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中国商人阶层报告

2011年05月03日 18:15 来源:《商界》杂志

  我们总是把商人们归为无奸不商、为富不仁的灰色群体。

  然而,当造假与诚信齐飞,当偷税与裸捐共存,商人难道还是集体行走在灰暗的地带?商人与商人是有所区分的。

  我们蓦然发现,围绕财富这个核心,商人们已经分化出不同层级。他们除了资产数字的差异,还拥有不同的财富获取方式和价值观,坚持不同的生意哲学与商业内涵,担当着不同的道义、责任与历史使命——

  □策划/本刊编辑部

  执行/本刊记者 赵代波 周云成 樊 力 白 灵 鄢银婵 谭 佳

  主笔/本刊记者 李 楠

  三十年中国商人之怪现状

  我们不承认在计划经济时代有“商人”这一概念。穿越历史的断层,中国商人经历了蓬勃发展的改革三十年。

  大风起于青萍之末。粗粗翻阅吴晓波先生的作品《激荡三十年》,我们不难发现,中国商人们经历了怎样的一次历史蜕变:形形色色的大小商人穿梭于时代的舞台上,时而扮演着潮流的英雄,时而又沦为大势的罪人;他们如草根蜉蝣般默默耕耘于江湖之远,又像救世英雄般崛起于庙堂之高;等候他们的,是芸芸众生对他们滔滔不绝的颂扬、鄙夷、质问、攻讦、膜拜,与模仿。

  我们赞赏于他们层出不穷的商业智慧,又惋惜于他们马失前蹄的经营不善;我们为他们曲折辛酸的身世而慨叹,又为他们能够矗立于荣耀之巅而喝彩;他们大手笔的运筹帷幄、攻城略地让我们陶醉,他们短视的唯利是图、贪得无厌又让我们怒其不争。

  不论是作为个人还是群体,“无奸不商、为富不仁”,固然是对他们的误读,“经世济民、偶像神话”,又何尝不是对他们的捧杀?及至当下,造假与诚信齐飞,偷税与裸捐共存,商人们做出的种种怪异行为让人越来越难以理解,我们反而对这个群体失去了一个清晰的认识——

  商人与商人如何区分?

  反思于此,我们蓦然发现,围绕财富这个核心,商人们除了资产数字的差异,还拥有不同的获取方式与价值观,坚持不同的生意哲学与商业内涵,担当不同的道义、责任与历史使命。

  不可否认,在不算太长的进化过程中,他们已经分化出不同的层级——中国商人阶层。对应不同的阶层,我们便很容易去理解,为何面对最直接的生存压力,有人会选择铤而走险、坑蒙拐骗;面对财富的诱惑,有人会趁势而起、当机立断;面对残酷的竞争,有人会奇思妙想、游刃有余;面对社会的呼唤,又有人会义不容辞、奋勇争先……

  带着种种难以释怀的困惑,我们开始了关于中国商人阶层的寻访与调查,并以我们的力量奉献出这一份《中国商人阶层报告》。

  在模式制胜的市场中,企业家之间的合作日趋频繁。实业、资本与模式的融合,或许代表着中国模式商人的未来方向。

  中国商人阶层的特征前所未有地多元化,这也让它的衡量指标极度分散。如何找到一个最直观、最恒定的指标,来评价他们的各种硬实力与软实力?我们决定引入“商业文明度”这一复合指标。

  多元化的中国商人阶层

  与核心指标

  中国商人阶层的多样性

  中国的社会结构与阶层性质本已纷繁复杂,而在其中,商人阶层又几乎分布于所有社会阶层之中。因此,划分中国商人阶层,在标准和体系上就显得分外复杂:

  第一,中国商人阶层不同于经济形态构成。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经济多元化时代,市场竞争初步建立,却不完善。国有、民营、股份、个体……各种经济形态不对称地并存,各成体系。而在大多数形态下,都存在商人阶层的不同分化;

  第二,此阶层又不同于身份的区分。历史的延革,将不同年龄、不同行业、不同出身、不同文化的中国商人推上了同一起跑线。身份只是特征,却不是阶层区分的重要标准;

  第三,它也不同于纯粹的财富阶层。绝对的财富值从某一方面衡量着商业规模,然而在这个充满变革的过渡年代,获取财富的手段日益多元化。一次创业板的IPO,可以造就几十位亿万富翁,而煤老板动辄飞机悍马,也是不争的事实。商人绝不等同于富翁,商人的阶层属性,也绝不能以财富值作为唯一评判;

