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4月08日 23:35 来源:华夏时报
本报记者 王先知 北京报道
“双汇瘦肉精事件发生后,我们全国大部分门店第一时间就下架了双汇的冷鲜肉。”4月6日,华润万家新闻发言人刘岫军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除了下架双汇冷鲜肉之外,华润万家还对双汇生产的其他产品也进行了紧急下架,并且已经用其他肉类品牌进行替换。
刘岫军还向记者透露,由于各个地方政府的要求不同,华润万家在全国各地对双汇产品的处理方案并不完全一样,在河南地区并没有全部下架双汇产品,只是下架了济源双汇生产的产品,而国内其他地区基本都下架了。
事实上,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双汇产品滞销严重,双汇经销商因经受不住市场打击正在频频更换合作伙伴,双汇原来的市场份额正在被竞争对手分食。
滞销近半
在北京市朝阳区,双汇冷鲜肉的公交车身广告吸引了本报记者的注意,其“国际标准、安全放心”的广告语依然出现在公交车身上,“十八道检验,十八个放心”的承诺显得异常醒目。
然而,双汇牌产品在北京各大超市的销售状况并没有因为广告的宣传而得到改善。本报记者调查发现,双汇牌产品在多家超市中均出现了滞销。
在北京朝阳区万达广场沃尔玛超市,记者发现,琳琅满目的肉类柜台上,双汇的产品堆积如山,促销的广告虽然很夺目,但是前去购买的消费者却寥寥无几。
“沃尔玛公司高度重视食品质量及安全,并严格依法管理供应商。”沃尔玛中国公共事务部经理郑重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经核实,沃尔玛全国商场均未销售河南济源双汇有限公司生产的产品。
在北京朝阳区慈云寺桥附近的家乐福超市,双汇的遭遇很具有代表性。“虽然曝光的只是双汇一个分公司的猪肉出现了问题,但是消费者对双汇生产的其他品牌还是不太放心,纷纷购买其他品牌的产品了。”家乐福工作人员告诉本报记者,自从曝光以后,家乐福超市里面的双汇产品就开始滞销,现在也不好说双汇其他产品就完全没有问题。
家乐福中国相关负责人告诉本报记者,对于双汇事件,家乐福高度重视,若发现猪肉来自于河南济源双汇,家乐福会立即采取下架处理;家乐福正积极与双汇沟通,要求双汇提供第三方权威机构的检测报告。
而国泰百货负责火腿系列产品销售的工作人员告诉本报记者,双汇瘦肉精事件曝光以后,国泰百货双汇产品的销售情况很不好,“已经卖不动了”,而其竞争对手雨润等企业生产的产品目前销售比较正常,受影响不是很大。
双汇集团董事长万隆近日表示,“瘦肉精”事件令双汇集团半个月左右的时间元气大伤,目前损失已超过121亿元,而且这个数字每天还在增长。
苏赛特商业数据机构对全国111座城市零售终端的调研显示,全国已有28.2%的零售店下架双汇产品,其中华南和西南两区下架的比例最高,分别达到46.9%和39.8%。在继续销售双汇产品的零售店中,平均降幅高达45.7%,约有42.3%的零售店销量下跌幅度超过五成。
此外,全国有53.3%的消费者表示不再购买双汇产品,其中华北消费者反应最为强烈,达64.7%;表示会继续购买双汇产品的消费者仅15.3%。
划清界限
事实上,在肉制品企业中出现“瘦肉精”问题并非首次。早在2006年,安徽省合肥市就查出过来自河南的部分生猪含有“瘦肉精”;2009年3月,在安徽省质监局的通报中,曾指出雨润集团旗下阜阳雨润肉类加工有限公司生产的午餐肉经抽查发现含有“瘦肉精”。
但不久前,雨润食品董事局主席祝义才在其业绩发布会上表示,“瘦肉精”事件源于养猪户的不法行为,雨润集团于事发后第一时间对猪肉进行检测,当前政府已抽检的雨润产品均没有受到瘦肉精污染。他还强调,事件对集团的订单需求没有影响,现时增长平稳。
“瘦肉精”事件发生后,拥有雨润这样心态的企业不止一家。对于双汇“瘦肉精”事件对于公司猪肉销售业绩的影响,北京顺鑫农业股份有限公司鹏程食品分公司副总经理李文祥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只要保证自己公司的产品没有问题就行了,对于别的公司发生的问题他不便评论。
北京鹏程食品公司是一家集种猪繁育、生猪养殖、屠宰加工、肉制品深加工及物流配送于一体的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单厂屠宰量位居全国第一,是北京市最大肉制品加工基地,生鲜产品在北京市场占有率达到40%以上。
本报记者调查还发现,在双汇“瘦肉精”事件曝光后,在北京朝阳区十里堡附近的华堂超市,中粮集团旗下的“家佳康”冷鲜肉的外包装上已经悄然加上“本产品不含瘦肉精等成分”的字样。
“中粮自建养殖基地,对产业链各环节层层把控,消费者可以安全放心地食用,瘦肉精事件对我司产品销售没有任何负面影响。”中粮肉食投资有限公司战略(市场)部杨文沁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双汇事件发生后,中粮肉食进行了严格自查,未发现旗下任何肉食产品含有‘瘦肉精’等违禁药品。”杨文沁还告诉记者,瘦肉精一直是中粮集团生猪屠宰前的重点检查项目,并将产品送官方检测机构进行检测,严格执行国家相关规定。
新希望集团办公室主任杜鹃也告诉本报记者,新希望集团在双汇“瘦肉精”事件发生后并没有采取什么措施,因为新希望的猪肉比较安全,养猪模式同双汇的也不一样。
趁火打劫
本报记者还发现,沃尔玛、家乐福、国泰百货、华堂超市、华润等大型卖场均已不见双汇冷鲜肉的影子,作为替代品上位的是双汇竞争对手的产品。这些品牌包括雨润、金锣、鹏程、荷美尔、中粮家佳康,部分品牌还在清明节期间加大了促销力度。
在北京华堂超市的一家门店里,记者看到中粮旗下的一款肉制品正在促销,和“瘦肉精”事件之前相比,双汇所占据的货架空间明显缩水。
另据家乐福上述工作人员介绍,“瘦肉精”事件对其他肉类品牌的销售影响并不是很大,原先打算购买双汇产品的消费者把目光纷纷投向了其他品牌。
另悉,上海市不少原来经营“双汇”牌冷鲜肉的店铺已改名换姓,目前光转做雨润的就有200多家,雨润在大量挖双汇的经销商。
公开资料显示,雨润集团2009年实现销售总额450亿元,生猪屠宰产能达2500万头,仅次于双汇。
不久前,祝义才还雄心勃勃地表示,未来5年是屠宰业的机遇,雨润集团的目标是2015年将上游屠宰年产能提升至7000万头,下游年产能则以60万吨为目标,集团当前于南京正建设10万吨大型工厂,预计明年分期投产,能为下游产量带来动力。
东吴证券分析师姜飞认为,长期来看,如果没有其他重大事件发生,猪肉消费将恢复平稳;不过消费者要恢复对“双汇”品牌的信心,可能周期更长,这为其他肉食企业扩大市场份额提供了机会。
但南京证劵食品行业研究员李洁影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却认为,目前还不好说双汇能否从这次危机中顺利过关,这一切都要取决于事态的进一步发展,而本行业其他肉类企业多少也会受到牵连。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