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捐款遇冷血荒蔓延 慈善如何重拾信任引关注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18 07:52 来源: 中国广播网中国之声年终报道《起步2011》(三)
真心慈善需用心
中广网北京12月18日消息(记者李欣)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一个人,一个头衔,几张照片,十几条微博(http://weibo.com),这些不经意的事连在一起,谁能想到,竟会引发一场中国慈善的信任危机?盘点2011,我们似乎绕不开这个名字:郭美美。这三个字,曾在很多人心里,筑起了一道对中国红十字会的信任围墙,它那不能言说的痛,它那至今还在的余威,让人无法忘却。
不过至少,2011,中国社会上了一堂关于慈善的课。
今天是周日,中国之声记者李欣正在中国红十字血液中心采访。我们现在就连线她:
主持人:李欣你好!今年北京血液采集量好像和前几年比有所下降,你在现场的感觉呢?这个降低的原因在哪里?
记者:好的,因为现在是冬季,早上气温比较低,距离流动采血车开始工作的时间还有些早,所以大部分的车辆还停靠在血液中心大门的两旁,再过一个多小时,采血医师和工作人员就将陆续开始出车准备,开往市区内的20多个流动采血点进行街头采血工作。
根据北京市红十字血液中心相关负责人的介绍,血液中心目前的库存量跟理想的状态,大约有三四成左右的缺口,每年的冬季随着气候的变冷,都会出现季节性的短缺现象,但是今年的采血量跟去年相比仍然有所下降,大概降低了一成左右。
当然采血量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献血宣传不足也有季节性的因素等等。但是我也采访了一些群众,问他们的担忧是什么,他们表示除了对血液安全本身的担心之外,还有一个就是对血站,对红十字血液中心的不信任。
其实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因为红十字血液中心早在几个月前就已经声明,即便部分血站名称中带有“红十字”,但血站是归卫生行政部门管理,跟红十字会没有任何的隶属关系。在记者采访红十字会的时候,相关负责人也多次解释,红十字会与血液中心之间没有业务关系。但是普通民众的担忧还是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网络事件所造成的信任危机并没有消散。
数据显示,截止目前,红十字会的冠名医疗机构总数有2360个,其中由红十字会总会直接冠名的有7个。但是可能,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还是很难分辨这其中的各种关系。如果这是一场必修课,那么,该怎样重新赢得百姓的信任,就是红十字会要做的一道必答题。
处在漩涡最中心的中国红十字会,该怎么重新扶起人民心中的信任,该怎么确定真心慈善的方向?中国之声就此对话中国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赵白鸽。
赵白鸽,这位刚刚上任三个月的中国红十字会“新掌门”,正在以一个新人的特殊视角,审视着这座处在危机洪流中的百年老年:红十字会。就在十天前,他们召开了第九届理事会,在那份长达20页的工作报告中,她说,尽管各方调查和审计结果都在说,他们不存在重大违法乱纪行为,或者任何重大的责任问题。但是,一个“网络事件”,却足以暴露出很多的问题。
面对记者的采访,她坦言,目前,红会的品牌管理确实有问题,但首先要做的,并不是这个品牌取消红十字的冠名,而是全面清查这些冠名机构,重树品牌。而今天的社会,今天的公众,对红十字会的要求已经不同往日,面对这种要求,她的压力可想而知:
记者:您认为红会在目前的品牌管理方面都存在哪些问题,下一步将要怎么解决?
赵白鸽:当你把这样一个品牌给一个机构的时候,你必须要对这个机构,第一他有没有这样的人来运用这个品牌,第二个,他用你这个品牌来干什么?还有一个,尽管不是你直管的,但是当发现问题的时候,应该有很快的纠错的能力,那么这几块呢,我觉得我们 做的是不够的,这也是我们进一步要加强的。
记者:明年的改革你讲到了机制和体制的变化,其实大家很关心一点就是我们现在信息的透明化建设,那么在这方面又将有那些改变呢?
赵白鸽:我们改革的重大的东西就是通过信息系统,这个信息系统是包括5个方面的,物、财、人、项目,还有志愿者数量,这个工程是非常大的,但请大家相信如果有了这个信息系统以后,通过电子的形式一捐钱就输进去了,由人工自己乱变是不大容易。
记者:您认为未来的红会的变革的重点或者是说它的方向在哪里?
赵白鸽:在非紧急救援这个部分,我看是要用很多的智慧和经验来开展的,这个红会,现在不仅是我们自己想不想变,是社会要求我们变、世界也要求我们变,我们自己也想变,我们相信我们自己一定是朝着一个正确的方向变,这个正确的方向是什么呢?就是要变成一个真正的在人道领域当中,政府的助手,同时在人道领域当中,得到公众认可的,真正意义上的,强大的人道组织。
今年59岁的赵白鸽,她被下属形容为是“工作上的铁人”,当她对记者描述起红十字会未来的方向时,她一直在用手指坚定的敲打桌面,似乎想用这样的方式为自己打气,或许,也是在为中国红十字会、中国的慈善组织打气吧。
改变,或许正在进行。7月31号“中国红十字会总会捐赠信息发布平台”上线试运行。两天前,民政部发布了《公益慈善捐助信息公开指引》,要求日常捐助15个工作日必须公开。
而更多的民间慈善、更多的个人力量,在过去的一年里,正让这个国家变得更温暖。比如媒体人发起的“免费午餐计划”,李连杰的“壹基金”,甚至陈光标的高调慈善。
2011对于慈善或许是非常难过的一年,但正如北师大公益研究院院长王振耀说,网络事件并非坏事,它从侧面推动中国慈善“至少进步20年”。
2012,中国慈善会怎样?我们无法推测,但今年慈善风波中的一件小事或许可以为这期的年终报道做一个结尾。三个月前,22岁的中国留英学生姜晓彤,向中国红十字会汇了1万元,这是她在英国利用课余和周末打零工挣到的。当有记者问她,红会正在被很多人怀疑,你为什么还是选择它。姜晓彤说:“如果都拒绝给红会捐款,那么受影响的,将是那些需要帮助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