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多省市提高基本工资标准 幸福感与通胀在博弈

2011年04月29日 07:36 来源:中国经济网

我真的比你高吗?(资料图片)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五一节”快到了,有报道称,从5月1日开始,吉林省将开始执行新的基本工资标准。但吉林省不是今年(2011年)第一个,恐怕也不会是最后一个调整基本工资标准的省份。从今年3月开始,我国多个省份相继开始调高基本工资,北京的月基本工资已由960元调整到1160元,天津由920元调整到1160元。

  平均年调整增长幅度要达到13%以上

  江苏由960元调整到1140元,广州和上海的最低工资标准都增至1300元,而浙江调整后的1310元已经成为我国目前最低工资最高的省份。

  根据国家“十二五”规划提出的要求,城乡居民收入增长要达到7%以上,与经济发展同步。人社部发言人尹成基日前也提出,“十二五”期间要努力实现最低工资标准年均增长13%以上。

  尹成基:“十二五”规划纲要里也明确提出,要形成反应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和企业经济效益的这样一个工资决定机制和增长机制,要逐步的提高最低工资标准,这个年增长,平均的年调整增长的幅度,要达到13%以上。

工资上涨(资料图片)

  产品过剩 提高基本工资拉动内需是必然

  根据国家“十二五”规划提出的要求,已经调整基本工资标准的十多个省市,调整幅度都在17%左右。新一轮的“加薪潮”会不会推高CPI、引发新一轮的通货膨胀?很多人都在拿美国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的教训作对比。昨天(28日)晚上,中国之声财经评论员马光远在接受《新闻纵横》值班编辑曹博采访时说,首先要分析提高基本工资所面临的经济形势,目前,我国产品过剩,提高基本工资来拉动内需是必然之选。

  马光远:一个主要原因就是供求太低,大家没有消费能力,如果从拉动内需来讲,提高工资本身是最根本的解决办法,如果说大家没有消费能力。第二点又不敢消费的话,那么你想拉动内需,你用一些短期性的刺激政策的话,我想这种刺激政策本身它能够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不能起到根本的作用。

收入提高(资料图片)

  工资与CPI是一个互动的关系

  要分析加薪会不会加重通货膨胀,还必须搞清楚工资与CPI之间关系。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教授丁大建:工资与CPI应该说是非常密切的一种联动关系,比如说CPI上涨了,工资不上涨,人们的实际工资是下降的,CPI上涨如果工资能够保持在一个水平上,对于工薪阶层来讲,实际工资是一个没有变化的状况,工资和CPI的关系,工资的上涨在一定的条件下会推动CPI,因为从成本的角度讲,它是成本的一块。另外从消费的角度也可能拉动这个CPI上涨,如果说工资发的非常多的话,但是说CPI上涨本身又要求工资,你工资不涨CPI涨了人们的生活消费水平就下降了,实际工资是下跌的,这是一个互动的这样一种关系。

我们要涨工资(资料图片)

  工资与CPI联动关系有一定脱节

  工资上涨会导致成本增加,从而推动CPI指数上升,而CPI上涨,工资不上涨,那么,居民就难以应付日益提高的物价水平。可是在马光远看来,我国目前过低的基本工资标准,使得工资与CPI的联动关系在一种程度上脱节了。

  马光远:对于中国来讲,第一个我们应该看到是产能过剩,也就是说很多东西老百姓没有能力去消费,只好大量的出口,出口的时候我们又给大量的出口补贴,所以目前来讲,我们说涨工资跟CPI之间没有直接的关系。如果说我们的工资本身这个水平比较合理,也就是说大家的工资已经比较高,那么涨工资的肯定会推动CPI。如果说本身一个产能过剩,东西都卖不出去,都想办法在寻找销售出路的情况下,你涨工资的话就为了产品本身有个出路,供需本身达到平衡,这个供需达到平衡之前,意味着东西必须降价。涨工资最多可以做到的是东西不再降价卖了,所以我认为涨工资跟CPI没有任何关系,因为我们是产能过剩。

  晒工资(资料图片)

  高物价并不是增加工资带来的

  从2007年下半年开始,我国CPI出现比较明显的上涨。物价上涨使得,社会各界对于工资变化的关注也越来越多。17%的工资涨幅会不会真的带来CPI的上涨,增加物价成本呢?丁大建认为,目前的高物价,并不是增加工资带来的,而是之前针对国际金融危机,国家投入4万亿资金,带动市场,投资充裕的表现。

  丁大建:这一次各地有十一个省市纷纷调整了最低工资,我想这个因素并不能说理解为是CPI上涨的一个动力。因为我们国家工资成本过去过低,主要是由于长期不调整,现在有一种调整的需求,尤其是现在出现了这种农民工短缺等等问题,其实最低工资标准调整当然会对整个市场工资水平上升有一定的影响。但这种影响应该说不是太大,我觉得这一次CPI上涨,我们国家今年的CPI上涨主要还是资金的充裕,四万亿的投资下去,在生产资料领域,以及我们输入式的通货膨胀,就是国外的这种成本上升。

  要加薪(资料图片)

  不必拿工资很高的西方国家衡量我国

  对于此前学界担忧,如果在“十二五”期间,继续加大基本工资的涨幅,会不会推高CPI。马广远认为,提高工资目前在我国只会与CPI持平,增加基本工资造成通货膨胀恶性循环的担心是完全没有必要的,不必拿工资已经很高的西方国家来衡量我国。

  马光远:我们现在最低工资标准,比如以北京为例,原先的900多块钱,现在的1000多块钱跟北京城镇居民的人均工资比较还差三倍,但是最低工资标准更不可能造成CPI的上涨,因为我们CPI(的涨幅)大量是(与)食品(因素相关),因为季节性的波动导致农产品的价格人为的这种波动问题,我认为这点担忧本身是毫不必要的,是把别的国家一些本来已经消费能力很强同时消费率很高的这种情况简单的跟我们挂钩,所以我认为涨工资本身是一个正确的选择,而且不会推动CPI的上涨。

  一句话点评:通胀因素压力剧增与基本工资上调并无矛盾,如何调整经济结构,促进市场供需平衡是关键。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