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基础设施建设扎实推进

2011年05月11日 07:54 来源:经济日报

  编者按

  灾后重建,除了住房重建,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的完善立体地展示了新农村建设的全面推进。

  成都市用统筹城乡的思路和办法推进灾后重建,从民生需要入手,按城乡标准集成推进灾区城乡的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配套,实现现代文明和资源城乡共享。

  三年前与三年后

  三年前,大地震中,虹口乡顷刻间成了“孤岛”。虹口乡干部挥舞着砍刀,用血肉之躯打通了一条“天路”。

  天路变通途。2008年4月,上海援建的都江堰市蒲阳至虹口公路动工,全长23.84公里、投资2.5亿元,2010年8月5日,蒲虹路正式竣工通车,被誉为“生命之路、安全之路、发展之路”。

  走进位于都江堰市翠月湖镇五桂村青城的东桂苑,分布于小楼之间的是一个个玲珑的小花园;片区与片区之间,是平整的水泥路。走进任何一家住户,水、电、气、讯、光纤全部畅通。

  不仅是东桂苑。在成都灾后重建的农村集中居住区,污水处理全收集,自来水供应、天然气、管道、污水处理系统、垃圾收运系统同步全覆盖。据统计,三年里成都把光纤信号通达到593个集中安置点,覆盖用户近1.4万户,新建的光纤电视干线达到1772公里。

  如今,即使在成都边远的灾后重建安置点,受灾群众都能享受到和城市一样的公共配套和服务。

  三年来,成都把基础设施重建作为灾后重建的重要内容,坚持恢复功能与发展提高相结合,高标准规划,大手笔投入,集中力量攻坚,加快恢复灾区交通、水利、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

  三年里,成都市用统筹城乡的思路和办法推进灾后重建,充分运用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一体化体制机制改革的成果,从民生需要的领域入手,按照城市标准集成推进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配套,实现现代文明和资源城乡共享,受灾地区农村群众生活方式与生产方式同步转变,正逐步享受到和城里人一样的均等公共服务。

  最新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成都市以交通、能源、水利等设施为主的59个基础设施恢复重建项目,完成投资51亿余元;280公里国省干线及重要经济干线、1833公里农村公路全部建成通车,所有受损道路和损毁桥梁全面修复。成都市灾区市(县)农村供水设施灾后重建投资完成率、工程完成率都超过100%;城乡重建安置点排水均实现了集中污水处理或沼气净化处理;受灾群众的生产生活用电得到了安全可靠的保障;灾区群众基本上用上了清洁能源。

  以灾后重建为契机,成都加长农村公共服务的“短板”,在灾区农村率先实施了农村村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改革。这项改革在全国第一次对村级公共事务进行了详细分类,第一次将农村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支出纳入了公共财政预算,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从根本上改变农村基层的公共服务条件。城乡公共服务均衡配置,使成都受灾地区农村群众生活生产条件大大超过震前水平。

  把“两枢纽、三中心”(交通枢纽、通信枢纽;物流和商贸、金融、科技中心)建设作为强化城市功能、推动产业升级、实现追赶型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战略基础摆到优先发展位置。成都抓住灾后重建的新机遇,投入773亿元款项用于实施灾后交通基础设施重建,促进城乡资源要素对接共享,加快西部综合交通枢纽主枢纽建设步伐。

  2008年7月3日,目前亚洲最大的成都铁路集装箱中心站正式开工。4个月后,成灌高速客运铁路开工。

  2009年,成都市制定的《中西部综合交通运输枢纽战略规划建议纲要》提出,打造西部综合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即在成都市域内实现1小时交通圈、全省域范围实现4小时互通、全国范围实现8小时通江达海、全球范围实现15小时遍走世界。

  交通的便利也带来了招商环境的优化,吸引了更多企业投资于农村。据统计,约有75%的乡镇反映企业数量明显增加,48%的乡镇反映个体商贩数量明显增加,其中平坝、丘区增加情况最为明显。

  记者点评

  在采访中,记者有这样的体会:成都推进受灾地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重建,不仅推动了受灾地区迅速恢复生产生活,而且为受灾地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夯实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基础。

  随着新型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农村和城市之间的“空间距离”在不断缩小,但是城乡之间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差距仍然存在。加大公共财政对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投入,建立完善城乡公共服务体系,才能逐步消除横亘在城乡之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体制机制障碍,让城乡群众在就业、教育、社保、医疗、基础设施等方面享受到与城市居民均衡的待遇。

  由此看来,城乡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配套,既是新农村建设缺一不可的细节,更是农村居民的民生福利。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滚动新闻其他文章

经济日报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