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物价涨幅逐月缩小 粮食生产是稳物价之最大支撑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1-14 14:00 来源: 经济日报

  最近几个月以来,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回落明显,涨幅在逐月缩小,走势进一步明确。当前物价走势具有哪些特点?未来保持物价稳定具有哪些有利条件,面临着怎样的挑战?如何切实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既不过高,又有助于经济的平稳健康发展?国家发改委价格监测中心刘刚将在此文中予以深入探讨、分析。

  今年以来,我国通胀压力较强,价格上涨幅度较大。但从最近几个月统计数据来看,目前价格涨势已得到有效遏制,涨幅在逐月缩小,年底前涨幅将回落至5%以下,全年CPI将上涨5.5%左右。

  一

  □ 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回落明显,涨幅在逐月缩小,走势进一步明确

  □ 保持物价基本稳定具有很多有利因素,粮食生产形势好是价格稳定的最大支撑

  今年价格水平总体处于高位,前3个季度,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累计上涨5.7%,涨幅比上年同期扩大2.8个百分点,其中7月价格涨幅最高,达6.5%,是3年以来的最高水平,也是1997年以来的第二个价格高点。10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回落明显,同比上涨5.5%,涨幅比上月回落0.6个百分点。从同比价格构成看,去年翘尾因素影响较大,影响约3.2个百分点;从环比情况看,除3月份略降0.2%外,其他各月环比价格都是上涨的;从价格变化结构看,食品、居住价格是主因;长期看,前两年流动性过剩是今年价格走高的基础性因素,由于2008年以来货币超发数量较多,到目前我国广义货币已接近80万亿元,是GDP的近两倍。另外,近两年,人工成本的上升,推动了服务价格的上涨,工业消费品价格涨幅的增加,也增强了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对居民消费价格的传导作用,这些因素间接推动了CPI上涨。

  对于生产资料价格,随着经济增长的减缓,下半年以来,钢材、有色金属、成品油等产品价格高位回落,生产资料供需关系变得较为宽松,除8月份外,6月以来的流通环节生产资料各月环比价格都是下降的,特别是10月份的环比价格下降2.3%,降幅明显高于其他月份,前10个月生产资料同比价格累计上涨11.1%,其中新涨价因素为4个百分点。

  当前,继续保持物价基本稳定面临着很多有利因素。今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着力稳物价、调结构、保民生、促和谐并始终高度重视粮食生产,把粮食安全放在经济社会发展首位,经济增长较快,结构调整有序,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加,粮食再获丰收,民生继续改善,经济和价格运行更加协调、更为良性。从价格角度说,有许多方面对于当前和未来物价稳定都起到了重要作用。一是逐步推进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为价格长期平稳运行奠定了基础;二是粮食生产形势好、连续八年丰产,是价格稳定的最大支撑因素;三是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强农惠农政策、各地价格调节基金的平抑作用、价格监测预警的有效实施以及价格监管力度的不断加强,为今年物价的温和可控创造了有利条件,如今年国家在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的同时,对粮食生产的各项补贴总规模达1406亿元;四是通过大规模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加快解决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部分地区还采取了限购措施,并收紧流动性,房价高涨势头得到遏制,实现了房价的平稳运行;五是流动性过剩问题的逐步解决,为价格的逐步回落创造了良好环境。

  

  □ 虽然我国的价格形势总体是好的,但面临的矛盾和挑战仍然很多

  □ 食品价格上涨的供求压力在减弱,价格继续上冲的可能性不大

  今后一段时间乃至明年价格要想实现平稳运行,面临的矛盾和挑战仍然很多。

  一是经济结构调整步伐较慢,物价长期稳定基础不牢。我国经济正从过去的过度依赖出口、投资向更多依靠消费方向转变,但经济结构调整仍相对较慢,经济的最大拉动力还是来自投资,经济的内生动力还不够强,出口、投资占比过高,消费率偏低,财政收入、企业利润占比过高,产业短缺与剩余并存,价格保持长期稳定的基础不牢。

  二是明年粮食再丰产难度增加,农产品市场价格上涨压力增大。随着粮食产量的逐年上升,明年粮食生产再次丰产的难度明显加大;由于比价关系,粮经作物争地矛盾日益突出,保持粮食种植面积稳中有升难度较大;虽然粮价等农产品价格在不断提高,但农民种粮收益相对较低,种粮积极性难以进一步提高;近年劳动力、生产资料等成本的明显上升,增加了农民增收难度,也增大了农产品价格上涨压力。

