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200个城市如同一母同胞? 新建筑被指正削弱城市特征

2011年05月08日 07:32 来源:中国经济网

  

200个城市如同一母同胞?新建筑被指正削弱城市特征

  这是5月5日傍晚从工地围栏外拍摄的绿城西子 杭州御园房地产开发工程现场。 5月5日,一段《南宋皇城遗址建千万元豪宅》的视频在网上流传,视频显示开发商正在大举动工,开挖地基,而文物爱好者则在工地上淘宝,发掘出了廊柱、地砖等南宋时期的文物。在国家级文物保护遗址上“动土”,用推土机、挖掘机对珍贵的历史文物施以破坏,房地产公司为何公然违反文物保护法?新华社“中国网事”记者进行了核实调查。新华社记者 韩传号 摄 (资料图片)

   一边拆历史建筑,一边花重金仿古

  一些新建筑正在削弱城市特征

  开发商和地方行政长官在巨大的物质利益驱动下,根本不考虑什么是真正的城市形象,很多城市的历史生命被一扫而光。”

  ——何德骞

  在提升城市形象上,有的还有误区,例如重物象、轻人文。

  ——郭凤岐

  “打造”文化是可笑的,文化不是“打造”出来的,是积淀出来的。

  ——方兆麟

  文史学者何德骞是位“老天津”,一聊起海河两岸的街道就数如家珍。他习惯从美学角度欣赏各个城市的建筑,多年的体会是:建筑是有尊严的,世人应对它们心存敬畏。

  不过他也发现,近年来,全国许多城市都在追求“国际化大都市”形象,在此过程中,“呆板的、毫无生气的、火柴盒般的水泥森林”涌现出来,成为受人推崇的“地标”。“千城一面”现象日趋严重,有人形容,200个城市如同一母同胞。

  近日,在南开大学主办的一场有关城市形象的论坛上,何德骞惋惜地说:“在城市改造中,开发商和地方行政长官在巨大的物质利益驱动下,根本不考虑什么是真正的城市形象,很多城市的历史生命被一扫而光。”

  他厌恶那些“粗制滥造”的庞然大物。“本来新建筑应该有新面貌,但往往不但没有增强,反而削弱了城市的身份和特征。”

  多年前的“文化大革命”使何德骞收藏的字画、瓷器毁于一旦。但在他眼中,那些都是纸面的东西或者小物件,对一个城市而言,最大的文物是建筑。“旧城改造、危改拆迁,比‘文化大革命’对文物的破坏还要大。”

  (责任编辑:符仲明)

  天津市地方志办公室原主任郭凤岐说:“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城市从数量和规模上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是在提升城市形象上,有的还有误区,例如重物象、轻人文,认为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亮丽的形象工程是城市形象的亮点。”

  郭凤岐认为,城市的文化特色对于提升城市形象有更加深远的意义,而建筑是文化的载体。如果老城、老街、老巷、老楼、老屋都拆了,长期形成的文化积淀也就不存在了。因此,他主张城市建设不能“喜新厌旧”。

  郭凤岐注意到,天津市近年来整修了大量的历史风貌建筑,但这种整修主要侧重于外观的美化,内部开设的多数仍是饭馆、咖啡厅,那些建筑里的鲜活历史故事还没有得到很好的演绎,美丽外衣下的历史文化空间还需要填充丰富的文化内涵。他主张在这方面多花点钱,花点精力,因为“这比重复建设那些大楼有价值”。

  天津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专职副主任、南开大学历史研究所兼职教授方兆麟说,如今很多省份提出了建设“文化大省”的口号,有些地方就像淘金一样,对历史文化遗存过度包装,比如戏说历史、争夺名人故里、打造历史文化园,任意拍摄胡编乱造的历史影视剧。“这种所谓开发文化产业的做法,实际上是对中国文化的践踏。浅薄文化的泛滥从长远来看贻害无穷。”方兆麟说。

  “‘打造’文化是可笑的,文化不是‘打造’出来的,是积淀出来的。”方兆麟说,城市的文化资源不是可以随心所欲建设的,不能轻易推翻或重建。树立城市形象根本不在于多少高楼大厦,也不在于破旧立新,而是培育城市精神,准确把握城市发展的文化内涵,培育特有的城市精神。

  当前还有一个令人警觉的现象:一些地区一边拆历史建筑,一边花重金建造仿古建筑,美其名曰打造“城市名片”。何德骞说,拆了真古董,仿制假古董,真让人哭笑不得。“精神的东西怎么能打造呢?你仿得再好也是赝品。”(本报记者 张 国)

  (责任编辑:符仲明)

   众声谴责皇城遗址上建豪宅

  5月5日,一段《南宋皇城遗址建千万元豪宅》的视频在网上流传,视频显示开发商正在破土动工,铲车所挖掘和破坏之处是位于杭州馒头山东麓的南宋皇宫遗址,而且正是皇城的核心部分东宫遗址。根据中央电视台的现场报道,有文物爱好者在现场淘出一些物品被文物专家鉴定为廊柱、地砖等南宋时期文物。

  据了解,2001年,南宋临安皇城遗址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又被国家列入“十一五”100处重点保护遗址名录。2007年,中国文物研究所、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和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联合编制了《临安城遗址——皇城遗址保护规划》。而2003年3月,由于在万松岭隧道施工中发现了南宋御道遗址,被称为“西湖第二环线”咽喉的万松岭隧道还因此停工并修改了规划。

  4月21日,杭州古都文化研究会会长林正秋、杭州市文化局原局长胡效琦等7位教授愤然向媒体投书,要求国家有关部门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制止正在杭州南宋皇宫东宫遗址上进行的大规模商品房开发。

  与专家的火烧眉毛、痛心疾首不同,对于此事,浙江省文物部门却表现冷静。浙江省文物局副局长称对此事不知情,杭州园林文物局从未向浙江省文物局报批过。杭州市园林文物局拿出的今年4月28日向杭州市政府递交的红头文件上,居然称开发商建房所在的位置是位于皇城与临安城之间的位置,南宋皇城的东界只能在馒头山东麓的一带——这种说法与杭州园林文物局2002年的考古发现自相矛盾,也与诸多专家的判断相左——短短7年间,皇城竟然从9里变6里,而且东宫遗址也神不知鬼不觉地“迁移”了。

  根据相关规定,建设项目应该由规划局签署公示规划图。然而,在规划最终没有被审批的情况下,这块土地却被政府拿出来进行竞标拍卖,并以8亿元的高价成交。

  (责任编辑:符仲明)

  听到“南宋皇城遗址建千万豪宅”的新闻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顾问、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史学分会理事长杨鸿勋教授直接反应只有两个字:“违法!”

  作为中国社科院考古所的研究员,他和同事曾多次到该南宋皇城遗址考察,大家都认为该遗址的开掘将是中国考古界的一件大事。他说,在遗址区搞开发必须要申报文物考古部门和主管部门批复,并由建设单位出钱,责成考古队前来钻探,专家鉴定认为没有保存价值才能盖房,随便动工属于违法行为。此外,在考古的过程中如果发现文物和廊子、台基等遗址,必须马上停止开发,进行文物保护和挖掘工作。

  “这么重要的事情,首先要由文物部门站出来阻止,这是他们应尽的职责。”杨鸿勋说,“现在这个项目必须立即停工!必须要停止破坏!”(本报记者 桂 杰)

  (责任编辑:符仲明)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