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5月06日 03:35 来源:浙江在线-钱江晚报
记者在桌子上发现了3本小本子,一本上面写着维修,一本是欠款本,还有一本则是销售单。销售单记录着昨天当天的销售情况:“PRADA包、皮夹1400元”、“LV包、皮夹500元”、“PRADA包、鞋700元”……昨天半天时间,这里就卖掉了4000多元的货。
而在维修本上,记者看到许多卖出的货因为质量问题来维修,“江诗丹顿,时走时停”、“卡地亚,走不准”、“LV拉链坏了”……有的记录上还写着买家的电话,从简单的记录上,能看出,这些买家都是熟客,有的标注着“老袁的朋友”、“某某的亲戚”等。
“一般一个包卖三四百元,销售情况很不错的。”打假公司人员告诉记者,因为仿得比较像,到这里的买家还真不少,在杭州的一些网站上也有广告贴。而且从一些线索来看,店家属于比较谨慎的,平常都是大门紧锁,必须事先联系过,或是有熟人介绍,才能到这里来买。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