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日本大地震过去两个月整 对浙江经济影响才刚刚开始

2011年05月13日 12:32 来源:商务部网站

  从3月11日到今天,发生在日本东北部的那场大地震已经过去两个月了。除了带来伤痛外,这场地震对日本经济也产生了种种“震荡”,其影响有些是暂时性的,有些则更为深远。而作为我省主要贸易伙伴和重要投资来源地之一,这些“震荡”也在影响着我省相关企业和产业。

  进口影响比出口大

  “从4月份开始,对日出口就已经恢复正常了,总体上这两个月对日本出口的报关单还略有增长。”今天,当记者再次致电沈培军时,他的声音已经没有了两个月前的焦躁。

  沈培军是宁波港东南物流有限公司报关部主管,他每天的工作就是帮助企业完成出口报关手续。在3月11日的日本地震后,沈培军发现,本来当天就能完成的对日出口货物报关,因为日本港口大量货物滞留变得“不正常”起来。但是,“这种不正常并非是出口的量少了。”他强调说。

  和沈培军一样,平湖“伊思佳”董事长方晓东也受到了这种非正常贸易状态的影响。每年,“伊思佳”都要从日本进口约200万美元的高档面料,日本供货商的交付期也一直非常准时,但在日本地震后,交付期却纷纷延迟。

  “从3月份的非正常状态到4月份逐渐恢复常态化,对进口的影响要大于出口。”在过去的两个月内,这也是日本地震对我省与日本双边贸易影响的最直观表现。

  这一判断也得到统计数据的印证。杭州海关统计显示,4月份我省对日本出口12.3亿美元,同比增长38.9%,自日本进口9.3亿美元,同比仅增长0.1%。同样,前4个月,我省对日本出口40.8亿美元,同比增长34.4%,高于全省出口平均增速8.3个百分点;自日本进口38.3亿美元,同比增长25.8%,低于全省进口平均增速1.6个百分点。

  在浙日资经营正常

  在地震中,日本汽车产业尤其是零配件企业受到较大影响,并进而导致当前日系车在国内市场的供应吃紧。一些分析人士据此认为,日本汽车业的产业布局很可能会进行调整,一些产能可能会转移到境外。

  那么,这种潜在的产业变局又会对我省产生怎样影响?

  “不会反映得这么快,起码在今年,日本在浙江的投资不会因为此次地震发生重大变化。”省商务厅外资处一位负责人认为,投资与贸易不同,当年外商投资都在上一年经过董事会确定,受到即期变化影响的可能性很小。

  而记者也了解到,目前在我省利用外资结构中,日资占比并不高。以今年前四个月的统计来看,我省共引进日资项目27个,合同利用外资1.04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8593万美元,在利用外资总额的占比中只有2至3个百分点而已。

  地震后,日资转而在我省大规模投资的可能性也微乎其微。

  在我省,平湖经济技术开发区以日资企业集聚度高著称。继去年增资后,今年3月份,位于该开发区的日资企业“津上精密机床”公司又进行了增资扩建,但对此举动,公司副总林新泽称,这与地震毫无关系,根本原因在于:该公司目前近70%的市场在中国,一半的零配件采购也在中国。

  而分管招商引资和项目推进的平湖开发区负责人戴振更是直言不讳地告诉记者,那些认为地震后日本企业会加快海外投资的看法都是“想当然”。不过,他也认为,要密切关注地震后日本国内的产业动向,有针对性加强招商引资力度。

  新能源的新机遇

  有的变化尚待观察,有的变化却转瞬即至。

  根据报道,5月10日晚,日本首相菅直人宣布,中止日本政府以前制定的以核电为主的能源发展计划,要重点研究太阳能和风能等新能源的发展。而目前,日本核电已占到全国电力的30%。

  这则消息让台州公元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贝金华格外振奋。他告诉记者,就太阳能发电设备而言,日本目前是全球第五大市场。早在2009年,“公元”就在日本设立了合资公司,一直在进行太阳能电池板等产品的相关认证,到今年7月份就将全部完成,正式取得日本市场“通行证”。因此,日本政府这次能源政策大调整对“公元”的意义可想而知。

  不仅日本市场有望“大扩容”。目前,我国太阳能发电设备主要出口欧美市场。以太阳能电池为例,宁波海关统计显示,今年前4个月,我省出口太阳能电池417.6万个,其中欧盟就占到6成以上。而受日本地震影响,欧盟国家纷纷开始反思核电发展战略,德国此前已经宣布放弃发展核电,这些政策调整无疑意味着新的市场扩容机会。

  但并不是每一家企业都能抓住新机会。贝金华告诉记者,在日本地震发生后,整个业界都在关注其能源政策调整,但要真正进入日本市场非常不易,仅获得认证就比欧美市场要难得多,更不要说日本市场已经集聚了三菱、夏普、三星等一批国际级的太阳能发电设备制造商。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