  第四,还不同于单一的行业分类,不同于商人的发展阶段。不管行业还是个人,完全会因起点与发展经历的不同,而分属于不同的阶层;

  第五,更不是简单的圈子划分。不论是共同的爱好、共同的行业、共同的经历,还是共同的生活习惯,都可以形成圈子,但圈子显然不是阶层。

  由此可见,三十年来,在公平与效率的夹缝中,在各种潮流的碰撞中,中国商人阶层的特征前所未有地多元化。

  提出“商业文明度”这一复合指标的依据

  我们认为,对于中国商人阶层的划分,应把目光着眼于“当下”这个时间点上,着眼于在商业领域有共同诉求、共同代言、共同话题、共同社会地位和形象、共同责任与使命的人群。至于其划分标准,如前所述,这些单一指标无不存在着这样那样的缺陷。

  经济形态、身份区分、财富阶层、行业分类、发展阶段、圈子划分,这些标准是如此地不同:有静态、有动态、有物质、有人文、有主动、有被动……但都无法精确地对商人的阶层进行区分。能不能找到一个统一的概念来涵盖这些指标呢?

  为此,我们决定引入“商业文明度”这一复合指标。如何来衡量一个国家或者社会的先进程度?是文明。“文明”这一宏观概念,可以复合上各种微观指标,诸如GDP、竞争力、教育程度、制度完善性,等等各种硬实力与软实力。

  我们的“商业文明度”这一核心指标,综合了财富规模、商业理念、商业能力、商业模式、公众形象、资源占有度等诸多因素。它是一个在商业动机基础上,进行综合能力考评的体系,能准确体现出商人的商业成就、商业水平、商业道德及社会责任。

  解读“商业文明度”的10个分散指标

  “商业文明度”这一复合指标应该如何细化?我们认为,其主要应由以下10个要素构成。

  定义了10项细分指标,如何量化“商业文明度”这一概念?我们更进一步,引入了分值体系。按照规划,整体总分值为100分,在设计每一个单项指标的权重时,我们认为,很难一言蔽之孰优孰劣、孰轻孰重。考虑到同等的重要性,我们给予了这10个指标相同的权重——每个单项均为10分。

  要澄清的一点是,我们无意通过分值大小去评价某一商人阶层的高下尊卑。但唯有通过具体量化标准,才能清晰地辨识出每一个商人属于哪一个阶层,以及,整个商业社会的进化方向。

  1 财富值

  拥有财富的货币衡量,始终是“文明”的硬指标。尤其是个人财富的多寡,直接体现出一个商人在过去取得的成绩,以及,在未来获取财富值的可能。

  2 责任感和使命感

  这是商业的外部效应。我们无法在道德上去苛求商人应该如何,但在利己的前提下,如何不损害他人利益、形成利他的客观影响,是一个商人对社会最大的贡献。

  3 社会地位

  社会地位预示着人脉资源的占有度。这是一个软性指标,社会地位可以衡量商人调集和处理人力资源的能力。

  4 公众形象

  企业的产品和服务在客户或潜在客户群体中的接受度如何?其社会影响是正效应还是负效应,具体能有多大?商人的社会评价与之息息相关。

  5 商业能力

  商业能力是考量竞争力的核心指标。领导能力、管理能力、经营能力、创新能力、执行能力等,均涵盖于这一指标之下。

  6 品牌影响力

  品牌影响力代表着企业形象,以及企业在过去的竞争中取得了怎样的成绩。这是不同于商人个人公众形象的另一种公众形象。

  7 资源占有度

  这里的资源,是指商业资源。包括自然资源、社会资源等一系列能够带来商业利益的资源。资源占有度是商业财富值的另一个衡量指标。

  8 商业模式

  通俗地讲,商业模式即赚钱途径,是商人获取财富的方式与方法的直观表现。

  9 行业属性

  行业属性体现出商人处于商业进程的何种阶段,在商业链条中上游、中游、下游的哪个环节,以及,在商业社会中发挥影响的可能性。

  10 资本运作

  俗话说钱能生钱。取得财富之后,如何运作这些财富,如何进行合理的投资,同样是商人必不可少的能力。

  中国商人阶层档案

  自雇商人:生意式生存

  商业文明度分值:20分以下

  关键词:草根、谋生、低起点、低门槛、亲力亲为

  代表群体:小商小贩、小生意人、小店老板、微小型企业主、个体网商等

  阶层特性:

