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CPI创近三年新高 击破通胀“警戒线”

2011年04月21日 00:08 来源:经济视点报

  □经济视点报记者 梁朋涛 

  

   近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经济数据,一季度CPI同比上涨5.0%。其中,城市上涨4.9%,农村上涨5.5%。3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更是同比上涨5.4%,创出近三年的新高。

  CPI是否会失控,是目前摆在监管部门面前的一道难题。

  

  物价上涨造成CPI飙升

  根据惯例,当CPI>3%的增幅时,就认定是通货膨胀;当CPI>5%的增幅时,就是严重的通货膨胀;而当CPI>6%的增幅时,就是恶性通货膨胀。据此判断,中国已经进入严重通货膨胀期。

  CPI为何屡创新高,导致CPI高涨的最直接原因在哪里?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常务副理事长郑新立表示:“5%的CPI是很高了,导致CPI过快增长的三类价格是食品、住房和进口大宗商品价格。”

  “在全球流动性宽松、投机活跃的背景下,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不断上升,铁矿石、原油等期货价格持续攀升,形成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而国内生产要素价格的不断上涨、劳动力成本的提高更是形成了需求拉升型通货膨胀,两者都对这波通货膨胀造成了直接影响。”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樊明说。

  樊明同时认为,对于推动型通货膨胀,监管部门更应该用市场手段来调节,并进行长远规划的制定,减少对国际大宗商品形成的依赖;而对需求拉升性的通货膨胀,政府应负担起引导和监管的责任,减少高耗、低效能的投资,对此投资进行严格的追踪和监督,政府更应在这一轮通货膨胀后进行反思。

  

  两大“撒手锏”布控CPI

  4月15日,国家统计局公布CPI数据。4月17日,央行即宣布21日上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达到20.5%的历史高位。

  CPI的飙升已经超出了监管部门的容忍度。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研究员刘向东近日指出,以我国的国情和居民消费结构,宁可提高经济增速下滑的容忍度,也不宜提高对通胀的容忍度。

  监管部门“祭出”两大“撒手锏”——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和加息。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表示:“存款准备金率的上调不存在一个绝对的界限问题,它是取决于在什么条件下,存款准备金率可以用到多少,条件如果变化,调整的力度和空间也会变化。”

  存款准备金率可以随意掌握,但加息要慎之又慎。

  据业内人士分析:“近两年,政府扩大内需进行大量投资,形成货币供应量过多,市场流动性增强,必然引起物价反应,现在进行回收,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确实是一个很好的方法,而加息却是‘双刃剑’,加息一方面会大幅减少社会消费需求,物价肯定会有比较大的降幅.但是会使很多企业破产,特别是那些高负债行业,如航空、钢铁等,到时会对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及就业造成问题。”

  不过,有知情人士告诉记者,若存款准备金率的力度不够,加息会随之而来,并且力度将会前所未有。

  

  CPI“判刑”中小企业

  通货膨胀的最大受害者就是中小企业。

  央行把存款准备金率调到“天花板”后,银行将扎紧“口袋”。据了解,银行间市场流动性开始出现偏紧局面。据粗略估算,此次上调后,央行可一次性冻结银行体系流动性资金3600亿元左右,一定程度上加大了银行资金压力,对中小商业银行影响更是甚之。

  “存款准备金率上调,中小企业融资将会更加困难,银行嫌贫爱富,信贷紧缩情况下,银行最先照顾优秀的、质量好的大企业,而大企业本身融资渠道就多,对其形不成多大的压力,但中小企业就没有这么‘幸运’了。”樊明认为。

  “现在银行资金也很紧张,从过了年到现在贷款就很难下放了,有一些已经上过会的,现在也已经搁置,大企业的贷款利率优惠也已经取消,即使这样很多企业也很难再贷到钱。”河南一国有大型商业银行信贷部门人士告诉记者。

  樊明认为,中小企业利润本身就小,生产要素的提高更直接摊薄中小企业的利润,而中小企业又不掌握产品的定价权,无法通过价格把成本转嫁出去,这使其生存更加困难。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