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党旗见证铮铮誓言

2011年05月12日 05:40 来源:东南快报

  这是一面面挺立飘扬的旗帜——废墟旁,瓦砾上,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汶川大地震灾区的各级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共产党员,奋勇抗争,不屈不挠,铸造了一个又一个拯救生命、恢复重建的壮举。

  这是一股股强大无比的力量——崭新的城池,漂亮的村庄,在三年灾后重建中,广大党员干部团结带领灾区群众,众志成城,艰苦奋斗,在全国人民支持下,建起了一座座现代化的城市、村庄、工厂、学校……

  弹指三年,灾区已“沧海桑田”。在这背后,广大党员干部默默无闻的奉献,书写着对党和人民的热爱与忠诚。

  灾难面前,忘记了悲痛

  震中所在地汶川县映秀镇,地震几乎摧毁了一切。镇党委书记受重伤,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人大副主席及9名政府干部失踪,多名政府干部亲人罹难……

  灾难面前,党委是震不垮的堡垒;关键时刻,党员是群众的主心骨。

  震后第一时间,镇党委组织全镇党员,紧急成立搜救抢险、安置、医疗等工作组,迅速展开救援,成功救出被困人员500余人,救治伤员1000余名。

  41岁的副镇长吴拥军负责重建协调和保障工作,每天从早到晚都在工地上奔波。地震中,他失去了父亲、大姐和已上中学的儿子。每当思念亲人的时候,吴拥军总是盯着那处掩埋家人的废墟默念片刻,悄悄抹去眼角泪水,继续埋头苦干。

  整个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期间,全镇党员干部始终坚持战斗在第一线,用共产党员的实际行动在群众心里树立起不朽的丰碑。

  在援建方和映秀镇党委的顽强拼搏下,2010年8月,一个藏羌特色鲜明的世界级旅游小镇从废墟上崛起,一个集现代化、公园化、民族化于一体的新城已经诞生。

  工作面前,放弃了祭奠

  父亲和8位亲人至今埋在北川老县城那片废墟里——3年来,德阳市公安消防支队助理工程师田飞始终将悲痛埋在心底。田飞以羌族汉子特有的坚强意志,把全部心血投入到灾后重建当中。

  3年来,由田飞经办的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核610件,总面积达3300万平方米;参加各种工程论证会57次;深入施工工地检查200余次。长期超负荷工作,年仅29岁的他就患上了颈椎骨质增生和腰椎间盘突出等病症。

  2009年5月11日,地震快一周年了。德阳消防支队领导特批了田飞两天假回北川祭奠亲人。当天下午4点,市建设规划局电话通知田飞,有一个重要项目须在5月12日下午5点前提出初审意见。怎么办?如果回北川,肯定赶不上并联审批。作为一名对地震灾害有切身体会的消防军人,更能理解灾区群众对灾后重建工作的渴望。

  忠孝难两全,擦干眼角的泪水,田飞选择留在了办公室……

  12日晚上7点半,当忙完了一天的工作后,田飞独自来到成绵高速公路旁,这里是爸爸以前出差经常经过的地方。点上香,燃上纸,他面向北川方向三鞠躬,向曾经也是军人的爸爸,向亲人们补上迟到的祭奠……

  病魔面前,选择了坚守

  北川新县城建设指挥部墙上的规划蓝图中,曾醒目地写着一个人的名字:新县城建设组组长:崔学选。

  今天,这个名字已永远铭刻在北川人的心中——

  2008年5月28日,山东潍坊市建设局局长崔学选主动请缨,来到对口援建的北川桂溪乡。崔学选被任命为山东对口支援北川恢复重建前线指挥部新县城组组长。因为过度劳累,病魔悄悄侵蚀着崔学选的身体:先是腹泻,后是发烧,接着体力不支,便秘腹胀。病魔当前,崔学选毅然选择了坚守!

  2008年9月6日,崔学选再一次被剧烈的腹痛击倒,被迫躺在担架上返回山东。2009年7月13日18时许,援建地震灾区的优秀干部、“山东省优秀共产党员”崔学选因罹患癌症去世。

  生命谱就壮歌,忠诚续写辉煌!四川地震灾区,在千千万万个“崔学选”的大爱中崛起,迈向新生——

  2009年1月15日,共产党员、什邡市政府办公室干部刘庆禄,因过度劳累引发突发性脑溢血,倒在了他挚爱的“灾区生命保障线”上。

  2009年1月14日,刘庆禄感觉身体不适、脸色发青。医生说,临床诊断表明他随时可能出现脑溢血、中风等并发症,如果不住院治疗,后果不堪设想。

  “不住院。刘庆禄”几个刚劲有力的大字,还写在什邡市人民医院门诊病人简易登记表上。这是一份“生死协议”!

  刘庆禄走了,但他对党的忠诚、对群众的大爱却长留人间……新华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