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5月压力陡增 收紧流动性需三率齐发

2011年05月03日 23:55 来源:经济导报

  经济导报记者 贾瑞涛 济南报道

  高涨的物价形势让人们不得丝毫松懈,而同时,信贷规模却仍然延续不断扩大之势。尽管4月份金融数据尚未公布,但即将到期的央票数量之大,再次提升了政策紧缩的预期。

  有专家估计,5月份到期央票将达到5000多亿元,加上4月份未对冲的央票以及大量的外汇占款,仅这些流动性,至少也在1.4万亿元以上。

  巨额的流动性需要收紧吗?

  通胀源头

  “通胀已经起来了,我们的流动性太多,国际大宗商品的价格也不容忽视,还有就是包括劳动力等的成本推动,要治理起来很难。”山东经济学院财税金融研究所所长、导报特约评论员陈华教授3日表示,输入型通胀虽然不可忽视,但造成我国通胀严峻形势的最主要因素,是国内的货币“龙头”没有拧紧,前两年的货币政策过于宽松。

  陈华认为,目前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和利率是必要的,但更好的办法是动用组合拳,即“三率齐发”,汇率工具也要用上。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导报特约评论员易宪容3日告诉经济导报记者,流动性收紧已经成为必然趋势,包括存款准备金率、利率等都应尽快上调。

  “一方面,生产者种的菜很便宜;另一方面,消费者买菜却很贵。供需两方都没有得到好处,中间流通环节挣钱了。其实这是一种悖论。这种情况到底是谁造成的?原因很怪。”陈华说。

  易宪容表示,在经过两年多的流动性“狂轰烂炸”后,全球通胀的压力已经初露端倪。日本大地震后,货币政策收紧成为全球共识。他也认为,我国这轮的物价上涨,流动性泛滥是最根本的原因。

  “泛滥的流动性先是导致国内资产价格全面上涨,特别是住房价格快速涨升后,最后传导到食品等消费品上。消费品价格上涨的趋势又返回到上游,导致生产资料价格上涨。”易宪容分析道。

  使用价格工具过于谨慎

  易宪容认为,今年以来,为了让货币政策真正转向,央行使用了各种货币政策工具,包括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加息,以及频繁的公开市场操作。但货币政策并没有转向到金融市场的价格机制核心上,货币政策价格型工具的使用过于谨慎迟缓,从而错过了改变通胀预期的一个又一个机会。

  “银行存贷款的低利率导致了当前一系列严重的问题,包括资产价格泡沫、要素价格扭曲、产业结构转型困难、经济发展不协调等。特别是居民存款的负利率,不仅是一种金融管制下的严重的财富掠夺,也是当前经济向内需型转变的重大障碍。”易宪容认为,全面改变当前的负利率现状,是当前金融政策最为重要的方面。

  “我们传统的观念夸大了人民币汇率调高带来的不利因素,而忽视了它更有利的方面。”陈华认为,实际上,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和经济的增长、外汇储备的增加,人民币汇率往上走是一种必然的规律,与美国的打压关系并不大。

  至于有人担心汇率提高会打压出口,有些中小企业会倒闭,陈华对此表示,我国拥有3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再考虑到我们受到资源、环境和人力资本的约束,目前应该少出口。“比如说茅台酒在纽约折合人民币才800多元,这就是打肿脸充胖子了。还有中石油、中石化的原油、成品油,不出口是好的,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太低。”陈华举例说。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