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4月30日 05:07 来源:东方早报
![]() |
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持续走高。 张泽红 制图
早报记者 张飒 综合报道
人民币对美元官方汇率步入“6.4”时代。
来自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昨日公布的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为6.4990,较前一交易日走高61个基点,连续四日走高并一举突破6.5重要关口,创汇改以来新高。所谓人民币中间价,可简单理解为人民币官方汇率。今年以来,人民币对美元已升值约1.9%。4月以来更是接连突破了6.54至6.50五个关口。
或为中美战略对话预热
在人民币日益升值的预期下,昨日早盘市场美元卖压较为沉重。昨日北京时间9时53分,人民币即期询价报6.4939元,上日收盘价为6.5015元,盘中并触及2005年汇改以来的新高6.4935元。
美国参议员舒默周四表示,他“越发确信”有必要通过立法,迫使中国提高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近日再次强调,要增强金融宏观调控和货币政策的灵活性。
由于美国联邦储蓄委员会(美联储)表示对现行的量化宽松政策没有改变,加上美联储主席伯南克表态谨慎,美元指数在国际市场继续低位运行。分析师表示,美国现行利率水平较低、经济成长缓慢且联邦预算赤字庞大,上述因素对美元走势造成打压,预计在量化宽松政策结束前美元难有起色。
交易员认为,黯淡的美元前景、中美会谈在即以及中国通胀压力等,令人民币升值大趋势已定,但过快涨势中的小幅调整仍不可避免。
此次人民币汇率持续加速升值,正值中美第三轮战略与经济对话(S&ED)前夕。业内人士认为,当前人民币升值加速有战略会谈前夕营造良好氛围的目的。花旗集团中国经济学家彭程称,同样的场景也出现在此前国家主席胡锦涛访美期间,但相信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结束后,人民币升值的速度会慢下来。
按照既定计划,第三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将于5月9日到10日在美国华盛顿举行,人民币议题也将再次成为争辩的焦点。
今年人民币升值或超6%
“人民币升得快,但美元贬得更快。” 兴业银行资深经济学家鲁政委昨日指出,人民币汇率的此种变化,可能主要与两大原因有关:首先是国际美元的继续贬值,美元指数已由4月初的76左右下滑到目前的73左右,由此诱发全球主要新兴市场货币都对美元显著升值;其次,出口可能已恢复到较为强劲的水平,根据预测,4月份出口增速已经回升到29.2%的高水平上了,这消除了短期内人民币升值的担忧。
鲁政委认为,无论是对出口的影响还是对物价的影响,有效汇率指数的变化都比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变化效果更为明显。因此,即便当前人民币对美元升值很快,但其对出口的整体影响依然可控,对通胀的抑制作用也相当有限。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夏斌则在其微博(http://weibo.com)上表示,从长期来看,逐步的升值是必需的,在具体操作上,汇率浮动区间要扩大,也不排除一次性升值的情况。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黄易平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2011年升值幅度肯定超过去年,他判断,“今年人民币对美元升值幅度将超过6%。”
澳新银行最新的报告预计,到6月底,人民币对美元将升值至6.43一线。显见的是,离岸市场上,人民币对美元已经在6.48一线进行交易,一年期NDF则再度走低至6.32一线,意味着市场预期人民币对美元将在一年内升值将近3个百分点。
缓解国内通胀压力
也有经济学家指出,近期中国通胀状况恶化,也是外界押注人民币将较快升值的重要原因。
显见的是,中国居民消费品价格指数(CPI)3月同比涨幅高达5.4%。高企的能源和商品价格推高生产成本,下游消费品价格上涨的压力明显增加。货币当局频频通过数量工具收紧政策,效果仍待观察。近期,政府宏观经济管理部门连续约谈各个行业重点企业,试图将物价上涨压力控制在一定区间之内。
申银万国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李慧勇在4月28日发布的报告中预测,4月食品部分价格涨幅有所回落,但考虑到非食品部分价格加速上涨的趋势,4月CPI涨幅仍将在5%以上。二季度通胀压力并不会明显低于一季度。
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最新发布的研究报告亦对中国应对通胀的政策均提出建议,其中均包含汇率。世行中国代表处首席经济学家韩伟森表示,人民币升值是抑制通胀的有效工具之一。
“通过升值可以降低国内的通胀压力,但仅仅能起到一个辅助的作用。”苏格兰皇家银行首席中国经济学家崔历认为,虽然升值可以降低进口价格,但当前国内通胀压力更多来自于结构性和长期性的内部因素。“在外部环境没有好转前,政策仍以刺激内需为主,而诸如拉动投资和消费的政策,本身就对通胀会形成压力。”崔历称。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