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零添加”食品当道 消费者还应绷紧购买神经

2011年04月19日 12:06 来源:中国经济网

  中国企业家健康工程、健康教育委员会专家委员,私人医生、营养专家刘纳做客“中经在线访谈”张军峰/摄

  中国经济网北京4月19日讯(记者胡晓) 所谓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可是在中国,遭遇有害、有毒、非健康食品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常态。此时,一种号称“零添加”的食品形式应运而生。“零添加”食品真的啥也没添加吗?消费者是不是可以放下警惕认准它呢?就此,我们采访到了中国企业家健康工程、健康教育委员会专家委员,私人医生、营养专家刘纳。

  首先我们应该知道,人体有正常的解毒功能。我们的肝脏相当于非常大的化工厂。当身体状况正常的时候,问题食品的危害还不是非常大,只要不是长期的食用应该都无大碍。我们经常看到国外有媒体报道,连续地食用高热量高脂肪的快餐食品,身体会有不良变化。但在中国的现实生活中,相信还是很少有人顿顿都吃不健康的快餐食品。

  但是,当一些厂商打着“零油添加”“多食无害”的旗号误导消费者时,人们的警惕性就会大大降低,甚至断章取义错误理解食用性质。例如曾经有消费者咨询过这样一个问题,零度可乐相对于其他的可乐来说是不是更有影响一些?专家告诉他说,零度可乐只是比普通的可乐对身体伤害更少一些而已。可是对消费者来说,他们就认为喝零度可乐可能对我的身体有帮助。这样的性质就天差地别了。

  其实厂家在介绍商品的时候,都会把商品很小的一个优点夸大一些。如果没有相关的知识,消费者就会形成错误的理解。比如到处都在宣传喝低脂牛奶,但如果牛奶里的脂肪都被抽取掉了,我们喝牛奶是为了什么呢?牛奶中的脂溶性维生素,说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K都被抽走了牛奶还有什么存在的意义呢?再如,某种饼干非常地好吃,厂家会宣传这个东西很酥、很脆、很好吃,那么消费者应该想这么酥、这么脆怎么做出来的?一定是用了起酥油,起酥油对我们的健康是不好的,那么这种食品越宣传越不能买。所以说,消费者脑子里要绷紧一根弦,买东西的时候也不要单方面听厂家的广告宣传,还要自己动脑子想一想。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