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5月15日 10:53 来源:中国经济网
位于德国法兰克福的欧洲中央银行总部。 本报记者 王信川摄
欧盟统计局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欧元区今年4月份通胀率升至2.8%,为2008年11月以来的最高值。这也是欧元区通胀率连续第5个月高于欧洲中央银行为维持物价稳定所设定的2%的警戒线,凸显了欧元区正面临越来越严重的通胀压力。有关专家表示,欧元区目前正面临着一场巨大考验,从长远来看,欧元区各国应加快诸多领域的结构性改革,进一步激发经济发展活力,从而促进欧元区国家经济稳步复苏,驶入健康发展的轨道。
欧债危机凸现结构失衡
今年以来,欧元区经济增长优于预期,但仍面临主权债务风险和通胀压力上升等突出问题,且各成员经济表现分化明显。德国经济持续强劲增长,法国和意大利温和复苏,而西班牙、希腊、葡萄牙、爱尔兰等国仍受债务危机困扰,尤其是3月以来这些国家的主权评级连遭降级,导致融资形势再度紧张,葡萄牙成为继希腊、爱尔兰之后第3个向欧盟申请救助的欧元区国家。
事实上,在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前,诸如希腊、爱尔兰、葡萄牙等发达经济体就存在过度消费和负债行为,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又密集出台了大规模的金融救助和经济刺激措施,这些措施在拉动经济复苏的同时也使政府公共债务进一步加重。据IMF统计,2010年欧元区的公共债务余额和财政赤字占GDP的比重比危机前大幅提高,明显高于印度、巴西、俄罗斯等新兴经济体。
自欧元区成立以来,欧元区内部各国竞争力的差异和宏观失衡日益显现。根据欧盟委员会发布的报告,在欧元区各国中,除了德国的竞争力保持上升趋势,法国、意大利和西班牙以及希腊和葡萄牙都出现了竞争力大幅下降和贸易赤字突出等问题。此次部分欧元区成员国遭遇的主权债务问题,除了反映出这些国家财政赤字和政府债务的不可持续等因素外,还有其他深层次原因。一是这些发达经济体的人口老龄化加剧,高福利支出使财政不堪重负,结构性改革又难以深入推进,储备货币优势也使其遏制过度负债行为的动力不足。二是这些发达经济体的传统产业竞争力相对弱化,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后,经济复苏缓慢,财政收入增长难以弥补应对危机有关的巨额财政支出缺口。三是部分欧元区成员国长期缺乏有效的财政约束,也是导致主权债务问题日渐突出的重要原因。
(责任编辑:刘阳禾)
可能延缓全球经济复苏步伐
近一段时期以来,国际三大评级公司连续下调了西班牙、葡萄牙、希腊、爱尔兰等欧元区国家的主权评级。尽管欧盟加强了财政整顿,并推动建立欧洲稳定机制(ESM)、扩大欧洲金融稳定工具(EFSF)的融资能力,但这几家评级公司仍表示不排除进一步下调欧元区国家主权评级的可能性。
这些发达经济体的主权信用评级下降,进一步推高了其公共债务风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研究结果表明,公共负债率每增长10个百分点,年均实际经济增幅就会放缓0.15个百分点。由于这些发达经济体的经济规模、金融市场影响力较大,发生主权债务危机之后,其对全球经济和金融稳定产生的冲击和影响也更大,进一步增加了全球经济复苏的不确定性。首先,欧洲主权债务危机造成了全球股市、汇市和债市的大幅波动,尤其是在金融市场信心仍需进一步恢复的时期,还可能带来更多不利影响。其次,许多国家开始加强财政整顿的叠加效应,可能加剧欧洲国家的经济困境并制约全球需求的回升。再次,在发生主权债务危机的一些国家,如果财政状况持续恶化,还可能削弱国内外投资者持有政府债券的意愿,使得其中央银行不得不最终为政府债务买单,财政货币化将制约央行实现通胀目标的努力。此外,欧元区部分国家的银行业仍较脆弱,可能需要进一步财政救助,但欧洲央行加息在抵抗通胀的同时,又将加重这些国家的债务负担。有关专家指出,欧元区各国竞争力的差异和宏观失衡对欧元区的长期稳定提出巨大挑战,甚至可能延缓全球经济复苏步伐。
(责任编辑:刘阳禾)
结构性改革势在必行
当前,希腊、爱尔兰、葡萄牙等欧元区国家在刺激经济增长和加强财政整顿方面处于两难抉择。然而,如果不能有效实施财政整顿、下决心推动结构性改革,其主权债务风险将成为经济复苏的最大障碍。有关专家认为,希腊、爱尔兰、葡萄牙等欧元区国家不仅要大力推动本国经济增长、提高就业率、减少财政赤字、降低政府债务,还需及时对其发展模式以及相关经济政策做出相应调整。
对于复苏乏力的欧元区国家来说,首先应摆脱对单一行业或传统行业的过度依赖,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结构性改革。长期来看,这将有助于提高这些国家的劳动生产率,并实现更可持续的增长,也是帮助其摆脱政府财务困境的有效方式。尤其是在劳务市场方面,这些欧元区国家还应大力推进结构性改革,加快建设富有弹性的劳动力市场,促进劳动力在各成员国之间流动,从而合理调节各国之间的贸易流向,为欧元的稳定创造基础性的制度安排。其次,欧元区各国还应根据《稳定和增长公约》的约束目标,逐步降低本国的财政赤字和公共债务水平。目前,欧元区国家在经济结构、经济周期等方面的差异仍然很大,这不利于欧元的稳定。因此,欧元区各国还应进一步加强各项经济政策的协调,以促使各成员国经济逐步实现均衡发展。鉴于欧元区存在着统一货币政策与多个分散的财政政策相搭配的矛盾,欧元区国家还需加强财政政策协调,加快建设统一的财政体制。由于历史、文化及经济结构的差异,欧元区各国的财政状况和财政目标偏好仍存在较大差异,因此有必要进行各种改革来使本国经济状况与其他国家更加接近,为各成员国之间的财政政策协调奠定基础,从而逐步提高欧元区经济金融体系的稳定性。
在应对主权债务危机的过程中,有关专家还提出,欧元区更广泛的联合才是经济货币联盟得以发展的前提。因此,欧元区各国应加快一体化进程,这也是彻底解决欧元运行机制不稳定的一项根本性措施。目前来看,尽管面临着重重阻力,但欧元区大多数国家领导人对此持较为接近的看法,并试图谋划建立相应的政治沟通机制。这将为欧元区实现长期稳定发展提供根本性保障。
今年以来的发展态势表明,欧元区的经济复苏有待加强,债务危机甚至可能再次反复,但值得注意的是,欧元区的机制建设和经济治理已取得积极进展。对于欧元区的未来发展来说,这也许是一个做出调整的重要时机,将有助于进一步提升欧元和欧元区经济的竞争力。
(责任编辑:刘阳禾)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