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3月24日 02:12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王石川
四大日化品牌选择集体涨价的时间节点颇有意味,既在全国 “两会”之后,也在“3·15”之后,这俨然是一次颇有预谋痕迹的涨价选择。当然,最耐人寻味的是,为何四大日化品牌不约而同地集体涨价?按照市场竞争法则的常识,竞争主体往往涨价有前后,甚至会出现你涨我不涨的竞争策略,但反观这四大日化品牌,则是心照不宣,步调一致,让人疑窦丛生。
当然,在未掌握确凿证据之前,我们不能断定这四大品牌是暗中勾结、达成共识后集体涨价。不过,前不久西班牙重罚宝洁、欧莱雅等日化巨头,倒给我们一些有益启示。3月3日,西班牙国家竞争委员会的一份声明说,8家美容产品制造商1989年至2008年期间结成联盟,对在西班牙市场销售的美发产品实行共同定价。涉案企业包括世界最大美容产品制造商法国欧莱雅公司、美国日化巨头宝洁公司、德国汉高集团等世界知名企业设在西班牙的分公司,共占据西班牙洗发和护发品领域70%的市场份额。调查显示,这些企业每半年开一次会,讨论并制定产品价格和其他企业策略。
仔细打量这起重罚案,有几个细节值得一提:一是被处罚的皆是日化巨头;二是被处罚的原因是操纵价格;三是八大巨头已经形成垄断市场之势,共占据西班牙洗发和护发品领域70%的市场份额;四是罚金不算高,但也不低,统计显示,西班牙此次总共处以5000万欧元的罚款;五是面对罚款,宝洁公司似乎心平气和、早有预料,据披露,宝洁公司今年1月已经预留2.99亿美元资金,用于应对欧洲管理部门可能以反垄断为由处以的罚款,这似乎可以反证出宝洁公司参与了操纵价格的行业合谋。
与八大巨头受挫于西班牙相比,这次四大巨头在我国的集体涨价也有其相同点:其一,八大巨头共占据西班牙洗发和护发品领域70%的市场份额,而宝洁、联合利华、立白和纳爱斯这四大巨头,几乎占据了我国八成以上的洗涤用品市场份额,垄断性更强;其二,前者操纵价格的方式是每半年开一次会,而这四大巨头尚未被发现 “合谋”的方式,但从不约而同集体涨价看,如此“巧合”令人生疑。
其实,不仅是西班牙,西方一些发达国家对垄断、操纵价格行为一向保持警惕,处罚金额更是天文数据。比如,2007年10月,欧盟对微软开出了一张高达7.77亿欧元的反垄断罚单。再比如,英国航空公司和大韩航空,曾因串通竞争对手抬高机票价格,被美国法院开出了3亿美元巨额罚单。
我们还知道,美国已经建立反垄断私人诉讼制度,该制度的最大特点就是让消费者直接起诉存在市场垄断行为的企业。而欧盟也在进行反垄断私人诉讼制度的推广。让公众参与,给公众构筑反垄断行为的制度平台,这值得我们借鉴。
无论是生活必需品集体涨价还是日化品集体涨价,不明不白的乱涨价都会牵一发而动全身,而垄断寡头的联合涨价,其后果更可怕——将置消费者以完全的弱势地位。众所周知,2008年8月1日,酝酿了14年之久的我国《反垄断法》正式实施,该法一大要义就是,企业利用市场垄断地位操纵价格的行为,将被视为违法。在通胀压力巨大的当下,任何物价的上涨都如火上浇油,不仅给政府的控通胀工作增加难度,更是给民众生活添加压力。政府监管部门须主动调查四大巨头的集体涨价行为,如果涉嫌操纵价格,就应该依法严惩;如果没有,就应该还其清白。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