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上海掀起“打违除患”专项行动风暴

2011年05月05日 07:47 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

  上海掀起“打违除患”专项行动风暴

  质监部门力邀各界建言献策参与食品安全监管

  本报讯 (记者霍一夫)一场“打违除患”食品安全专项行动风暴正在上海掀起。上海质监部门表示,要把对“染色馒头”事件的处理工作作为食品生产监管工作的新起点,着力解决上海食品生产企业存在的突出问题,坚持集中整治与长效机制建设相结合、企业自律与政府监管相结合;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以行业龙头企业自律来带动本行业的诚信建设。同时,该局还向社会招募食品安全志愿者,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市民代表等参与食品安全监督。

  对于质监“打违除患”的行动,上海各界积极响应,纷纷围绕食品质量安全建言献策。《上海商报》指出,必须让消费者成为食品监督的首要力量。文章提出,监管再严格、再完善难免也有挂一漏万,而食品安全其实是不能有万一的。因此只有全社会共同监督才是最全面的。

  在上海市质量协会主办的座谈会上,“染色馒头”事件也引起该市食品生产企业的共同关注。与会人士提出,过去一些国有大中型企业都设有专门的质管部,专门对产品质量负责。而今,质管部的功能不断弱化,有些企业将质管部归纳在生产部之下,有的则在企业内部机构改革中首当其冲被“精简”。这一现象同样表现在流通领域,如今的超市、卖场和商场纷纷“菜场化”,商品以代销为主,经营者只向供应商索证,对产品实际的质量状况却不甚了解。

  “为什么我们的食品安全水平大幅提高了,但对食品安全的担心却越来越强烈呢?”《新闻晚报》认为,近年来,各种现场快速检测设备频频“上岗”,能在短时间内检测出违禁物质,但食品安全事件多发,损害了市民对食品行业的信心。食品安全从全球来讲,不存在“零风险”。但从消费者角度来看,考虑食品安全问题时认为风险就应该为“零”。

  大家普遍认为,上海的食品安全总体来说是安全可控的,在食品安全领域,现在存在的大部分问题还是违规违法造成的,是企业缺乏诚信的问题。但屡发的食品安全问题也暴露出同样的特点:即一个企业出现问题,消费者有可能放弃同类型的所有企业;一个环节出了问题,公众可能会对所有环节产生质疑……

  针对“染色馒头”在上海消费者中造成的巨大反响,联华超市表示深深的歉意。为了在零售环节严把食品质量,联华超市日前决定投资1500万元建设食品安全检测中心,并迅速制定食品安全监控5大措施,杜绝类似问题的发生。

  据了解,联华超市质量控制的重点大多放在配送、销售和售后服务等环节,而对供应商制造阶段的商品质量缺乏有效控制手段。同时,超市企业缺乏商品质量检测的资质和手段,对消费者造成了不利影响。

  记者注意到,近几天,联华总部对食品制造商和门店进行地毯式检查。为从根本上解决食品质量问题,联华超市决定将食品类商品质量监管手段前移,直接介入生产厂商。《中国质量报》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