  自雇商人遍布于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各行各业。在受成本、能力与资源限制,尤其是餐饮、零售、贸易、服务业等对资源门槛要求较低的行业更为集中。而在产业类型上,也表现出劳动密集化趋势。

  自雇商人的最突出特征,就是亲自参与日常经营,有需求时,尽量采取家庭成员之间的协作,不雇佣或只雇佣很少员工。他们在经营活动中没有明确分工,各种纷繁芜杂的事务一体化,全都需要亲力亲为。

  自雇商人尚处于解决生存问题的阶段,财富非常有限,甚至负债经营。他们的利润依赖于性价比,面临较大的成本压力。该阶层的社会地位普遍不高,公众对其认知多半停留在“小商小贩”的层面。这是一个典型的以生存为第一需求的阶层,其商业行为,更像是“生意”,而非“商业”。 

  样本描述:个体网商

  除了身边随处可见的小商小贩与个体经营者之外,网商这一具有浓郁时代特色的群体,正成为自雇商人的新代表。

  青岩村是义乌远近闻名的“网店村”,然而《商界》记者却了解到,青岩村聚集的网店老板大多不是义乌当地人。因为毗邻国际商贸城和义乌最大的货运基地——江东货运市场,从2005年起,来自全国各地的网店老板聚集在青岩村。原本仅有1486名村民的村庄,现在容纳了8000多人,开出了1800余家淘宝网店。

  他们的发展历程看起来颇为相似:带着有限的资金,在附近村子租下一两间民房,配上电脑,便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

  这里并不是人们想象中悠闲自由的财富世界。每天凌晨,他们就到附近的小商品市场寻找货源。一般从早上9点,便开始“宅”在出租屋里,连续七八个小时守在电脑前,处理网购者随时发来的咨询和订单。傍晚时分,他们忙于打包发货,直到晚上9点后,货物上了快递公司的车,一天的繁忙才算告一段落。

  大多数来青岩村创业的网店老板,都是因为缺少资金和资源才选择了C2C这个低门槛的创业平台。除了金冠、皇冠卖家,大部分网店老板由于信用的不足,只能依靠价格与服务吸引顾客。然而资金实力和人脉信息的局限,又让这些底层的网店老板无论在货源还是价格上,都难以与大卖家们竞争。

  “场地、物流、资金,各种资源一直限制着网商的发展。”一位卖家告诉记者,网店和传统平台一样,生意做得越大,就越需要更多的资金和资源。

  据淘宝网数据,截至2010年12月31日,全国有近182.3万人在淘宝网上开店。然而,在这些以淘宝为生的店主中,39.3%的人月收入在1000~2000元之间,22.0%的人月收入在2000~3000元之间,而5000元以上的只有7.4%。

  这一收入水平,显然是“自雇”式的就业。

  暴富商人:悖论下的原罪

  商业文明度分值:20~40分

  关键词:暴发户、灰色暴利、投机、迷茫与矛盾、原罪、争议

  代表群体:资源开发与贸易商、工程承包商、游资、政府服务商等

  阶层特性:

  没有哪一个群体比暴富商人更能体会到资源与机遇的重要性。

  他们是被财富青睐的幸运者,以令人惊叹的速度短时间内积累起巨额的财富。当然,并不是每一个人的财富积累方式都经得起推敲:有的借助天然矿产等资源,有的获利于产业泡沫带来的畸型增值,有的发家于人脉关系形成的定向需求,有的依靠资本市场的炒作,有的凭借渠道垄断、信息占有……甚至,权钱交易。

  生存在这样的利润链之上,暴富商人成为一个充满了争议与矛盾的群体。对财富的过度追逐,使他们无视规则制度,不断挑战人们的道德底线,并置环境破坏等严重后果于不顾。

  他们的暴利离不开资源占有与对“关系”的依赖,不具备可持续发展的空间;他们的致富充满了偶然与投机,因此缺少真正的商业模式和商业运作能力;他们有的并非不想转型,却深深为转型所困;单一的利润模式,让他们对未来的商业规划茫然无措;商业愿景的迷茫,逐渐蔓延成对人生的迷失……

  他们的矛盾还体现在,财富也许可以为他们带来一定的社会地位,却买不来正面积极、阳光向上的公众形象。他们是“仇富”情结最主要的制造者和对象,他们的财富由原罪产生,他们的原罪却很难用财富救赎。

