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清明经济升温 鲜花涨声一片(图)

2011年03月31日 11:16 来源:中国经济网

清明经济日渐红火,清远某超市里卖烧猪的招牌格外引人注目。 曾亮超 摄 清明经济日渐红火,清远某超市里卖烧猪的招牌格外引人注目。 曾亮超 摄

  “风雨梨花寒食过,家家户户子孙来。”清明自古就是我国最重要的节气之一。吃艾糍、扫墓园、踏青……带动了一系列与清明有关的消费,让“清明经济”效应更加明显。近日,记者在清远市区转了一圈发现,清明节小吃如艾糍、节日糕等已经开卖,鲜花、祭祀用品市场也日渐火热。

  清明小吃提前热卖

  记者走访市场发现,清明节来临之际,首先打起促销战的是烧味市场。从3月中旬开始,就不断有酒店、腊味店拉横幅,打出预订烧猪、烧鹅的广告。而超市和市场从上周开始,也陆续设摊打广告销售。据了解,今年的烧猪、烧鹅等价格比往年有所上涨。

  在小市某饭店一条街,卖烧猪的招牌引人注目。清雅苑的快餐部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跟往年一样,今年的烧猪分为大小两种,大猪的重量约为6—7斤多,小猪约为5—6斤,价格分别为338元和298元,“提前预订可以有折扣优惠。”但对于普通家庭来说,买整头猪回家祭祀的情况不多,“一般是参加祭祀的成员比较多的家族才会考虑买一头烧猪回去,普通的小家庭都是买小部分烧猪肉。”在步步高酒楼,烧猪的销售同样分为两种——— 大猪和加大猪,价格分别为368元和398元,大的重量约为4斤多,加大的是5斤多。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由于清明祭祀和朋友聚会的情况比较多,艾糍也成为受欢迎的应节食品。“从来没吃过艾糍,觉得味道很不错呢!”来自安徽合肥的小张说道,这几天,小张吃遍了同事拿来的艾糍,“味道都不一样,有些里面有花生和芝麻,有些仅仅是艾草,有些还有红豆,有甜有咸,都很特别。”艾糍是清远人在清明期间必吃的小吃,由于制作简单,因此不少市民都自制艾糍。

  另外,今年市区的超市新增了节日糕点的销售,但由于不属于传统节日中的小吃,而且还没有得到普及,因此“知名度”还不是很高。“我的小孙子很喜欢吃青团,我上个礼拜就买了。”一位在超市里挑选节日糕点的老伯说,“两盒清明糕点分别是8.6元和11.8元,买来尝尝鲜。”

  记者还看到,蔬菜市场上已经有人卖起了艾叶,适合喜欢自己制作青团的人们。同时,清明“团圆饭”预订也开始增多。一位酒店前台接待人员告诉记者,临近清明的这段时间,家庭团餐的预订比较火热。尤其近年来,海外华侨归乡祭祖增多,一般都会一家大小吃个“团圆饭”。

  清明带旺祭品鲜花市场

  扫墓是清明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随着清明节临近,祭品市场也日益红火起来。

  在纸烛祭祀用品店,商家忙个不停。首饰、鞋子、车子、房子、四季衣裳……此外,还出现很多“高级别墅”、“国际品牌轿车”等高档祭祀用品,价格从几元到一百多元不等,甚至有一家店还销售“冥府驾驶执照”。记者在下廓街附近几家祭祀用品店看到,店里堆满各式祭祀品,商品价格从几元到几十元不等。老板表示,如果有需要还可量身定做。“需要什么,都可以帮你订做,洗衣机、工人呀,什么都有。”然而,从销售情况来看,这些花哨的祭祀未能得到消费者的追捧,多数市民主要选择常用的烛香等祭祀用品。

  “香烛、冥币、金元宝等祭祀常用品的销量还不错。”松岗市场一位祭祀用品专卖店的老板告诉记者,自从3月中旬以来,祭祀用品的销量呈现出“飙升”态势,“批发和零售的都有,主要是卖给附近村落的小店铺。”由于祭祀用品的销售旺期具有特殊性,今年的祭祀用品仍然以香烛、元宝等较传统的为主,但“买‘大房子’、‘宝马车’、‘手机’等高级奢侈品的市民还是占有一定比例。”该祭祀用品店的老板称,以目前的销售情况来看,今年的销量同比会有所增加。