  三是灾害性事件频发,价格监管难度明显增多。近年来,我国灾害性事件的发生较为频繁,常造成价格的异常波动,且由于人员流动、信息化网络化发展快,某一地区发生灾害性事件,会迅速影响到其他地区甚至全国,从而引起的价格异常波动传播速度会变得越来越快。这种不确定性为今后的价格监管提出了更高要求。

  四是资源价格改革步伐缓慢,紧迫性更强。今年我国通胀压力较大,资源价格改革推进难度较大,深层次矛盾在不断积累,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还比较弱,资源浪费现象仍相对严重。

  五是中小企业资金压力明显增多,会间接影响价格稳定。从各地调查情况看,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日益凸显,民间信贷成本不断攀升,一些地区民间信贷的利率水平达历史最高,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中小企业健康有序发展,也会间接造成部分商品价格出现波动。

  从价格总体形势看,随着国家围绕发展生产、增加供给、搞活流通、收缩流动性、加强监管、保障民生等各层面,采取有效措施,保障猪肉、蔬菜等食品市场供应,稳定房地产市场价格,加上世界经济增长处于低迷状态,国际市场输入型通胀压力有所减弱,居民消费价格涨幅在逐月回落,预计年底前涨幅将落至5%以下,全年CPI将上涨5.5%左右。明年,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的下行压力可能会增加,随着种植、土地、人工等费用的增加,国内粮食、蔬菜等食品价格上涨的成本压力仍会相对较大,但由于粮食增产、稳价措施的落实到位,从市场调查情况看,近期生猪存栏、出栏量都在增加,食品价格上涨的供求压力在减弱,且随着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强力推进,其政策效果会逐步显现,加上食品、房地产、交通运输、能源、资源等商品价格经过前段时间的较大幅度上涨,目前已处于较高水平,商品间的比价关系趋于合理,价格继续上冲的可能性不大。初步估算,今年价格对明年的翘尾因素影响会有所减弱,约在1.8%左右,预计2012年居民消费价格涨幅可控制在4%以内。

  

  □ 今后,物价的压力仍会很大,应立足粮食生产和安全,继续将稳定价格总水平放在宏观调控首位,保持价格基本稳定

  一是切实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物价稳定夯实基础。粗放式、外延式经济增长是我国当前面临的根本性问题,也是近年价格大幅波动的基础性因素。调整出路在于,继续鼓励消费和社会投资,降低居民和企业负担,研究降低间接税比重;提高垄断企业利润上缴比率,建立供应链上企业间长期、和谐的互利互协关系,引导产业调整、转移和升级,实现企业竞争力的提升;重视实体经济空心化现象,努力提高实体经济利润率,规范金融环境和市场,减少市场流向虚拟经济的资金规模。另外,为了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必须在一定程度上容忍经济增速的回落和价格总水平的上涨,关注民生、和谐、环境、经济内生动力发展以及可持续发展。

  二是抓好粮食生产和蔬菜保供,提高粮食补贴,降低流通成本。保障粮食、蔬菜等食品的生产和供应是保持食品价格稳定的关键,也是应对通胀的重要措施。要通过稳步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提高种粮补贴标准等方式,继续提高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并要因地制宜,合理规划,解决好粮经作物的用地矛盾。对蔬菜市场,要强化“米袋子”、“菜篮子”行政首长负责制,落实城市菜地最低保有量制度,鼓励城郊农民多建城郊菜地,增加郊区蔬菜种植面积,建立新的菜农进城市、进市场的渠道和规则,提高城市蔬菜自给能力。

  三是用好价格调节基金,调控好粮油等商品收购、储备和进出口。要建立健全各地价格调节基金机制,充分发挥其扶持生产、调控市场、稳定物价的积极作用,可运用基金对粮油等商品生产、调运以及批发等环节给予支持;落实粮油等商品储备制度,确保足量库存,发挥好吞吐调剂作用,确保地方储备粮适销对路、品质优良,完善应急预案,需要时调得动、用得上;加强新粮上市前后市场监管,做好产销衔接工作。另外,要适当利用进出口渠道,调控好粮油等商品市场余缺。

  四是择机合理推进资源价格改革。要想保持价格长期稳定,价格矛盾则易疏不宜堵。应择机理顺资源价格水平,科学有序推进水、电、气、油等资源价格改革,发挥价格机制资源配置作用,促进资源节约和节能减排。

  与此同时,还要强化市场价格监管,引导市场价格预期,继续抓好价格调控目标责任制的贯彻落实,形成各地区、各部门齐抓共管局面。(刘刚)

分享更多
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