  样本描述:煤老板

  某种程度上,“煤老板”三个字,已经成为中国式暴富的代名词。他们是资源大幅涨价的直接获益者,依靠简单的开发,短期内聚敛起巨额财富。在小煤矿遍地开花的贵州,《商界》记者见证了煤老板们的真实生活——

  “贵州的煤老板除了当地人之外,还有很大一部分来自湖北和广西。”一位矿主告诉记者,十年前,他们大多仅靠10万元左右的资金起家,这笔钱,在当年已经足够买下一坐小煤矿。因为当时制度缺位和管理松散,这些老板们甚至不用办任何手续,就开始挖矿挣钱。挖到第一桶金后,他们继续购买新的煤矿,财富就这样像滚雪球般越滚越大。

  如今,当年10万元买下的小煤矿,价格早已上涨至千万元以上,而每个煤老板手中,大都掌握着少则几个,多则十几个的小煤矿。以此估算,当地煤老板的身家,至少以亿元计。

  在贵州的一些小煤矿聚集地,最热闹的不是煤矿,而是各种酒店和娱乐场所。煤老板们,每天最忙碌的事不是生产与销售,而是应酬打点各种关系。一位开着价值百余万的雷克萨斯SUV的煤老板坦言:“做煤矿,与其说是做生意,不如说是做资金与关系。”

  血淋淋的矿难、权力寻租的灰色交易,当种种乱象与巨额财富联系在一起,为煤老板打上了“为富不仁”的烙印。那位煤老板告诉记者,春节以来,他已经拿出上百万元,给当地修路办学。然而走在路上,他却完全感受不到村民友善的目光。“有人说我们只会吃喝赌博,报纸上写我们的也都是悍马豪宅这样奢靡的生活。再花钱依然买不到好名声。”

  在山西煤老板命运的预警下,他们也在寻求转型,看起来却无比艰难。偏低的文化程度,简单的商业思维,使他们在这一行业之外很难找到稳定而持续的投资方向。炒房、炒蒜、炒钻石、炒名酒……他们的转型更像是疯狂而盲目的炒作。于是,当煤老板当起了投资家,迎接他们的,依然是舆论一边倒的批评声。

  产业商人:惯性生长

  商业文明度分值:40~70分

  关键词:稳定、低调、合理利润、企业化、管理者

  代表群体:中小型企业主、大中型渠道商、成长期风投人士等

  阶层属性:

  产业商人代表着主流认同的中国商人形象。

  他们的企业与商业行为都具有一定的规模,不再是单打独斗或作坊式生产经营,产业合法健康,技术、渠道、市场都相对成熟及固定。他们有着稳定持续的收入来源,利润率能够保持在业内平均水平。产业商人的盈利模式开始从自发转向自觉,有的开始拥有了品牌,但品牌影响力多局限于行业或地域。

  在商业组织层面上,产业商人开始真正呈现企业化的特色。组织有相对完善的企业制度和职能部门,他们在企业中从事的主要是管理工作,而一般不再亲自处理具体经营事务。

  从个人层面上来看,产业商人具有一定的文化素质,或是实践中形成的商业能力,能主动遵守游戏规则。他们身上也表现出一种本能的商业责任感,对外主要体现在贡献税收、解决就业,对内则力图实现企业和员工的共同利益。这样的企业一般有合法稳固的劳动保障体系,员工队伍相对稳定。

  正是因为具有以上特征,产业商人的社会形象一般比较中立,公众对其认知是无功无过。从社会地位上看,他们均居于现阶段中国商人的中间水平。

  稳定是产业商人的一大特色。他们的商业行为,都按照自己的盈利模式与商业理念按部就班地执行。这种特性一方面决定了,产业商人所面临的商业风险相对较低;而另一方向也限制了这一阶层的发展速度。产业商人的企业竞争力主要来自产品性价比,这使得成本成为产业商人所面临的最大压力来源。

  样本描述:“中国制造”

  出口一个芭比娃娃,中国的制造商只能拿到1美金。美国人拿到美国的沃尔玛去卖,价格就变成10美金。这是对中国制造特点的形象总结。以出口为主要业务的制造业,产生了大量中国产业商人。直到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前,他们凭借着规模优势,以价格利器在十几年间建立起世界工厂的地位。

