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3月31日 02:42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王石川
昨天,记者从农业部新闻办获悉,目前,河南全省生猪“瘦肉精”排查工作已基本完成,共抽检存栏生猪31万头,确认“瘦肉精”阳性生猪134头,检出率为0.04%。从实际情况看,河南这次发生的“瘦肉精”案件是个别县市的少数人明知禁用仍违法生产、销售和使用引起的,属于个案。
(3月29日《京华时报》)
一句“属于个案”并不能让人如释重负,相反,“个案说”反倒激起了网友的狐疑与揶揄,“查出来的都是个案,没查到的都不算,哈哈。”“恭喜被查出的企业,你们可以去买彩票了。万分之四的概率让你们撞上了,比中新股的概率高了10倍。”如此言辞,不一而足,皆表达了网友对“个案说”的不信任。
当然,笔者但愿这是个案。如果真是个案的话,那么,对处于漩涡中的双汇集团,对遭千夫所指的相关职能部门,包括对惊魂甫定、哀叹不敢再吃猪肉的广大消费者来说,也许都是一则好消息。问题是,这次瘦肉精事件究竟是不是个案?判断是不是个案的标准是什么?
笔者注意到,农业部新闻办的这组数据——共抽检存栏生猪31万头,确认“瘦肉精”阳性生猪134头,检出率为0.04%,“在全省150543个50头以上规模养殖场中,确认阳性126头,涉及养殖场60个;在全省生猪散养户中,确认阳性8头,涉及养殖户7家”。这是河南省有关部门提供的,而抽检存栏生猪也是由有关部门做的,这样的抽检准确度、权威性有多高?
而据之前央视的报道,有关部门的常规检测,只查一种瘦肉精,而事实上,瘦肉精共有7种,如此一来,难免使人怀疑:只查一种,合格率当然高。而且,抽检31万头猪,工作量如此庞大,居然在短短数天内就能完成,其效率真够高的。此外,此次排查的多是规模化养殖场,既然如此,生猪应是同住同吃,为何仅有100多头猪被查出了瘦肉精?正如有人质疑,“难道这些猪都是被单独饲养,吃的是和其他猪不同的小灶?”检出率为0.04%,有多少人相信这个数据呢?
当然,不必一味纠结于抽检。因为即便瘦肉精事件是个案,也遮蔽不了当前食品安全问题。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提到食品安全问题时,连称惭愧,“刚吃饱,就出现了食品安全的问题。很不好意思,这件事情我们很不好意思。”王岐山说,现在好东西多得很,吃起来却有点不大放心。现在已经不是说有没有吃、够不够吃、有没有花样,而是怎么吃才能放心的问题,“越白的面还越不踏实,亮晶晶的大米也不踏实”。连国务院副总理都感到不好意思,足以说明食品安全问题的确不少。
可资佐证的是,就在日前,最高人民检察院下发 《关于依法严惩危害食品安全犯罪和相关职务犯罪活动的通知》,要求各级检察机关立即排查一批危害食品安全犯罪案件和相关职务犯罪案件的线索,立案侦查一批与食品安全有关的贪污贿赂、失职渎职的职务犯罪案件。从“立即”、“排查一批”、“失职渎职”这些关键词看,可反面推导出一个结果,即食品安全问题不是个案,而是群案,此起彼伏,难以消停,不然也不会用“一批”字眼,更不会“立即排查”。
在瘦肉精事件引得众声喧哗之际,不失时宜地推出“个案说”,也许有其良苦用心,且有一石三鸟之效。其一,尽快给双汇集团解围,缓解双汇集团的压力;二是为监管部门不作为开脱,毕竟是个案嘛;三是尽快平息事态,给消费者吃定心丸。其实,一个常识是,个案一旦累计就会成为群案,而且即便是个案,也会对消费者的身心健康造成巨大伤害。
有多少个案可以胡来?日前,河南省副省长刘满仓表示,河南发生的“瘦肉精案件”影响极坏,要以这次查处瘦肉精案件为契机,彻底整改。同时,农业部会同国务院食品安全办等九部门宣布,即日起启动为期一年的“瘦肉精”专项整治行动,全程监控猪肉生产加工各个环节。毫不留情地打击个案,个案才不能发展为群案,职能部门树立守土有责的意识,监管到位、保障得力,才能遏制个案发生。
实际上,对于“瘦肉精”的整治,我们不能是出了问题就一阵风严查,风头一过就了了,而应该是扩大化、长期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