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魏革军:为什么要关注社会融资规模

2011年05月04日 15:29 来源:中国金融杂志

  魏革军

  社会融资规模成为人民银行的监测指标和中间目标,是今年货币政策的突出变化。这样的制度安排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并引发了不同的议论。

  一种观点认为,中央银行对社会融资,特别是对股权融资和债券融资以及银行体系以外的融资活动难以控制,把其作为中间目标只有理论上的象征意义;还有观点将这一变化直接比对于传统的规模管理;更多的则认为,中央银行从全社会角度关注融资规模,可以全面反映金融与经济的关系,从而更好地实施货币政策。

  社会融资规模是一定时期内实体经济以金融为媒介获得的全部资金总额。按照人民银行当前的统计,社会融资规模包括各项贷款、银行承兑汇票、企业债券、非金融企业股票、保险公司赔偿、保险公司投资性房地产及其他各项之和。一直以来,我国中央银行重点监测的中间指标是M2和贷款增量,引入社会融资规模作为监测目标无疑是重要的变化。何以如此?需要进行客观分析。

  关注融资规模的直接动因在于融资结构的变化。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社会融资渠道和工具逐渐多元化,如果只把贷款作为货币政策主要中间目标,就很难准确监测和把握市场中的流动性,并实施适时适度调节。

  关注社会融资规模,是加强宏观审慎管理的要求。国际金融危机之后,货币监管当局认识到,参与货币创造者不仅仅是传统的金融主体,包括影子银行在内的许多非银行和准金融活动也参与了信用创造过程,继续将这部分信用活动游离于监管之外,会加大潜在风险。同时,各种结构性金融工具,同样会影响居民和企业的资产负债活动,影响消费和投资行为,进而影响到产出的稳定性。因而,许多金融当局从整体着眼,着手构建逆周期的宏观审慎管理制度。由此看来,关注社会融资规模符合新的管理理念,通过对社会融资规模的监控,可以对金融进行跨市场、跨行业的预警和跟踪,防范系统性风险。

  关注社会融资规模的核心在于关注融资结构。引导融资结构改善,推进市场协调发展,优化资源配置,是中央银行和监管部门政策制定的出发点。长期以来,银行信贷一直是我国社会融资的主渠道,也是金融监测和调控的主要指标。但随着金融业的改革与发展,银行表外业务对银行贷款的替代作用不断增强,越来越多的融资通过股票、债券等直接融资方式进行。为了顺应融资结构的变化,宏观监控范畴也应相应扩大,将社会融资规模纳入监测调控体系,有利于引导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协调发展。

  关注社会融资规模是中央银行完善货币量统计的体现。金融产品的不断创新,使纳入流动性范畴的资产种类日益丰富,也使货币概念的外延不断扩大,货币结构不断变化。这些变化降低了传统货币统计的有效性。社会融资规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这一缺陷。我国社会融资规模与GDP、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工业增加值、CPI等有较紧密的关系,可以根据这些指标推算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所需要的货币量,进而完善货币量的统计。

  关注社会融资规模,意味着中央银行将更加注重价格调节。分业监管体制、层出不穷的金融创新以及融资结构的逐步改变加大了控制社会融资规模的协调成本,使数量控制手段难度加大,在这样的制度背景和现实情况下,中央银行必须采取价格手段,逐步增强以利率为核心的价格型工具的作用,通过影响资金使用成本,引导货币需求,从而有效管理全社会的流动性规模。

  引入社会融资规模是我国货币政策实施中的重大制度变革,各市场主体应积极适应这种变化。对商业银行而言,今后要更加注重资产负债业务结构的调整,更加注重财富管理,逐步改变传统的发展模式和盈利模式。对于地方政府和企业而言,也不能把眼光只盯住信贷,而应注重多样化资本形成和资金融通方式。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