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4月25日 17:18 来源:《环球企业家》杂志
文 《环球企业家》记者 周昶帆 罗燕
如何最快找到知名投资人雷军?不是电话也不是微博(http://weibo.com),而是一款基于手机通讯录的聊天工具—米聊。
这位中国最成功的天使投资人之一几乎时刻挂在米聊上。一位百度工程师对《环球企业家》表示,他和雷军并不认识,但在加了雷的米聊号后,很意外地看到对方主动过来说“hi”,紧接着被问道:“你上面有多少好友?”
“他都快成我们的免费客服了。”小米科技负责技术的副总裁黄江吉和负责产品的副总裁洪锋在听到这个故事后,不约而同地对《环球企业家》笑言。过去半年里,小米科技无疑中国科技圈内最被关注的角色之一。这个针对移动互联网的创业公司有着堪称“豪华”的团队—雷军是天使投资人,也将绝大部分精力投入这个项目;CEO林斌原为谷歌中国工程研究院副院长;联合创始人兼副总裁黄江吉、洪锋分别来自微软和谷歌:黄江吉曾在微软亚洲工程院任开发总监,负责Windows Mobile项目,而洪锋则是原谷歌中国最优秀的产品经理之一,参与了谷歌输入法、谷歌音乐等本地化产品的开发。
让业界更为震动的是,2010年12月,有消息称刚成立才半年多的小米科技融资3500万美元,估值高达2亿美元。
小米科技正在用行动力证明自己“物有所值”。在当下群雄割据的状态,最快的反应速度和执行力至关重要。接近小米科技的人士称,它倾向于用最有吸引力的薪酬招最好的人员,以最快的速度推进项目:每周上六天班,工作时间为每天12小时,从早上10点到晚上10点。以米聊为例,它遵从快速迭代的产品改进方式,每周进行一次大的版本更新:周五发布新版,周六周日收集用户反馈,周一到周五进行开发和测试。
事实上,洪锋和黄江吉之前并不认识,和雷军等人也并不熟悉,林斌是这群人之间的共同纽带。在谷歌时,洪锋和林斌曾在谷歌音乐项目中有过良好合作。而黄江吉和林斌是微软的同事,五六年前,正是时任微软亚洲工程院工程总监的林斌说服黄从美国回到微软亚洲工程院。
2010年,林斌从谷歌辞职后,选定的创业方向正是在谷歌时负责的移动互联网领域。此时,iPhone和Android手机等新型终端的普及让智能机时代的大潮势不可挡,基于网络的数据传输也可能会改变以往短信、电话、视频、游戏等多种用户行为。就这样,大家一拍即合,成立小米。
之所以取名“小米”,是取Mobile Internet的首字母。这个看似简单的名字还包含了这个公司的雄心:米是中国人的必需品,他们希望自己的产品成为未来手机上的装机必备,就像PC时代的QQ。同时,他们希望米聊未来有机会在手机上颠覆QQ。
并非另一个Kik
虽然选定移动互联网作为创业方向,但当林斌、洪锋、黄江吉等人离职聚在一起时,具体做什么产品并未规划好。
唯一的办法是先多方尝试。小米读书、小米分享、小米司机、小米便签,都是在这个摸索过程中的产物。这些产品虽然都满足了某些需求,也赢得不错口碑,但当去年年底的一天,大家用上了一位同事做出来的米聊,顿时觉得眼前一亮。
米聊正是受了当时用户数飞速上涨的新兴应用Kik的启发,加拿大人Ted Livingston带领团队所做出的这款手机通讯录聊天应用于去年10月19号发布,在发布后 15 天内就达到了100 万用户,今年1月用户数超过300万。
Kik所带给小米团队的最大启发,无疑是和手机通讯录的紧密绑定:当一个人使用Kik之后,只要他手机通讯录中有好友正在使用Kik,就能自动添加为好友。这相当于省略了一个相互询问账号再添加的复杂过程。而且,无论一个用户使用多少社交网站,一共有多少好友,但是进入他通讯录中的肯定都是最核心的那一群。
“对比5年前的手机和现在的手机,平台、功能等方面已经是天壤之别,手机通讯录却基本没有任何改进。”洪锋说,这让他们觉得大有所为。
做了一些市场调研和头脑风暴之后,小米团队决定尽可能地把资源投入米聊的开发,其他几款产品降低更新速度。
但毫无意外的,米聊团队被问到最多的一个问题是:我们为什么需要米聊?
Kik在美国崛起的原因可以归结为:手机通讯录转移关系;跨运营商与手机平台;可以查看已发与已读状态;;国外短信昂贵,登录Kik只需要很小的流量但能免费发信息,很有吸引力。
在国内,短信费用并不高。更重要的是,很多用户已经把熟人关系链全部迁移至QQ,他们能在QQ上找到从小学同学到合作伙伴的几乎所有关系,腾讯的这种优势自然顺延到了手机QQ。
但洪锋反问,那为什么大家换号之后,还需要在QQ上跟别人说,我换号了呢?
