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3万亿美元外储谋减负 央行拟按专业设多项投资基金

2011年04月26日 09:18 来源:东方早报

  外汇储备是一个国家国际清偿及支付能力和国民财富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般认为,外汇储备是一个国家国际清偿及支付能力和国民财富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个国家国际信用的重要支撑。在一定的时间内,外汇储备的多少能够体现一个国家国际清偿及支付能力的大小,但将外汇储备完全视为一个国家的国民财富则是不准确的。

  外汇储备主要由一个国家国际收支中的经常项目净流入和资本与金融项目净流入两部分构成。

  经常项目净流入主要由贸易和非贸易顺差形成,其性质是该国与他国的商品交换和服务交换的盈余,且相对稳定风险较小,因此由经常项目净流入所形成的这部分外汇储备可视为该国的国民财富。

  资本与金融项目净流入是由外国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国际借贷等项目超出流出所形成的盈余,它们的所有权都不在本国国内,因此这部分外汇储备本质上是该国的负债而不是国民财富。

  目前由资本与金融项目净流入形成的外汇储备在我国外汇储备中占到将近一半,若将近3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全部看成是我国的国民财富,则容易造成“财富错觉”。

  中央银行是管理外汇储备的国家职能部门和金融机构,从中央银行的资产与负债关系来看,外汇储备首先直接表现为中央银行的一项重要资产,但外汇储备这一资产是中央银行运用其人民币资金购入外汇而形成的。

  从2010年我国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来看,央行为形成2.8万亿美元外汇储备这一资产所耗费的人民币资金占到其负债总额的80%,而央行的自有资金和政府存款之和仅占其负债总额的13%,这说明我国巨额外汇储备表面上看是中央银行的巨额资产,其实是中央银行的庞大负债。

  外汇储备增加意味着中央银行的负债增加,外汇储备越多则意味着中央银行对全社会的负债越多。只看到外汇储备是中央银行的资产而忽视了它还是中央银行的负债显然是片面的。

  (注:上述内容摘自2011年4月25日《学习时报》第4版《外汇储备超巨型化的负面效应值得重视——兼论当前我国通胀的治理之策》一文,标题为编者所加。《学习时报》由中共中央党校主管主办。)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