  在中国制造型企业最为集中的珠三角,《商界》记者发现,在挺过了金融危机的冲击后,大批以代工为主要利润来源的生产制造型企业,似乎正呈现出复苏的迹象。

  这些企业,广泛分布于服装、鞋类、家电等行业。一家制鞋企业的老板告诉记者,现在的中国制造,与金融危机前相比,模式上并无太大区别。他和身边同行的工厂老板们一样,在业内打拼了十几年,已经积累起一批稳定的客户,从他们那里,每季都可以拿到固定的订单。工厂所要做的,只需要按要求采购原料、加工产品、保证工期和质量。这种简单的订单加工的模式,形成了平稳的现金流。

  对于“中国制造”竞争力,他们认识得很清楚,就是低成本——廉价的土地、人民币、能源和劳动力。因此,控制成本成为他们经营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包括每一批原料的裁剪方式,以及每一家物流公司的价格与服务,他们都会仔细比对。

  不过,金融危机的冲击,让他们每个人都不得不慎重考虑制约中国制造发展的根本问题,“技术含量普遍较低、产品同质化程度高、创新能力薄弱,这是对中国制造现状的真实描述”。于是,当面对人民币升值、出口退税下调、劳动力变贵、原材料涨价、全球性金融危机带来经济衰退等多项因素叠加带来的升级考验,“中国制造”正在寻找着突破之道。

  创新产品和技术,打造品牌,提升附加值,无论通过哪种途径,这些在以前都是他们的弱项。而能否找准升级切入口,成为决定这些商人命运的转折点。

  模式商人:模式生产者

  商业文明度分值:70~90分

  代表群体:中小型企业主、大中型渠道商、成长期风投人士等

  关键词:创新、冒险、竞争力、品牌、影响力、责任体系、可持续发展

  阶层属性:

  模式商人是居于商人群体前列的领军人物,企业和本人都具有显著的经营成就和知名度、影响力。

  他们的商业模式有着这样的显著特征:清晰、明确、高效、系列化、独创性。具体表现为,企业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能够研发出独创的产品、技术或服务,开拓创新性的渠道;能够让企业在健康而生命力旺盛的产业内合法经营;与对手间的竞争,已经不仅局限于产品和价格,更多地上升到品牌服务和文化;形成了忠实的消费群体或客户集群。

  从个人来看,模式商人具有独到的商业眼光,善于捕捉商机,发现蓝海。他们致力于创造全新的市场,而不局限于在已成型的红海中纠结厮杀。

  他们本人具有良好的商业道德规范与法制意识,能够让企业在一个健康的行业内创造出长期持续的、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的利润;他们具备相当的专业技术及管理水平,精通业内规则,并具备相当的组织能力与执行力,能够为企业建立运转高效的现代企业制度,懂得培养与利用人才;他们拥有广阔的人脉资源和高度的资源整合能力,能够对土地、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要素进行有效组织和管理,实现资源利用率的最大化;他们敢于承担风险,同时又具有良好的风险控制意识与应对危机的能力;他们擅长良性的资本运作,有着清晰的长远规划与商业愿景。

  优质的产品与商业模式的成功,也为他们个人带来了公众的认知与认可,其行业具备的知识、文化与技术含量,使公众对其欣赏度普遍较高。于是,还有一个标志性能力也许可以成为企业家的试金石:真正的模式商人,即使离开了他们原有的企业,以其占有的人脉、资源、技术与商业能力,完全可以东山再起、从头再来。

  样本描述:成熟期互联网企业高管、风投人士

  模式商人有两条明显的发展轨迹——实业与资本,而二者的融合更是一个不可抗拒的趋势。各种调查数据显示,在中国公众当中,对于模式商人群体的认可度最高的,也正集中在互联网业和金融投资业。

  在《商界》记者调查所涉及的互联网企业家当中,对商业模式的创新,是他们最重要的任务。在“决定企业发展最关键的要素”这一问题上,他们中的绝大部分都选择了“模式创新”这一选项。

  为此,他们必须时刻与行业技术发展以及模式更新保持一致性。一位内业人士告诉记者,有几项工作是他们每天必须投入的要点:第一,全力关注着每一项技术的进步,思考是否能引入自己的企业;第二,像争取利润一样争取人才,以实现技术上的领先性;第三,从不敢放过国外任何一种新模式,并思考是否能够将其引入中国。

