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3月30日 07:22 来源:一财网
眼下没有什么比涨价这个字眼更让人绷紧神经的了。
近日有市场消息传出,3月底到4月初,宝洁、联合利华、立白、纳爱斯四大日化品牌将对洗涤类日化用品全线涨价。
昨天,中广网报道称,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发改委已经约谈了相关企业了解情况,并明确表示各类企业要加强社会责任,不得随意搭车涨价,更不许串通涨价、哄抬物价。
据报道,国家发改委表示,将派出调查组赴有关企业进行调查。
日化企业集体涨价,是否涉嫌垄断?在中国政府大力平稳物价的背景下,某些外资企业敢跳出来率先涨价的“底气”,是否源于已经垄断中国市场的“自信”?
新华社文章就此提出了一连串问号。
事实上,连日来,新华社就这一话题密集发文,其中指出了这样的问题:日化巨头拟全线涨价躲躲闪闪,强势企业操控市场该如何监管?
稳定物价不乏重拳先例
事实上,从去年开始,在CPI高涨的背景下,从国家到地方陆续出台物价维稳措施。
根据发改委去年7月发布的《关于市场价格异常波动时期价格违法行为处罚的特别规定》(征求意见稿),“经营者之间通过协议、决议或者协同行为等方式相互串通,操纵市场价格,损害其他经营者或者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的,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5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20万元以上200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或者由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依法吊销营业执照。”
稳定物价不乏重拳。
去年,吉林玉米中心批发市场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因当年10月召集国内16个省区市上百家绿豆经销企业开会,串通涨价、哄抬绿豆价格,被价格主管部门处以30万元至100万元不等的处罚。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发改委有关负责人也提到了“不得随意搭车涨价,更不许串通涨价、哄抬物价”。
是否串通涨价,这正是外界此次对于日化巨头所提出的疑问。
新华社的文章也抛出了一系列问题:四大巨头集体涨价是否涉嫌垄断?成本上涨所致?价格联盟作怪?是“消化成本”,还是“垄断趋利”?
是否存在联合涨价
目前,广东省物价局已经开始对日化企业巨头涨价进行密切关注,加强对日用品的相关价格监测,并派出检查组赴各大超市调查了解情况。
广东省物价局有关负责人告诫有关商家,根据价格法有关规定,对经营者相互串通,操纵市场价格,造成价格较大幅度上涨的,除没收全部违法所得外,并处违法所得5倍以下罚款;对没有违法所得的,最高可罚款500万元。这位负责人表示,目前并没有发现日化品涨价的情况,但如果发现价格联盟、集体抬高价格的情况,将依法进行重罚。
如今的日化巨头是否会避免前车之鉴值得关注。
2007年8月,国家发改委通报方便面价格串通案的调查结果,认定方便面厂商集体涨价行为违法。发改委认为,方便面中国分会多次组织、策划、协调企业商议方便面涨价幅度、步骤、时间。
联合利华大中华区副总裁曾锡文前不久接受媒体采访时称,并不存在日化用品公司联合涨价一说,日化用品是个充分竞争的行业,有外企,也有民营企业,产品和品牌都非常丰富,消费者选择范围非常广泛,事实上各家公司都不愿意涨价,因为没有价格优势意味着将失去市场。
而上海市物价检查所副所长李学武接受媒体采访时认为,上海物价部门就四大日化品牌“提价”一事已向国家发改委汇报。
李学武表示,四品牌“联手提价”涉嫌违反《反垄断法》,一旦国家发改委组织各省市价格部门对此事开展反垄断调查,上海将对四品牌中总部在沪的跨国企业展开调查。
不过,就垄断、协议提价的取证一直是最为艰难的过程。
就在本月初,媒体报道化妆品行业的宝洁、欧莱雅、汉高等8家化妆品制造商在西班牙被发现结盟操纵价格达20年,而被西班牙政府处罚5000万欧元。
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张晓晶认为,此番日化用品集体涨价,或存在“共谋”因素,但政府防控通胀,不能仅盯住个别行业、某类商品价格的短期变化,重点还是要解决阻碍经济发展的中长期问题。
他指出,日化用品并不具备影响整体物价水平的能力,“也不是物价上涨的主力军”。事实上,日用工业品的相对价格反而呈现走低之势。因此,本轮日化用品集体涨价,更多是短期的“炒作”所致,“只会造成短期恐慌”,不必过度反应。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