  记者在松岗市场和旧城的下廓街转了一圈,发现除了祭祀用品专营店外,还有些小店铺也临时腾出一些货架应对“清明消费”,有些老居民直接铺设地摊,销售祭祀用品,“即使是小本经营,这个时候也能赚上一笔。”一名正在找零钱给顾客的老人家笑着告诉记者,他已经连续三年在下廓街设摊了,用品货物是儿子儿媳采购回来的,“他们看着我在家闷得慌,就叫我出来看铺子,我挺乐意的。”老人说,“蜡烛和冥币比较好卖,形成风俗了,每年还是照旧,也不会有什么新意。”

  “没有必要买那么贵的祭祀用品。”一市民认为,清明缅怀先人“心到”比“钱到”更重要,“生前多孝顺,去后多想念就可以了,大摆风光狂烧奢侈的祭祀用品除了做给世人看,摆摆阔之外,也没什么意思了。”在受访的市民中,大部分都认为清明应该走环保、低碳路线。

  与此同时,祭祀鲜花的销售也进入旺季。记者走访旧城中山公园对开的花卉一条街发现,菊花、百合、康乃馨的价格均有所上涨。如一枝花蕾的百合要10元一枝,三枝花蕾的百合则15元一枝;菊花也卖到20到30元一束。一家花卉店铺的老板表示,花肥贵了,花店租金升了,运输所要的油价也涨了……花卉价格上涨与今年的物价上涨不无关系。

  当然,最热销的还是菊花,价格在1—3元一枝不等,与去年基本持平。一家花店老板娘表示,周末前来购买的人比较多,到时可能还会涨价。据介绍,这些鲜花买回去可以放十天八天。但是对于很多消费者来说,一般不会提前很多天买,因为放久了不好看,而且一般清明用的鲜花也就几支包装,总价不高。

  记者还了解到,用作祭祀品的苹果、橙子、柑子等水果的销量近期也在持续攀升。同时,一些台湾青枣、山竹、莲雾等新水果,也成为人们消费的新宠。在超市的水果专区,水果篮也受到市民的青睐,“100多元买一个好意头回去,而且多种国内外水果都备有,还是挺划算的。”一名正在选购水果的市民说道。

  网上拜祭经济实惠

  在今年各路祭扫大军中,“网上祭先烈”为这个传统节日注入了新元素。社会学家认为,“网上祭先烈”活动既有创意,又富深意,既贴近时代,又极大地丰富了清明节传统文化的内涵。

  “我在网上注册申请了一个灵堂,把爷爷的名字打上去就可以供亲戚朋友们缅怀了。”老家在黑龙江的莉莉因为假期不长,没有时间回家祭祀,因此只能在网上祭拜先人。“这种方式低碳环保,加上家人都在外打工,不能聚在一起,所以网上祭拜可以把各路亲戚对先人的缅怀都集中起来,又免去了舟车劳顿之苦。”莉莉还在网站上设置了“挽联”、“天堂留言”、“送礼”等多种功能,以便家人在缅怀亲人时有更多的选择,“最主要是网上送花、送房车都是免费的,点击鼠标就可以实现。”

  “这种方式比较适合无法在清明节团聚的家族或者新一代的年轻人,如果是老一辈人,还是会选择亲临现场拜祭。”对于网上拜祭的方式,市民老阿姨觉得还是有点不够诚心。“一方面我们不会用电脑,另一方面,一年没给先人上香,也没打扫一下先人墓碑,心里觉得过意不去。”

  有人给清明节一个家庭的开销算了一笔账:清明期间除了香烛、鲜花外,白酒、蛋糕、甘蔗、糖果、水果也是必备的,而经济条件好的人家还会买乳猪、烧鹅。一般过个清明,即使简单的消费,一个家庭也要花400元左右。算上家族聚餐和交通费用,清明期间大约花费2000元左右。若是踏青旅游,花费则更多。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