  与这些新兴模式、技术与行业紧密联系的,是以风投人士为代表的一批职业投资家。正如一些知名风投向记者表示,他们的投资行为,是通过投资促进高新技术成果尽快商品化、产业化,以取得高资本收益。

  因此,他们与实业家同样,也必须对新技术、新模式与新项目保持高度关注。其中一位投资人士告诉记者:“人脉的开拓,可以说是风投最重要的工作。由于风险投资是在项目创立之初便开始进入,中国的风险投资人寻找项目大部分来自圈内的引荐,而对项目的审核,更要依赖于丰富的人脉带来的各种专业性意见。”

  在模式制胜的市场中,企业家之间的合作日趋频繁。实业、资本与模式的融合,或许代表着中国模式商人的未来方向。

  标杆商人:完美的压力

  商业文明度分值:90分以上

  关键词:完美、高压力、影响力、独创性、被模仿、偶象性、个性化、辩识度、国际化、领袖

  代表群体:世界商业领袖、全球明星企业家

  阶层属性:

  标杆商人必须有高度的商业成就。然而这只是基本条件,除此之外,商人若想成为标杆,还必须有商业成就之外更广泛的影响力,能够鼓舞和激励一批人。

  他们需要满足优秀企业家的一切条件与素质,同时,他们与模式商人的一个重要区别是:标杆商人的影响力已经超越了行业和商业本身,进而能够对社会生活的某一方面产生影响和改变。比如比尔·盖茨创造的不仅是商业传奇,更通过其商业行为引发了全人类的一场技术革命;巴菲特的投资获取的不仅是利润,更提供了一系列经过实践检验的资本法则;稻盛和夫的身上,相比同样伟大的商业成就,其商道法则更加广为推崇和引用;乔布斯不仅卖火了“苹果”,其创新理念更成为全世界范围内学习和模仿的对象……

  标杆商人对社会的贡献来自于其责任体系。这一责任体系由四部分组成:一,实现规模和利润同时高速稳定的可持续发展,并在企业发展同时为员工创造良性职业与成长环境,实现企业和员工共同利益的最大化;二,维护业内良性竞争秩序,并利用企业自身的创新带动行业发展;三,具有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对社会公益及慈善事业做出应有贡献;四,企业的发展不以对自然环境的损害为代价,并能在现有技术及能力水平内对自然进行保护。

  他们是被置于放大镜下检视的群体,因此被要求趋向完美:企业产品必须物美价廉,服务必须无微不至,管理必须既人性又高效,利润必须既稳定又丰厚;必须让顾客满意,让员工舒服,让股东有钱赚,让旁观者不能说三道四;作为被追赶的对象,必须带领企业不断前进,不进则退;作为被模仿的典型,必须将创新变成经营的常态;他们的品德必须高尚,爱好要有品味,言行要有修养,甚至私生活都要经得起世人推敲与玩味。

  他们不是神,却被推上神坛,以神的标准来要求。他们的人生不许失败,完美是理所当然。

  样本描述:样本空缺

  中国的标杆商人,已经不再是一个群体性的概念。只有同时具备了高度商业成就与社会影响力的行业领袖,才能成为商人的标杆。作为标杆商人,甚至必须在全球视野内成为一个时代的符号。站在客观的角度,我们不愿意去对某一群中国商人进行神化。而短短三十年发展历程,也确实让商人们缺乏树立起这样一个标杆的底气。目前,标杆商人在我们看来,还仅仅只是一个理想。

  万千淘宝网商有没有可能超越马云、史玉柱的成就?无数处于微笑曲线底部的中国制造,又会否在某天达到张瑞敏、柳传志那样的高度?中国商人的各个阶层,显然不是凝固不变的。

  中国商人的阶层流动

  中国商人能否在不同的阶层之间流动?答案不言自明。相对于目前中国社会阶层流动日益明显的固化趋势,中国商人阶层之间的流动,相对现实而轻松。这种商人阶层间的流动,表现为运用自身才能和有利的机会,去获取他们期望的商人阶层位置。

  简单地说,通过自身努力,命运是可以改变的。

  商人阶层流动的阻力

  不可否认,在中国商人阶层的流动渠道中,的确存在着一些客观的阻力和门槛。

  由于体制原因,一些高收入行业,比如银行、通信、石油化工等行业,存在人为设置门槛的问题;民营企业的天花板,也在某些程度上阻挡着商人阶层的流动速度;某些垄断领域的玻璃门,让他们望而却步;政策优惠雷声大雨点小;随着人口红利的消失,低工资、拼资源的生产方式已经走到尽头,后发优势最后变为后发劣势;转型升级迫在眉睫,但由于缺乏品牌、技术的积累,蜕变过程中频频遭遇阵痛……

