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王文京:幸福企业符合时代发展潮流

2011年05月05日 12:42 来源:《中关村》

  文  本刊记者 程桔华

  《中关村》:云计算带来的显著变化是什么?如果是普通大众,怎样理解会更容易?

  王文京:云计算在业界被谈论得很多,但是对普通大众来说,理解起来仍很费劲,这不仅因为它的名字取得很炫,更因为它同时涉及到技术模式、应用模式、商业模式三个层面的变化,三个层面的变化结合在一起,就显得颇为复杂。实际上,云计算就相当于我们用水,以前是自己挖井取水,现在变为自来水供应。所以云计算确确实实是IT产业革命性的浪潮。

  《中关村》:当云计算这股浪潮越来越汹涌的时候,对中国软件企业来说,意味着什么?

  王文京:我觉得云计算浪潮的到来,对中国软件企业来说主要有三方面的意义:第一,它可以增加对客户服务的价值。原来在传统软件模式下不能做到的一些应用和服务,在云计算模式下可以做。比如电子商务服务。第二,它可以加速软件企业拓展市场。原来在传统软件模式下是一套一套卖软件,在云计算模式下,可以很快把服务交付到全球客户。它基本不受地理条件限制,卖给一个北京的客户和卖给一个欧洲的客户,没有区别。第三,它可以升级软件企业的商业模式,提高盈利水平。成功的互联网公司盈利水平比普通企业高一些,就是跟商业模式有关。

  从这三重意义来讲,云计算对软件企业既是一个挑战,又是一个机会,是一个跨越式发展的难得机遇。

  《中关村》:用友发布云战略,向云计算转型,会给竞争对手与合作伙伴带来哪些变化?

  王文京:实际上,用友在研究制订云战略的时候,确实看到了这样一个现象。

  第一,产业分工结构在重构。原来的产业分工是一种形态的分工,芯片、服务器、集成、系统反应、中间件、应用软件、IT服务等,分层很清晰。但是现在你会发现,很多主流云服务提供商开始把原来其他厂商做的一些工作都做了,它们不光提供应用服务,也做原来中间件厂商做的事儿,甚至原来系统厂商做的事儿。产业结构的重构在一定程度上给一些品牌设备商、系统软件商带来冲击和危机。

  第二,在新的架构下,各个层次的代表性厂商可能会重新洗牌。一些新的代表性厂商会壮大起来,一些老牌厂商可能会陨落下去。这对中国的IT业来讲是机会。比如在系统软件、底层软件领域,过去基本被欧美企业垄断了。在新的技术浪潮下,产业结构重构后,中国软件企业就有机会。

  第三,在新的云计算模式下,面对最终客户的服务提供商反倒有可能成为整个产业链发展的主导。过去,系统软件是主导,底层软件是主导,芯片是主导。现在,面向客户的服务提供商、应用提供商会占据主导位置。

  用友原来就是做应用软件的,面向最终客户,我们在推进云计算的时候更具优势,多年应用软件的经验,再加上一百万的客户群,使得我们在产业发展中处于主导位置。

  《中关村》:云计算时代,软件企业如果不转型会面临什么后果?

  王文京:面对云计算浪潮,我们唯一能选择的就是去迎接、去拥抱、去转型。如果你不积极拥抱云计算,不去实现转型,你就会逐步被这种新的模式所淘汰。但是我们更认为云计算是机会,云计算会带来技术方式的变革、客户应用方式的变革和厂商服务模式的变革。这种变革对客户有利,对厂商一样有利。

  为什么用友对云计算这么重视,把它作为公司级战略,作为第二次战略转型来对待?就是因为我们看到它的趋势所在,它的价值所在,它的前景所在。

  《中关村》:在云计算浪潮中,什么样的公司能幸存下来?

