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慈善价值链或许只是无心插柳

2011年04月25日 16:03 来源:《中国慈善家》

  盖茨的“慈善价值链”案例多少带有实验色彩,对商务印书馆来说,“慈善价值链”或许只是“无心插柳”

  文 | 本刊记者 张琼文

  2010年12月10日,一辆满载《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现代汉语学习词典》等精品辞书的汽车,盘旋在广西壮族自治区蜿蜒崎岖的山路上,目的地是广西崇左市龙州县武德乡科甲完小和群合乡完小。

  这只是商务印书馆发起的“字典下乡”活动的序幕。与汽车、家电或电影等消费品“下乡”不同的是,“字典下乡”活动源于企业的自觉意识,这或将打造出一条全新的“慈善价值链”路径。

  “字典下乡”

  尽管异常忙碌,商务印书馆总经理于殿利依然在其办公室接受了《中国慈善家》采访。在他看来,“字典下乡”绝对不是一项业务,“我们从事的并不只是出版,更是在做文化教育。教育‘百年树人’,是社会公益。”

  “字典下乡”步入广泛的公众视野,缘于几则“广西山区小学缺字典”的央视新闻。电视画面中,孩子们对字典“翘首以盼”,一本破破烂烂的字典上歪歪扭扭的几行字:“此书值千金,破了伤人心。朋友借去看,千万要小心……”这则新闻打动了无数观众,更让社会的爱心捐助由此展开。

  为了让字典尽快送达到那些身处偏远、不知名姓的孩子们手里,商务印书馆颇费了一番周折。在与央视记者取得联系并了解了一些基本情况之后,他们决定率先向新闻中涉及的所有小学生进行捐赠。

  然而,眼前的景象让身为出版业专业人士的大家们颇感无奈:“购买力低下”造成市场“萎缩”,使图书发行很难覆盖到乡镇以下的农村,几乎毫无成本、粗制滥造、错漏百出的盗版字典更是堂而皇之地上了孩子们的书桌,给本就落后的山区教育现状增添了一层隐忧。因而,小小的字典刚抵广西等地,立即获得数所学校师生的簇拥和欢呼。

  为更好地满足民众捐赠需求,让善款发挥到最大限度,《新华字典》的作者方中国社科院语言所也主动要求降低版税。商务印书馆决定设立字典爱心价,将定价16元的第10版《新华字典》以9元的爱心价直供中国宋庆龄基金会等公益组织。

  与此同时,社会各界的字典捐赠热情也一触即发,由于媒体的跟进报道和放大效应,短短几个月间,“字典下乡”的社会效应持续发酵:据公开报道显示,社会各界的爱心在广西、甘肃、北京等全国各地都开展得如火如荼,各社会公益组织、政府相关机构都被动员起来。其中,广西政府专门拨出2000万的专项资金解决字典的匮乏问题;新闻出版总署也号召新闻出版企业进行捐赠;全国两会期间,李瑞英、海霞、姜昆等数十位政协委员和人大代表积极提议献策,建言募集,并倡议将《新华字典》纳入中央“两免一补”政策的名单中,从国家政策层面上根本解决农村学生字典缺乏问题。

  截至发稿前,本刊获悉,姜昆、巩汉林等政协委员捐助的近10万册爱心字典也将运往河南新野、吉林等需要的地方。

  慈善与传统

  事实上,商务印书馆已在“字典下乡”这条路上前行了很久。

  作为中国出版界的“老字号”,商务印书馆百年前就开启了对国民教育的“启蒙运动”。1912年,一家小作坊历尽艰辛出版了《新字典》,让字典走进寻常百姓家。其后,商务印书馆又开始从事教材出版,长期占据着中国教科书出版的半壁江山。新中国成立后,根据出版社业务划分,辞书编纂传统被继承下来,并相继有《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等经典工具书问世。

  近年来,我国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在多年发展之后,已取得举世瞩目的成绩,但教育不均衡发展等现象仍普遍存在;尽管近年来各级政府对教育大力投入并实施多项优惠政策,但农村地区图书缺乏现象依然严峻,有的地区连拥有最基本的工具书都成为一种奢望。在此背景下,“字典下乡”活动成为商务印书馆一个不断坚持的传统。

  早在10年前,商务印书馆就联合中国出版集团旗下其他出版社,一同发起向西部地区捐书助学活动,其中向甘肃24所希望小学赠送了价值157万元的图书;向西藏捐赠了价值近百万元的图书。2008年,又向四川地震灾区帐篷小学捐赠图书;2009年,联合中国出版集团旗下其他出版社共赴青海循化撒拉族自治县捐赠逾百万元的图书;2010年8月,向青海玉树、四川、重庆等地的灾区捐助精品辞书15万余元……

  慈善价值链

  每一年,商务印书馆都会接到很多图书捐赠电话,也长期不间断地开展大量图书捐赠活动。但对那些教育基础极其薄弱的贫困地区来说,这些捐赠都只能算是“杯水车薪”,并不能解长久之“渴”。

  如今,一本小小的字典像一根“杠杆”,正逐渐撬动起越来越多的社会公益力量。在意外之余,于殿利更希望这种现象不只是出于“三分钟热度”或从众心理下的一时盲从,而是“希望它能形成一股厚积薄发、聚沙成河的持续力量,并对我国教育事业产生一定的促进作用”。在此过程中,商务印书馆作为出版界“老字号”的示范带头作用也正慢慢显现,如听闻他们设立爱心价后,广东一家房地产企业甚至将捐赠额从50万追加到100万。

  值得深思的是,“图书下乡”之所以能从一个原本普通低调的图书捐赠行为,发展演变为一个影响广泛、意义深远的慈善活动,最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多方力量的协作,也即整个供应链协同合作的结果:为了让“字典下乡”真正惠及偏远地区学生,就要让字典以平价传递到学生手中,要求利益链条尽量缩短。为达到这个目标,从版权方自动削减版税,到出版方设立“爱心价”,地方政府设立2000万专项资金,社会各界的广泛捐赠,再到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新华书店接力奉献,每个环节都做到了“让利透明”。一条字典捐赠的“慈善价值链”也由此形成。

  在国际上,“慈善价值链”已有先例。2009年,盖茨基金会投入1.2亿美元以支援印度和非洲的农业,并“以商业逻辑制定了一套全面方案,向整个农业价值链展开投资”。其中,“教育种植”的投资成为“最强有力的杠杆”,从而打通从市场到可持续的支持系统等各个环节,重塑当地农业价值链。

  也许如同盖茨的“慈善价值链”案例多少带有实验色彩一样,对商务印书馆来说,“慈善价值链”或许只是“无心插柳”,商务人只是在做自己应该做的事。

  当然,字典“慈善价值链”的现实意义远不止此。作为一位老出版人,于殿利最大的愿望,是在2011年6月第11版《新华字典》正式发行后,不仅要让“字典下乡”,还要组织专家团队赶赴农村地区与老师学生一起座谈,让更多的社会力量加入到这个充满希望的“慈善价值链”中。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