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冠昊生物成“器官概念股”资金热捧券商旁观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9-16 02:36 来源: 每日经济新闻

  每经记者 赵笛 杨苏

  被交易所停牌8次,被市场热情追捧的冠昊生物 (300238,收盘价74.10元),日前再次抛出利好:公司又一项和人体器官有关的专利发明获批。结合8月份获批的专利技术来看,公司已经成为器官概念股——一大批已经获批或等待获批的专利技术中,不少是和人体器官相关的人造产品。

  不过,冠昊生物的人造器官概念依旧有些缥缈。目前,公司的新专利无一能为公司带来丰厚利润,疯狂的概念炒作已经让公司成为最贵的医疗器械股,动态市盈率近200倍。在并无业绩支撑的情况下,概念炒作还能够持续多久呢?

  收获新专利

  9月14日,冠昊生物发布公告称,公司于近日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核发的 《发明专利证书》一项,公司名为“一种有力学顺应性的阴茎增粗垫片”技术获得了发明专利。在此利好因素下,冠昊生物的股价也在当天最大跌幅近9%的情况下,收盘跌幅缩至3%,而昨日更是大涨5.66%。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这是冠昊生物一个月来获得的第四个专利证书。

  8月22日,冠昊生物发布公告称,公司获得了三项发明专利的认证,分别是“一种生物型乳房吊带”、“生物型人工脊髓”、“生物型脊髓支架”等。

  有意思的是,就在8月22日当天,冠昊生物的股价也出现了5.63%的涨幅。显然,专利技术的获批成为支撑公司股价而重要因素之一,也是公司股价从18.2元/股的发行价,涨至最高84元/股,涨幅超过360%的最大动力。

  晋升“器官概念股”

  由于新专利技术的不断获批,冠昊生物变成了“器官概念股”。

  资料显示,截至2011年中期,冠昊生物的生物型硬脑(脊)膜补片产品的销售收入为4638.3万元,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为89%,毛利率高达96.12%。

  由于硬脑(脊)膜补片用于硬脑膜和硬脊膜的修补、加强和扩大,适用于颅脑脊柱损伤,脑、脊柱肿瘤术后,脑出血术后,颅内高压减压、椎管内减压,硬膜下血肿及其他有需硬脑膜替代或加强的病症。仅2009年该产品就占据了40%的市场份额,全国排名第一。

  不过,在近一个月内,公司获批的四项专利均和人体器官有关。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查阅冠昊生物的招股书发现,公司在招股书截止日时,共有42项(其中2项属于全资子公司)发明专利申请权。公司上市以来,已经获批的专利有四个。目前,尚未获批的发明专利中,大多数也与人体器官有关,如人工血管、人工韧带、人工颌骨、鼻梁植入体、乳房假体、人工角膜等。

  冠昊生物是“器官概念股”可谓名副其实。

  券商研报“空白区”

  正是由于拥有A股市场独一无二的概念,冠昊生物的股价表现出旺盛的生命力。哪怕是停牌8次,屡屡自查,也没有挡住其上涨的步伐。

  目前,冠昊生物的动态市盈率达到了188倍,是所有医疗器械股中最高的。须知,目前大多数医疗器械股的估值在50倍左右。冠昊生物的高估值合理吗?

  就在 《每日经济新闻》“2011中国上市公司口碑榜”评选活动中,冠昊生物被机构及公众投资者提名为最具成长潜力上市公司候选者。目前,冠昊生物在每经网的投票中已获得179票,排名第22位,投票仍在火热进行中。

  对于冠昊生物上榜的理由,有投资者点评指出,试想某一日,若人类身体的病残都可以用人工材料加以修复,这算不算是一项伟大的革命和超越?

  因此,这就不难理解股民为何对冠昊生物寄予厚望了。不过,公司的发展最终仍需时间检验,是真正的黄金,抑或只是镀金的石头,也需岁月的打磨才能知晓。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发现,至少从目前的数据来看,冠昊生物炒作的只是概念,而不是业绩。

  在近一个月来获得四项专利技术后,冠昊生物均在公告中表示,上述发明专利尚未形成可投放市场的产品,预计对未来业绩不会产生重大影响。

  “是的,只是专利获批,上市之后暂时还没有专利新产品投产。”昨日,针对冠昊生物专利技术获批一事,《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致电公司,公司证券部工作人员表示,该专利后续还需要临床试验、可控性检验等必须步骤,距离产品投入市场尚需较长一段时日。而对于早前专利的进展以及投产时间,该人员表示每个专利情况不同,无法参照比较估算。

  值得注意的是,相对于当前74元的股价,券商研究员对该公司采取了集体回避的态度。《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在公开资料中,冠昊生物上市后就没有任何一家券商出具过其研究报告,而就在其上市前一天,安信证券给出的合理估值只有20.4~23.8元。

  一位不愿具名的券商医药行业研究员表示,再好的概念也有终结的一天,关键还是要落实到业绩上。

分享更多
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