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联合国人口预测对中国生育率仍高估

2011年05月23日 00:50 来源:一财网

  联合国人口司是世界人口评估的权威机构。每隔两年,人口司都会根据世界各国最新收集的人口信息和其他信息,对世界人口的人口趋势进行全面的评估,其分析和预测结果以《世界人口前景》的方式出版公布。不仅整个联合国系统都利用人口司公布的人口信息作为其工作的依据,很多国际组织、世界各国的政府部门以及大大小小的非政府组织也采用联合国人口司发布的人口数据。最新一版(2010版)的《世界人口前景》于2011年5月3日发布。

  与上一版(2008版)相比,新版的《世界人口前景》对中国人口的评估和预测作出了重大的调整。它对中国人口峰值预测从上一版的2032年达到14.63亿下调到了新版的2026年达到13.96亿。不仅如此,两版对2050年中国总人口的预测相差达1.2亿。为什么短短两年之间,联合国对中国人口的判断有如此巨大的差异呢?为了说明其中的问题,我们需要对联合国人口预测中使用的方法和数据作一个简单的介绍。

  人口预测是对人口学了解人口变动态势的一个重要工具。因为人口变化不外乎三个因素:生育、死亡和迁移,而这三个因素都具有相当强的规律性,所以我们可以根据现有人口的状况,加上对三个要素的简单假设,就可以对未来人口的变动尤其是中短期的变动作出比较正确的预测。人口学最常用的预测方法是“队列分量法”,就是把人口按性别和年龄细分,再根据每个年龄群体的出生、死亡规律进行分别度量。比方说,如果知道今年20岁妇女的人数,根据每年的死亡率,我们就可以推算出10年后30岁的妇女人数;我们还可以根据出生规律,推算出未来10年中这些人每年生育的数量。一般而言,人口预测20~30年比较有把握,预测50年或者以上就纯粹是表述性的,因为在预测中的乘数效应(一代人到20~30年时会繁育生育下一代),如果假设错了,那就真是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因此人口预测的方法虽然简单,但其成功的关键在于对现有人口数据质量的判断和对人口变化规律的认识。如果对数据不加判别,就容易造成滥用和误用。

  联合国人口司用的也是队列分量法。之所以《世界人口前景》的2008版和2010版对中国人口的预期会有如此巨大差异,是因为其2008版对中国的生育率趋势的判断出现了非常大的偏差。大家都知道,我国的生育率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跌入更替水平以下(平均每个妇女生育2.1个孩子)之后不断下滑。大量经验研究都表明我国的生育率在21世纪初为1.5~1.6;最新公布的第六次人口普查(下称“六普”)数据更进一步表明,我国的生育率很可能已经下降到了1.5以下。但是《世界人口前景》的2008版把我国2000~2010年的中国生育率设定为1.77,并假定生育率会在2020~2025年上升到1.85并一直保持下去。这显然是对中国生育率实际情况的重大误判。对于联合国人口预测中高估中国生育率的问题,中国人民大学的顾宝昌教授和我在参加2009年底联合国召开的的世界生育前景会议上特别指出,联合国人口司应该根据各方面专家学者和各大机构的研究结果来估计中国的生育率,而不是简单采用或者过分倚重国家计生委提供的数据。其后我们又和联合国人口司负责中国方面的官员进行了进一步的交流和沟通。

  无独有偶的是,由包括十多位两院院士在内的300多位专家学者在2007年完成的《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报告》,也假定我国的生育率还在“1.8左右”并继续保持30年,从而得出了我国人口会在2033年达到“15亿左右的峰值”的结论。如果比较联合国2008版《世界人口前景》和《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报告》的人口预测,两者非常接近。这不奇怪,因为两者使用的是同样的错误生育参数和假设。

  联合国2010版的《世界人口前景》把中国的2000~2005年和2005~2010年的生育率下调到了1.70和1.64,同时预计未来中国的生育率会继续下降,在2015~2020年的下降到1.51后再缓慢回升到2095~2100年的2.01。调整后的新版数据比起上一版是一个明显的进步,比方说,新版对中国2010年人口的估计只比六普的总数多500万,而不像2008版那样多近2000万。但即便如此,比较近年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人口数据,特别是最新六普的数据,联合国的《世界人口前景》还是落后于中国人口的变化了。比如,联合国新版《世界人口前景》估计的中国2010年末0~14岁的人口数约为2.6亿,比六普得出的数要多4000万。六普公布的少儿人口比例要低于联合国的估计,而老年人口比例要高于联合国的估计。联合国新版数据和中国实际的误差,关键还是在于它过高估计了中国的生育率。生育率高估,导致少儿人口高估和总人口高估。可以肯定,联合国对中国的人口预测在下一版出来的时候(2012)肯定还要做很大的调整。

  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已经完成死亡原因从传染病到慢性病转变,而且国际移民比例极小的国家,人口预测的最关键因素是对生育率的正确判断。虽然联合国的最新版人口预测存在问题,但因为它同时提供了生育率高中低和生育率固定在1.64不变四种方案,其结果对中国人口的未来还是有说明意义的。中方案就是前面讲到的生育率下降到2015~2020年的1.51后缓慢回升到2095~2100年2.01。低方案假设生育率会快速下降到2020~2025的1.03,然后逐步回升到2095~2100年的1.51;高方案假设未来90年我国的生育率会逐步上升到2.58。从世界范围来看,生育率已经降到更替水平有7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绝大多数不是继续下降,就是在低生育率水平徘徊,到现在还没有把生育水平提高到显著高于更替水平的先例。因此,联合国的高方案没有多少实际意义。中方案和生育率维持在1.64的方案非常接近,在2060年以前几乎没有区别。

  无论是中方案还是低方案,我国的人口都已经非常接近峰值,大约在2026年开始负增长。如果是低方案,我国的人口会一路飞速下滑,到2045下降至12亿,2060年下降到10亿,最后到2100年的5亿。这样的结果似乎过于悲观,但从一些西方国家和我国周边一些国家和地区,比方说日本的经验告诉我们这并非没有可能的。

  从上述对联合国最近两版《世界人口前景》中有关中国预测的比较可以看出,人口预测的关键是对生育水平的正确认识。这也同时提醒我们,从长远出发、高瞻远瞩、未雨绸缪是我国人口社会长期稳定发展的关键,因为生育水平将决定中国人口的未来。

  鉴于我国生育率低于更替水平已达二十年之久,现在已经下滑到了1.5以下。再不调整政策,极有可能掉入“低生育水平的陷阱”,到时候即使政府鼓励生育,生育水平也上不去,眼前活生生的例子就是日本、我国台湾地区和新加坡。

  (作者系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人口中心研究员)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