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埃及社会批评穆巴拉克时代推行的私有化改革

2011年05月16日 18:36 来源:商务部网站

  1?25事件之后,埃及各界对往届政府经济社会发展政策进行了深刻检讨,其中包括对过去20年实行的私有化改革。

  埃于1993年开始进行私有化改革。上世纪90年代初,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同意免除埃一半债务,条件是埃进行包括经济私有化在内的一系列改革;另外,埃与经合组织投资委员会签署的入会协议里明确规定,埃取消公共部门对通讯、发电等行业的垄断,将上述行业向私有部门开放。

  据统计,1993年至今,埃共将236家国有企业私有化,影响较大的私有化案例包括开罗喜来登饭店、埃及食品公司、农垦总公司、三角洲工业公司和Omar Effendi公司等。私有化政策批评人士指出,埃政府出售上述236家国有企业的总金额为330亿埃镑,而上述企业估值达2700亿埃镑,私有化改革直接造成约2370亿埃镑国有资产流失。同时,私有化改革还导致大量工人“下岗”,目前国有企业用工人数已从1993年的100万人下降到37万人,造成了人力资源浪费,加重了社会失业问题。

  批评人士认为,埃1993年进行私有化改革时机尚未成熟,当时埃社会对发展私营经济缺乏信心,充满质疑,加上当时埃银行系统管理不善,使民族经济无法接手国有企业,导致大部分被私有化的企业落入外国人之手;另外,埃政府“毫无条件”地出售国有企业,使新业主在扩大企业规模、引进先进技术、创造就业等方面缺乏有效约束、无所作为;同时,部分私有化项目还导致了腐败。

  客观分析,上世纪90年代埃实行经济改革之后,在提高经济发展活力、吸引外资、引进技术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经济改革过程中出现的贫富差距拉大、社会财富分配不公的问题未得到有效关注,导致社会矛盾激化,这也是1?25事件发生的重要原因。埃及刚经历了一场大的变革,各界正在激烈探讨国家未来的发展方向和策略,埃政府多次强调将继续实行自由市场经济,但社会的保守倾向仍值得注意。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