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美专家警告将爆发贸易战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0-12 04:05 来源: 京华时报

  据新华社电美国高频经济信息社首席经济学家卡尔·温伯格10日表示,如果美国执意针对人民币汇率问题制裁中国,将会引发贸易战,从而损害两国经济发展。

  美国国会参议院预计将于11日就所谓“2011年货币汇率监督改革法案”进行最后投票。如果最终这一法案在国会两院通过并经美国总统奥巴马签署,美国政府就可以对中国进口产品实行大面积的单方面关税制裁。

  对此,温伯格认为,这一法案是“老调重弹”,是在为美国经济低迷、失业率高企的窘境寻找“替罪羊”。“对于美国政客来说,没有什么方法比指责并制裁中国更简单的了,反正中国人又不在美国大选中投票。”

  温伯格表示,五年前,美国参议院就曾要求人民币升值35%,以解决两国之间的贸易失衡问题。但2005年至今,人民币对美元已升值了22%,考虑到通货膨胀因素,中国出口产品竞争力下降程度就更大,但美国对中国产品的需求依然强劲。

  温伯格援引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的报告称,美中贸易给美国带来的就业岗位超过美国因此丧失的工作机会。温伯格说:“仅以伊利诺伊州为例,在过去十年中,伊利诺伊各公司对中国的出口增长了五倍,而对世界其他地区的出口仅增长了50%。与此同时,本地对各类产品的需求已经基本饱和,很难再有增长。”

  此外,温伯格表示,如果美国对中国的出口产品实行关税制裁,就违反了美国自己参与制定的世界贸易组织基本原则。

  温伯格说:“美国的做法如果激起中国的类似报复行动,贸易战就不可避免,而双方的出口和就业都将因此受损。我们不希望这种情况发生,尤其是在经济如此低迷的时候。”

  温伯格认为,美国国会在这一问题上受到了选举压力的影响。“显然,那些受到中国竞争而失去工作岗位的公司目前所发出的声音远远大于那些从中国贸易中受益的公司。但有一点需要强调,贸易战将会对全球最大两个经济体的增长造成危害。”

  ■观点

  别把汇率问题当作“安慰剂”

  在美国政府和国会就“2011年货币汇率监督改革法案”纠结之际,某些澳大利亚政客和行业组织也趁机向人民币汇率发难。这些跟风者包括澳大利亚独立参议员尼克·色诺芬、澳大利亚工人联合会等,他们模仿美国政客口吻,鼓动政府采取贸易保护措施,并试图为施行保护主义制造民意基础。

  这些“操纵汇率”论者声称,中国通过故意压低人民币汇率在对外贸易中获得不正当优势,因而应对中国商品征收惩罚性关税。他们显然没搞清楚当前澳大利亚经济结构性失衡问题。

  在此背景下,炒作所谓“操纵汇率”话题避重就轻,旨在为短期内难解决的结构性问题寻求一副“安慰剂”。这与某些美国政客的做派一脉相承。只不过,澳大利亚“操纵汇率”论者的立论基础更加薄弱。

  来自澳大利亚外交和贸易部的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为澳大利亚最大的贸易伙伴、出口市场和进口来源地,双边贸易额突破1053亿澳元(约合1047亿美元),占澳外贸总额的19.1%。

  很明显,“操纵汇率”论无法解释澳中贸易蓬勃发展、澳大利亚对华贸易顺差234亿澳元(约合233亿美元)的事实。

  若按“操纵汇率”论者开的药方,澳方应对来自中国的商品施加惩罚性关税,这难免会引发贸易战。然而,澳大利亚当真做好与其头号贸易伙伴交恶的准备了吗?它果真愿意放弃对华贸易的巨大利益吗?答案不言自明。澳大利亚贸易部长克莱格·埃莫森近期就多次警告说,某些政客不应基于选举政治动机夸大其词,澳民众应当警惕保护主义论调。据新华社

  ■新闻背景

  “斯姆特-霍利法案”教训深刻

  美国参议院主要针对人民币的涉汇议案,眼下在美国国内引起各方争辩。根据这项议案,美国可以对所谓的“汇率操纵国”增加额外关税。

  类似的情形在上世纪三十年代曾经有过。时任总统胡佛不顾政经各界的强烈反对,于1930年6月签署了国会通过的大幅提高关税的“斯姆特-霍利法案”,从而迅疾引发全球范围的贸易战。继1929年股市狂跌之后,美国及世界贸易严重衰退,大萧条相伴而来。

  当时有1928名美国经济学家联名签署请愿书,认为关税法案无助于解决美国面临的结构性经济问题,并对这项法案的后果提出警告。汽车业巨头亨利·福特称之为“一项愚蠢的经济政策”,一整晚在白宫力图说服胡佛总统否决该项法案,J.P摩根的首席执行官拉蒙特则说他“就差跪下来乞求胡佛顶住政治压力不要干傻事了”。但是,法案依然出笼了。

  现在,人们普遍认为那是一项引发严重恶果的错误法案。据美国财经机构的研究,当时美国关税提高和非关税壁垒的设置在世界范围引发的贸易保护主义泛滥,导致世界贸易规模萎缩约百分之三十。一些经济学家认为,该法案可谓是1929-1933年全球大萧条的“扳机”。

  “斯姆特-霍利法案”由美国议员斯姆特和霍利发起,当时美国经济遭受1929年股灾的冲击,劳动力和生产过剩的矛盾突出,民众怨声四起,党派斗争激烈。再看当下的美国:经济低迷,失业率达到二十多年最高点,民众不满引发街头政治运动,党派斗争叠加选战博弈,很容易勾起人们对上世纪三十年代美国政经、社会生态的联想。

  “这是很危险的!”针对参院的汇率议案,众议院议长约翰·博纳发出这样的警告。他的担忧和上世纪三十年代类似,认为抬高关税壁垒将引发贸易战,对美国和世界经贸都不利。这些日子,美国国内商业组织、主流媒体、研究机构甚至奥巴马政府,也纷纷对这项议案提出批评或质疑。据新华社

分享更多
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