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参展广交会“撞上”人民币升值部分企业有单不敢接

2011年05月05日 00:17 来源:汉网-长江日报

   本报讯(记者韩玮)4月29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首度突破6.50大关,至6.4990。时逢第109届广交会三期开幕的前一天。昨日,武汉市商务局外贸处人士透露,“当头一棒”让参展的纺织服装企业叫苦不迭,有单不敢接。

   据介绍,我市参展企业总数有145家,展位总数达254个,新吸收45家企业进入广交会,其中20多家为首次参展,比上届净增29家,比广交会规定的5%的企业更新率高出近5倍。

  人民币升值 有单不敢接

   本届广交会从4月15日至5月5日共分三期,一期为高新技术、机电、建材企业,二期以轻工为主,三期主要是服装纺织、农产品等。三期展期从5月1日至5日,正巧撞上人民币升值。市商务局外贸处负责人坦言,纺织服装企业毛利率仅在3%以内,大单、长单的交货结算期长达半年或一年,“小企业对人民币走势看不准,担心签得越多,亏得越多。”大部分接的订单多为3个月内交货结算,均放弃交货期较长的大单。

   我市部分参展企业负责人表示,面对人民币汇率加速上升的现实,一味的担忧和畏惧不能解决问题,已开始尝试通过提价减轻压力,但又担心报价过高会造成客户流失。因此提价幅度均在1%-3%之间。武汉利泰来服饰负责人认为,人民币汇率在报价因素里的权重不超过30%,出口企业还是要靠自身消化汇率上升后的大部分成本。

  部分高新企业首战告捷

   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受到青睐。据外贸处统计,在第一期展会上,我市有66家机电、高新及建材企业参展,成交金额1.59亿美元,比上届增长12%。首次参展的20多家企业获益匪浅,取得意想不到的成效。达权板材、激光成套设备研发和生产的武汉高能达、天骏激光等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且展位装修精致的企业吸引了大批外商洽谈,每家企业接待客商达100多家,交换名片400—500张。汽车零部件及建材企业均拿下过千万美元的订单。

   我市第二期参展企业共41家,其中生产企业16家,与上届同期相比净增7家。参会企业带来的新商品、新品种成交较旺,截止到27日二期闭幕,我市二期参展企业成交3200万美元,比上届同期增长7%。

   据统计,二期境外采购商数量较去年有小幅增长。截至4月26日,境外采购商累计到会人数较上届同比增长8.4%,其中新兴市场增长较快,金砖国家(印度、俄罗斯、巴西、南非)增长19.9%,东盟增长22.4%。传统市场普遍下降,其中,欧盟下降10%,美国下降3.7%。日本采购商数量并未因地震减少,反而略有增加,尤其对价格合适的消费品需求增加。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