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5月05日 03:21 来源:深圳商报
□苏 琦
日前中石化发表声明称,考虑到国内成品油供应趋紧,暂停成品油出口。过了几天,中石化呼吁成品油涨价,理由是如若不然,民营炼油企业生存空间堪虞。未几,中石化又称,自己每炼一桶油要亏损20美元云云。最新的消息是又联合中石油要求减免成品油消费税。
按说这样一个为国分忧、替民企鸣不平、替消费者鼓与呼,赔本也要顾大局的企业是非常难得的,然而舆情并未如预期的那样反应热烈,甚至不乏质疑之声,这一方面自然与中石化下属企业私自买卖高价酒这样不给力的行为有关,但更多也是因为中国的油价原本就让人看得不明不白,甚至可以说是两面不讨好,生产者和消费者都觉得自己很亏。
表面上看,中国的成品油定价机制是相当公开透明的。从2009年1月1日开始实行的新定价《办法》规定,国内成品油定价以中东基准迪拜原油、北海布伦特原油和印尼辛塔原油为参考基准,根据22个工作日国际原油价格区间(加权平均涨跌超过8%)、国内宏观经济状况(通胀压力)和社会承受能力,加上推算的相关到岸成本和中国港口操作费用、平均原油加工成本、适当利润、内陆通过管道和地面交通工具运送原油至炼厂的运费、税费来设定柴油和汽油的出厂价。
根据工作日和涨跌幅度来进行价格调整的滞后效应已为人诟病。对于消费者来说,当明明国际油价在跌,国内油价反而看涨,自然觉得不爽。而对于企业来说,如果一段时间内国际油价在涨,而国内油价不动,一方面炼油动力不足,叫嚷炼油环节赔钱,要求政府加大补贴,另一方面自然更愿意将成品油外销。如此一来,等价格调整时,往往出现涨价与“油荒”齐现的尴尬之局。
这种刚性滞后还往往被叠加以弹性滞后,因为价格监管部门要考虑包括通胀在内的方方面面的因素,比如是否生产和捕渔旺季等等。这种原本应由财政补贴(公共性质用油)和用油企业(偏商业性)自我消化的成本,如今却以暂缓调价来应对,自然又给石油巨头们以口实。
此外这种滞后还影响到中石化和中石油两大巨头间资源互供计划的执行。中石油所拥有的国产陆上原油多一些,中石化从外部市场购油多一些,如果能严格执行资源互供计划,自然可以互为奥援,更好保障成品油供应。但眼下的情形却是都愿意原油价格走高时超供,原油价格走低时欠供,而置季度框架协议于不顾——都愿意把低价原油留给自己,把高价原油尽快出手,以规避成品油价格风险。
除了时滞效应之外,根据国际原油价格来制定国内成品油价格这个机制本身也是有很多问题的。目前我国成品油价格政策的参照物中,没有一个反映国内市场需求的参数。国际原油价格反应的是国际市场供需状况,那么根据这些参数所决定的国内成品油价格所反映的更多是外国成品油的供求状况。
而国内成品油消费结构(国内柴油比例较大)与消费季节(国际市场夏季为汽油消费旺季)与国际存在的差异,则令价格和供求进一步扭曲,结果导致旺季价格无法提高,淡季无法下调。此时成品油走私的内外走向反而更能准确展示需求变化,颇具讽刺意味。
有人会说,眼下中国的原油对外依存度已超过50%,且会节节升高,与国际油价接轨有什么不对呢?接轨是必须的,但是有作为价格的被动承受者,和主动参与国际市场定价两种不同的接轨。
主动参与国际市场定价一方面需要积极参与国际原油市场期货交易,以套期套利、平抑价格波动,另一方面需要尽快推出国内原油期货市场,发挥定价权功能,从而让作为需求大户的中国市场的价格信号能反映到国际原油价格形成过程中。
这两者的实现都需要中国石油市场化改革的进一步推进。一个半垄断、半管制的市场是最糟糕的市场,既没有计划的可预期性,又无法反映真实的需求,更无法以价格信号倒逼相关企业。
萝卜可以分段红烧,改革还应整体推进。
(作者系北京资深财经媒体人士)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