨价因素的双双回落,共同导致了当月CPI涨幅放缓,其中前者贡献约为25%,后者为75%。 环比来看,5月CPI下降0.3%,八大类产品环比价格呈现“四涨三降一平”的局面。其中食品价格下降0.8%,前期上涨较快的蔬菜价格降幅为6.9%。而非食品价格方面,前期普遍上涨的局面也得到一定改观,交通通信、娱乐教育类等价格均出现环比回落。
民生证券副总裁兼首席经济学家滕泰(微博)认为,5月CPI同比上涨3%,低于市场预期,其主要原因是食品价格的下降。食品在我国居民消费结构中的占比约为30%,在CPI中的比重也达到30%左右,预计三季度CPI涨幅将回落到3%以下。
对于CPI后续走势,当前仍有不少有利因素。农业部部长韩长赋日前表示,今年夏粮预计将继续增产,并且有望超过历史最高水平,这对于保证市场供给、稳定物价、改善民生十分重要。
与此同时,翘尾因素对于CPI的影响将继续收窄。自6月起,翘尾因素将迎来全年回落最为迅速的一段时间。受上述因素影响,如果不发生严重的新涨价因素,未来一段时间CPI涨幅仍有下行空间。
北京国际领先金融公司首席经济学家董先安(微博)认为,未来一段时间消费品价格仍有回落空间,预计CPI涨幅将于7月前后见底,届时涨幅将降至2.4%左右。
PPI方面,5月份同比下降1.4%,连续3个月同比负增长。生产资料价格的下降成为PPI负增长的主因,当月采掘工业价格下降1.5%,原料工业价格下降1.1%,加工工业价格下降2.6%。董先安认为,企业去库存化目前正接近尾声,6月份PPI同比降幅可能略微收窄。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主任范剑平认为,生产价格下降幅度加深反映出我国产能过剩矛盾加深,这是庞大生产能力相对于民众有限消费能力导致的过剩。加大投资只会使该矛盾更加突出,当前应着力提高居民收入和消费能力。
部分指标现反弹
值得注意的是,5月不少经济指标增速出现反弹。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6%,比上月回升0.3个百分点;发电量增长2.7%,比上月回升2个百分点;出口总额增长15.3%,比上月回升10.4个百分点。 与此同时,也有一些指标增速回落,如1-5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0.1%,比1-4月放缓0.1个百分点;5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名义增长13.8%,比上月放缓0.3个百分点。
对于部分指标走势的改观,有分析人士认为,今年5月份的工作日天数多于去年,这可能是工业、出口等指标增速好转的原因之一。一些新投资项目近期启动,汽车等重要消费市场有所回暖,同样对于经济需求形成支撑。
滕泰认为,从5月宏观数据来看,房地产开发投资、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等指标并未继续恶化,维持经济二季度触底的判断。随着去存货接近尾声、金融收缩转向扩张、投资和出口增速回升,中国的经济增速有望在未来六个季度环比向上。
华泰证券发布的研究报告认为,5月经济运行呈现出适度的下行趋缓迹象,部分数据的降幅较之上月有所收窄,但持续性仍需观察,且数据总体仍处于相对的低位水平。从4、5月份的数据情况看,二季度经济增速低于8%或难以避免,但低于7.5%的年度调控目标的可能性相对较小。6月央行的降息举措对二季度经济的实际刺激作用相对有限,更多的是信号的释放和对市场预期的引导,并且还需要其他政策措施的配合。随着物价的持续下行,政策调控趋松操作仍将继续推进,并对经济在三季度的回稳起到支撑。
也有专家认为,经济反弹好转的证据不足,未来仍可能面临需求下行的挑战。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陈东琪表示,由于内需乏力以及外汇空间收缩压力大,当前经济下行速度可能快于预期。
调控基调仍趋松
物价仍有一定的回落空间,而经济企稳好转仍需时间验证。在此情况下,分析人士预计调控基调将继续侧重于“稳增长”,避免经济增速出现超预期下行。 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姚景源认为,“稳增长”措施应坚持两大原则:第一是有利于调整产业结构和转变增长方式;第二是要有改善民生的实质性举措。政府投资只要符合这两个原则就不会有问题。目前我国教育、医疗、养老等领域均严重供给不足,要在这些方面深化改革,拓展出新的投资领域,同时应更多地针对企业进行结构性减税。
国家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应对当前的经济下行压力,我国采取的主要政策措施包括四个方面:一是继续落实好结构性减税政策,减轻企业负担;二是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合理的信贷规模;三是着力促进消费,扩大消费需求,同时保持合理的投资规模;四是稳定外贸出口。在这些政策的调节下,中国经济在年内能够保持平稳较快增长。
清华大学(微博)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微博)认为,5月物价涨幅的回落,为改革及政策微调加大了空间。预计未来5个月CPI同比涨幅将维持在2.6%左右,全年涨幅为3%。这为宏观政策微调尤其是利率、资源价格等改革创造了难得机遇。
国资委研究中心研究员胡迟认为,未来一段时间CPI将继续呈现出回落趋势,宏观调控更应避免经济滑坡风险。预计未来将有更多支持投资的政策出台,但出台类似2008年的需求刺激政策可能性很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