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合作架起惠农桥 产业铺就致富路

2011年05月16日 07:59 来源:经济日报

  采样时间:2011年4月中旬 采样地点: 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太仆寺旗

  ○ 核心提示 ○

  发展农牧民专业合作社是农村牧区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促进农牧业产业化、发展现代农牧业的必由之路。太仆寺旗的实践证明,发展农牧民专业合作社有利于完善农村牧区双层经营体制,提高农牧业社会化服务水平;有利于提高农牧民的组织化程度,实现小生产与大市场的有效对接,增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保护农牧民利益,增强农牧民收入;有利于优化配置农牧区资源和生产要素,促进农牧业结构和农牧区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有利于推进农牧业产业化、标准化进程,提高农牧产品

  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暮春时节,记者踏上锡林郭勒盟太仆寺旗这片广袤的土地,一路上不时见到农民在庭院里整理犁耙农机具。

  生产要素合理配置

  跃进村土地贫瘠,沙化严重,严重缺水。过去,农牧民们常说:跃进村,跃进村,滩光坡穷,清水无一盅;贫地多,肥地少,不长蒿子不长草。

  穷则思变。魏亮担任了村党支部书记,他带领村两委班子,按照“稳粮、抓肉、增菜”的发展思路,加大水利开发力度,走科学种养、农牧结合的路子。2006年,跃进村退耕面积达1.4万亩,按每亩国家补贴160元分到农户,仅此一项,跃进村退耕还林补贴款就达224万元,全村人均纯收入提高了1000余元,跃进村群众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生活有了保障。

  “2008年3月,由村党支部牵头,按照‘自愿互利’和‘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我们到工商部门注册登记正式成立了太仆寺旗跃进农牧业机械化综合服务专业合作社,入社农户达27户、127人,按钱入股,每股1000元,一下筹集资金28.6万元,正好赶上国家农机补贴40%的好政策,再贷款70万元,购置了3A6型收割机2台、8241型拖拉机2台、翻转犁2台、旋耕机2台、土豆收获机1台,覆盖全村6个自然村,能耕作23000多亩地……”在理事长魏亮办公室,围着火炉,记者听他娓娓道来。

  二社的杨树海当初没入社,有些后悔,但说起专业合作社的好处他就打开了话匣子:“我家3口人,有水浇地4.5亩,旱地20亩,退耕还林6亩。原先每年6、7月农忙时都忙不过来。开始是用牛马牲畜耕地,后来买了个小四轮,但马力不够,地翻得浅。到了收割的时候,只割倒了莜麦,还得一把把捆起来拉回家,再扬场、打包,要40多天才能收完。现在请合作社帮忙,两三个小时就干完了,还能直接把麦子收到家里。费用也合理,翻地每亩14元、收割每亩18元,每年六七百块钱就把活全干完了!大机器我们也想买,可一台收割机15万元多,一年只用上一个多月,大部分时间闲歇着,划不来!”

  “一年下来,我们还清了全部贷款。第一年合作社实现经营收入25.9967万元,社员每10000元股分红4000元。今年我们采用形式多样的多入社形式,再成立一个马铃薯专业合作社,将一社800亩耕地开发成水浇地,以每亩260元的价格租过来,已签了10年的合同。”魏亮说得实实在在,“我们准备把大家都吸收进来,让大家一起致富!”

  产业结构优化

  “我旗抓住契机,因势利导,大力推进农牧民专业合作社建设,积极引导、扶持农牧民走专业合作之路。呈现出‘建一个组织、兴一个产业、活一地经济,富一方百姓’的可喜局面。”旗长南中玉向记者介绍太仆寺旗合作社的情况。

  “农牧民合作社是如何运行的呢?”记者有些疑问。

  “我们坚持‘入社自愿、退社自由’和‘引导不领导、推动不强迫、扶持不干预’的原则,在不改变土地承包关系的前提下,组织引导农牧民兴办和参加合作社,不仅维护了农牧民生产经营自主权和家庭财产所有权,而且明晰了专业合作社及其成员的产权关系。”南中玉解释说。

  “3年来的实践表明,农牧民专业合作社是最贴近农牧民的组织形式之一,它的发展,不仅较好地解决了村级组织‘统不了’、单家独户‘办不了’、政府部门‘包不了’的问题,而且在当前农牧业和农牧区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农牧业现代化、产业化、市场化进程中起着积极作用。”南中玉告诉记者,太仆寺旗是一个以农业经济为主的旗县,也是锡林郭勒盟农业比重最大的旗县,发展草原绿色无公害蔬菜成为该旗的特色产业。

  南中玉说:“2010年,太仆寺旗马铃薯种植面积达到40.2万亩,以‘察哈尔’西芹为主的蔬菜种植面积稳定在15万亩。西芹被指定为2008年奥运会和2010年上海世博会专供蔬菜,太仆寺旗被列为马铃薯标准化生产示范县和国家级马铃薯高产创建示范县、国家级马铃薯脱毒种薯补贴试点县。”

  “太仆寺旗西芹在上海江桥蔬菜批发市场占到了近一半份额,上海每年销售西芹3万吨,有1.5万吨来自太仆寺旗。太仆寺旗农田里刚摘下来的蔬菜两三天后就能在上海、北京的超市里买到。”南中玉说。

  背景链接

  太仆寺旗地处浑善达克沙地南缘,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全旗总人口20.95万人,农业人口就达16.97万人,2006年全旗财政收入只有8524万元。2007年底开始,该旗通过政府引导扶持、部门指导服务、农牧民自愿入股的方式,大力发展农牧民专业合作社。目前,全旗正式登记注册的专业合作社总数已达370家,入社农牧户5660户,20000余人,覆盖全旗6个苏木乡镇、140个嘎查村。2010年,全旗地方财政收入达1.19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4890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5302元和6793元,主要经济指标比“十五”共翻了一番。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