  而少部分人对于资源的“先天性”占有,也是客观存在的现实。社会阶层流动中的“赢家通吃”现象,不可避免在一定程度上呈现在商人阶层的流动当中。

  然而,随着中国改革的深入,通过商业活动加速财富积累的限制日趋减少,手段日益增加,给予了中国商人更多的阶层流动机会和空间。而对比商业文明度中所包含的10项指标,我们也可以发现,其中有绝大部分是可以通过主观努力来得到提升和实现的。

  中国商人阶层流动原理

  基于商业文明度概念所辖的10项指标,我们可以得出中国商人阶层流动的基本原理:通过对每项指标的提升,使商业文明度达到目标阶层的标准,从而进入相应的中国商人阶层。

  这一原理当中,每个商人都可以找到现实可行的提升渠道。例如,富二代天生在资源占有度上享有一定的优势,可能直接从一个较高的阶层起步;而一个白手起家的草根创业者,虽然在资源占有度等客观要素方面有所欠缺,但完全可以通过不断提升自身的商业能力水平、建立优良的商业模式、创建品牌等途径,增加财富值及个人影响力,从而进入更高的商业层面。

  中国商人阶层的流动,是一种双向的流动。这就决定了中国商人阶层的流动的各种指标,也呈现出一个分级的体系。其中动机和成就作为硬性的门槛,在具体指标上表现为:个体若想进入相应的阶层,必须在商业动机与商业成就的双重标准上达到其最低的门槛。

  谋生阶段的街头小贩,无论再具备商业潜力与理念,也不能被称为企业家。反之,以牺牲资源与环境为代价获取巨额财富的项目操作者、以权力寻租达到“资本增值”的财富掮客、或是以损害员工利益实现个人利益的企业主,由于其财富来源与商业道德上的局限,同样无法在商人阶层的流动上更进一步。

  商业文明度是一个多元化、体系化的概念。这种立体化的考评,让商人之间的竞争实现了宏观层面上的公正性,也使得商人阶层的流动方式更加多元化。

  阶层提升途径

  按照中国商人阶层的流动原理,针对10项指标,我们可以得出每项指标的提升之道:

  1.财富值:以合乎法制、道德的手段,在阳光下的利润区内,积极扩大企业与资产规模,实现财富增值。

  2.社会地位:通过打造品牌,提升企业及个人的影响力,扩张人脉,担任相关社会职务等途径,实现社会地位的提升。

  3.公众形象:遵守法律法规及商业道德,诚信经营,提升产品质量及品牌美誉度,对内实现及维护员工和企业的共同利益,对外积极参与社会公益和慈善事业,尽量避免各类公关危机,面对争议性事件,能够积极高效地应对。

  4.商业能力:加强自身学习,提高学历层次、专业技术水平及经营管理能力。

  5.资源占有度:除资本、生产资料等“先天性”占有的硬性资源之外,技术、人才、渠道等资源,完全可以通过主观争取提升占有率。

  6.品牌影响力:在保证产品与服务质量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各种现代化的传播渠道与传播方式,扩大品牌知名度与影响力。尤其对于资金与实力相对较弱的经营者,草根化媒体的出现与病毒式传播,提供了有效的品牌传播渠道。

  7.行业属性:选择阳光下的合法行业,在此基础上注重行业的发展潜力,并选择与自身的文化程度、商业经验、技术优势最具契合性的行业。

  8.商业模式:寻求各种创新及微创新的可能,从产品、受众、渠道、市场、服务、管理等各个方面发掘创新来源,或寻求不同的组合,实现企业在商业模式上的独创性,将企业的发展目标定位为实现最优商业模式,而非打跨对手。以模式竞争取代价格竞争。

  9.资本运作:提高资金周转率,在保证企业资金链安全的基础上,发挥资本的增值作用,并善用各种投资、基金为企业发展提速。上市不是目的,而应成为促进企业发展的良性手段。