的确,QQ在人际沟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当你的好友没登录QQ你又想联系他时,弊端就显示出来了。洪锋理想中的手机沟通工具,便是和通讯录紧密相连,换号之后不用群发信息告知,别人一样能在上面找到你,给你发短信打电话不受任何影响。
于是,对米聊团队来说,Kik带来的只是最初始的启发,后续仔细研究用户习惯,打造一个适合中国用户的移动沟通工具才最重要。因此,现有的米聊版本某些基础功能和Kik一样:同样是和通讯录紧密绑定,可以设置头像,显示信息“发送”、“已读”,还加上了对方“正在输入”的状态。这些小细节能够带来网络聊天时难得的互动感,“就像你面对面跟一个人说话,他点了点头或笑了一下,你知道他听见了。”黄江吉说。
但很多地方已经不尽相同。比起Kik,米聊有更完整的即时通讯体验:显示好友的在线状态和上次在线时间,随时随地把手机上拍的照片和音乐,甚至录一段声音分享给好友。
更重要的是,安装米聊之后,它会引导你从开心或人人导入个人资料和好友关系、制作自己的“名片”—这些实名制的社区通常能有用户的姓名、照片、工作单位或者学校。如此一来,米聊也相当于一个实名制的数据库。它不仅实现了好友推送:“你可能认识的人”,也就是通讯录中有你的手机号、但你可能已经丢了他号码的朋友。用户也可以根据米聊号、用户名、学校、单位等信息来进行查询。
另一个问题是,单一的聊天功能可能会导致活跃度下降。为了制造话题,增加用户之间的交流和互动,米聊添加了广播墙的功能,类似于微博。不同之处在于,当下的微博是按媒体形态运作,每个人发微博时都会很有压力,想发“有意义”的内容。但米聊上的广播只是针对封闭链条的好友,可以随心所欲地记录生活琐事。如果用户看到好友转发了别人的消息,还可以点过去看到那人的名片,决定要不要添加好友。
这些看起来,像是一个移动SNS和即时通讯工具的结合体?
洪锋并不愿意给米聊打下任何标签。在他看来,米聊不应该自我局限,现在的设想是希望让用户在米聊中顺畅完成诸多沟通事宜:了解好友动态和近况,聊天,发信息,传图片,即便好友不在线,信息能马上转换为短信发出去。但未来仍要不断探索和满足移动时代的用户需求。
成为商品
创业以来,让黄江吉最深有感触的是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
起初,他们想做的其实只是基于Android和iPhone平台的应用,可是当决定投入资源开发米聊之后,才发现这种基于关系链的产品,必须要做全平台,覆盖尽可能多的用户群。毕竟,一个用户使用一个新聊天工具的最大理由,是身边有足够多或足够重要的好友在使用。
如此一来,塞班平台的人员招聘和产品开发仓促上马。iPhone和Android版本于2010年12月底就已经推出,而塞班V3版和V5版则晚了不少,分别在今年1月12日和1月26日上线,人手不足导致它们的第一版本的界面都极其简陋。直到一个多月后新版陆续开发出来,黄江吉才舒了口气:起码终于能显示个性化头像了。
人手不足的压力一直让黄江吉的技术部门处于紧张状态,很多功能虽然规划好,但是起初暂时没有实现。比如米聊以前是单向添加好友、无非对方验证,现在终于进化为双向验证,保证私密性。有的方面就暂时舍弃:针对Android,米聊只开发适配Android2.1及以上的版本,放弃了大概15%的用户市场。
但这并没有让他们放松更新频率,他们坚信互联网时代的产品策略:迅速推出,快速迭代。好处是,在迅疾变化的移动互联网行业,时时收集用户反馈能够降低试错成本,迅速作出调整。
最开始,米聊的设计是让米聊号码和手机、手机号同时绑定,而非基于同一ID登录。这意味着当一个用户换手机后,会分配一个新的米聊号,得重新添加好友。这让很多用户非常困扰。得到这种反馈之后,新的设计和调整已经完成。
不过,对于黄江吉团队来说,最大压力是如何让米聊在各种复杂的网络环境中,能稳定、实时的传输信息。QQ的多年探索已经在这方面积累了深厚的技术。这注定是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这种强大的挑战却让团队更为兴奋,正如同雷军在微博上所说,“我理解的极致就是做出超越自己能力的东西,只有极致的东西才能超越用户的想象,才会有良好的口碑”。
如今,若是仔细观察,米聊和腾讯旗下的微信已经走出不同路径。米聊更偏重于即时通讯的体验;而微信主要立足于QQ的用户群,为他们提供一个轻量级的应用选择,它更试图探索介于即时通讯和邮件之间“短邮”路径:和腾讯微博私信打通,也不透露信息是否已读,降低用户的收信压力。
但这注定不是两款单一产品的较量。未来,米聊如何与小米科技旗下其他产品相整合值得期待、迄今为止,除了米聊、小米读书、小米分享、小米司机、小米便笺之外,小米团队并未将其他项目公开。但坊间消息表明,MIUI、迷人浏览器等产品都是小米科技旗下。一个可以参考的数字是:小米科技现在有130人左右,米聊研发团队规模只为30余人。
在小米科技的论坛里,有人曾问:UCWEB将自己定位为终端和云端的管道工,你们的定位是什么?小米科技的回答是:他(UCWEB)当马里奥,我做任天堂。大家猜测,这意味着小米科技可能会进军硬件领域,开辟如iPhone那样的产业链。
有消息称,在今年年中,小米科技将会有重要的战略发布会,发布全公司战略。在2011年4月6日小米科技成立一周年时,雷军也在微博上表示“我们即将正式发布我们的产品,行百里者半于九十,最重要的关头来了”。看起来,谜底要到一两个月后才会揭开。这大概是近期中国移动互联网行业最有想象空间的事。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