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添加剂不应成为食品安全替罪羊

2011年04月29日 20:43 来源:粮油市场报

  □实习生 周营莉

  “我现在买食品时,都会看看产品的说明书,尽量选一些没有食品添加剂或食品添加剂较少的食品。”郑州的李女士告诉粮油市场报记者。

  记者走访了郑州一些大型超市的食品区发现,现在,消费者中普遍存在李女士的这样想法。采访中,一些消费者表示,之前买食品时并不会太多地关注说明书,有时候也就是看看产品的生产日期,可最近的一连串的食品安全问题,让消费者心头紧绷了一根弦,现在都不知道自己该吃什么?什么能吃?

  食品添加剂的“界定”

  记者从中国食品添加剂网了解到,我国对食品添加剂的定义为“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形、营养价值,以及为储存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学合成物质或天然物质。为增强营养成分而加入食品中的天然或人工合成的天然营养素也属于食品添加剂的范围”。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工商大学副校长孙宝国指出,近年来被曝光的食品安全事件,基本都与食品添加剂没有关系,问题食品中添加的是非法添加物,二者有质的区别。

  孙宝国举例说,牛奶中的三聚氰胺、瘦肉精等都不是食品添加剂;金华火腿事件的敌敌畏显然不是食品添加剂;阜阳劣质奶粉事件是由于奶粉中没有蛋白质,食用儿童由于长期缺乏营养而导致大头病。

  据了解,食品添加剂按照来源不同可分为天然食品添加剂和化学合成食品添加剂两大类。我国对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有着严格的规定,第一条就是,食品添加剂本身应经过充分的毒理学鉴定程序,证明在使用限量范围内对人体无害;另外,严禁添加未经许可的食品添加剂,有害杂质不得检出或不能超过允许限量。

  避免妖魔化食品添加剂

  孙宝国院士指出:“为了调和味道、保鲜、贮存等目的,食品中含有适量食品添加剂是正常的,或者有的食品生产不含有任何食品添加剂,这些都是产品生产的正常需要。在正确使用食品添加剂的条件下,产品中有无食品添加剂并没有孰优孰劣的差别。

  孙宝国指出:“企业不应该把产品不含某些食品添加剂作为卖点。我国的食品安全问题主要原因在‘人’。大部分食品安全事件是由于生产厂商受利益驱使,在食品中加入违法添加物造成的。”

  可以说,所有的加工食品都含有食品添加剂。而且合理使用添加剂对人体健康以及食品都是有益无害的,在食品生产中只要按国家标准添加食品添加剂,消费者就可以放心食用。食品添加剂可以起到提高食品质量和营养价值,改善食品感观性质,防止食品腐败变质,延长食品保藏期,便于食品加工和提高原料利用率等作用。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