  10.责任感和使命感:使企业在符合法制与道德的轨道上良性发展,为员工创造良性职业与成长环境,维护业内良性竞争秩序,对社会公益及慈善事业做出应有贡献,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同商业文明度是一个综合性体系化的指标一样,其所辖的这10项标准,本身是一个互相促进的体系。例如,商业能力的提升、商业模式的创新可以带来财富值的增加;而企业规模的扩大,也在会使企业拥有更多的资源、影响力及发展机遇。每个阶层、每个个体,结合自身的不同特点,都能找到最可行、最高效的商人阶层流动通道。

  具体阶层提升突破口

  中国商人阶层中的每一个阶层,都具备不同的特点、压力、局限及发展潜力。因此,针对每个商人个体所处的具体阶层位置,每个商人阶层都有其特有的突破口。

  一、自雇商人:

  自雇商人身上,体现出明显的资源、能力与规模互限的局限。由于资金和能力的限制,他们只能在一个狭小的市场空间里从事其商业活动,这种规模上的限制,又反过来阻碍了其商业能力的发展。资金、资源、规模、能力相互作用相互限制,成为阻碍自雇商人发展的困局。

  因此,打破规模与能力之间的矛盾与困囿,成为自雇商人能够提升自己的关键。他们的突破口,在于迅速解决生存问题,增加资金积累,扩大经营规模,实现稳定的利润来源。

  二、暴富商人:

  对于暴富商人,资本不是问题,问题在于财富的来源。他们的财富不是来自于个人的商业能力,而是来自对资源的占有与对关系的过度依赖,并因对公平的损害,广受社会的仇视与诟病。

  暴富商人要想向上流动,关键在于实现财富从机会性增长到持续性增长的转型。而要实现这种转型,必须摆脱机会主义的心态和暴利的商业预期,真正提升个人商业能力,寻找到合适自己的阳光下的利润,并通过这种正当的商业行为重建自己的公众形象。

  三、产业商人:

  产业商人的商业行为,都在按照自己的盈利模式与商业理念按部就班地执行。对于产业商人而言,市场和行业的发展空间都呈稳定而非爆炸式发展的格局,而按部就班的发展方式也使得创新力的缺乏成为这一阶层最大的发展局限。企业竞争力来自产品的性价比,而非研发与品牌。

  因此,产业商人提升的突破口,在于真正建立优质高效的商业模式,打造品牌,从产品竞争转向模式与品牌的竞争,提升企业及个人的认知度与影响力。

  四、模式商人:

  从模式商人到标杆商人,起决定作用的是商业及社会层面的综合影响力。

  在商业领域,模式商人要想获得更进一步的提升,突破口在于打造能够对社会生活产生影响的独创性产品,从而推动行业发展,引领产业技术革命,使自己及企业成为行业的领军人物。而在社会层面,则需要他们对社会、环境承担更多的责任,成为商业道德与商业价值取向的范本。

  让流动规则起来

  在《商界》编辑部内部,我们常常会生出这样的感慨:有好些作为“商界明星”登上杂志封面的企业家们,忽然之间光芒散尽、锒铛入狱。甚至有人打趣说,我们应该去统计一下,历年来登上《商界》封面的数百位“商界明星”,究竟“栽”了多少。

  调侃还不止于此。众所周知,每年定期公布的各大“富豪榜”,又被戏谑地称为“杀猪榜”、“钱出事表”。意指许多富豪上榜之后不久便会“出事”、获刑。这实际上反映出的是,我们的商人虽然看似达到了某个高度,但其所获取的财富,又或多或少经不起推敲与拷问。

  反之,又有一些本该是我们“创业进行时”的关注目标,会莫名其妙地站上神坛之巅。这种不切实际的夸大与造神运动,又反映出我们的商人们急功近利、投机取巧的浮躁心态。

  光环缭绕、令人目眩的商业领袖、企业明星,稍一分神便跌入底层,不得不从草根重新来过,甚至于,彻底沦为阶下之囚;本来默默无闻的草根或者中间阶层,又会因为一次暴富神话,一夜之间被拔苗助长,成为万人景仰的所谓标杆……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国商人阶层的流动无疑是激烈而急剧的。

  如何让阶层流动变得平稳和规则起来?所幸的是,我们的游戏规则正在完善,我们仍然有这样一些商人,他们始终坚守着自己的内心,坚持脚踏实地、循序渐进,一步一个脚印走在财富的螺旋阶梯之上。

  在制度与道德的规范下,让迷茫者坚定起来、让贫困者富裕起来、让富有者高尚起来。而这,正是我们的商业文明所需要的进化逻辑。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