  王文京:实际上云计算浪潮还在兴起和涌现的过程中,未来的变化还会持续发生,现在预言什么样的公司能够成功,为时过早。现在已经成功的公司,未来能否持续成功,也很难说。但原则上有两点可以把握:一是看企业能否积极、主动地迎接、拥抱和应用这次产业革新浪潮;二是看企业所提供的服务、产品是符合客户和市场的要求。只要把握了这两个基本原则,企业成功的概率就比较大。但是一个企业能否成功发展还有其他因素,比如内部的管理和运作等。

  《中关村》:在云计算模式下,跟国际厂商相比,用友有哪些优势和弱势?   

  王文京:针对客户,用友的优势有几个方面:第一,产品解决方案更加符合中国客户和亚洲客户的经营管理创新;第二,技术上可以直接采用最新的技术;第三,针对中国、亚洲地区的客户,在服务上能够比国际厂商做得更加贴近;第四,客户获得服务所花费的成本,肯定比国际厂商合算。

  另外,在中国市场环境里,我们拥有市场增长的机会比西方厂商在他们传统市场上更多。

  跟国际厂商比较,我们需要加强的地方就是全球化的经营能力,他们在全球化经营上有很多年的积累,比我们有基础。

  《中关村》:云计算时代,用友未来会做硬件吗?如果做,会选择与谁合作?

  王文京:云计算模式下,服务、应用软件、硬件三者会越来越融合。目前,用友主要做的是服务与应用软件,硬件倒还没有涉及。未来,我们会考虑做硬件,会和主流硬件厂商合作。至于主流平台跟谁合作,我们会选择最主流、最流行的平台。

  《中关村》:在软件业,您认为什么样的企业能称之为世界级企业?用友怎么实现?

  王文京:我觉得衡量世界级企业的标准应该是一个相对综合的指标,而不是任何一个单一指标。年营业额肯定是一个指标,对于软件企业来说,起码要达到100亿元人民币的规模,才能称得上世界级。除了年营业额,我认为衡量世界级企业的指标还有两个:一是创新能力能否达到世界级水平,二是管理水平能否达到世界级水准。

  用友所在的企业信息化应用领域已经有一些世界级企业出现。未来,中国完全有机会涌现出新的世界级企业,这也是用友现在正在努力的一个方向和目标。从目前发展的情况来看,若干年后实现这个目标,用友还是完全有机会的。

  《中关村》:在向世界级企业迈进的同时,用友还提出“幸福企业”理念,它包含什么内容?衡量企业幸福与否的标准是什么?

  王文京:“幸福企业”理念代表的是企业在新的发展时期的一种商业价值观。经过30年的高速发展,中国的企业都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究竟要把我们的企业办成什么样的?我们看到很多中国企业除了追求企业的基本财务绩效指标之外,更加追求企业的全面发展。居于此,我们提出“幸福企业”理念。

  所谓幸福企业,就是符合时代发展潮流,更加全面发展的企业。

  如果从技术维度来考虑,衡量幸福企业有三个标准,一是高效,二是创新,三是绿色,包括企业社会责任的承担。

  如果从社会关系维度来考虑,我们认为幸福企业应该是客户、伙伴、员工、股东,以及所在的社区利益相关方能和谐共存、共赢发展的企业。客户是幸福的,伙伴是幸福的,员工是幸福的,股东也是幸福的,就连你所在的社区也是幸福的,这样的企业才是幸福企业。

  《中关村》:现在的用友幸福吗?作为亚太最大的软件企业负责人,您感觉幸福吗?

  王文京:幸福企业是企业发展过程中追求的一个目标,现在的用友还在追求成为幸福企业的过程之中,我们在一些方面已经达到幸福企业的标准,但还有一些方面仍需继续努力。

  谈到个人,我从1988年创办公司到现在,整整23年,我认为这个过程总的来说还是很有意思、很有意义的,也是很有价值的,在这个过程中,我能感受到创办企业、发展企业的一种幸福。但是我认为还有更多东西值得我继续追求,这并不是说我已经完成一个任务,一个使命。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