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5月24日 00:32 来源:经济参考报
今年以来,席卷各地的“电荒”问题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而各地的供电部门也都在千方百计力争缓解“电荒”问题,作为“电荒”重灾区的浙江更是如此。面对日益复杂的各类用电问题,供电企业的角色也在悄然发生转变。
近日,记者对浙江余杭地区及当地供电局进行了相关调研。余杭供电局局长童钧就相关问题接受了《经济参考报》的独家专访。从昔日的“电老虎”到今日的“电保姆”,余杭供电局乃至整个电力行业的供电服务理念正在不断转变和升级中。
“十二五”电网建设“加码”
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用电需求与日俱增,这对于各地的电网建设构成了严峻考验,而对于近年来经济快速发展的余杭地区来说更是如此。未来五年,不仅是余杭地区,整个电网建设都将大幅“加码”。
统计资料显示“十一五”期间,国网用于电网投资的额度仅为1.5万亿元,而据介绍,“十二五”期间这一投资额将同比提升68%,今年4月下旬,在某智能电网及特高压论坛上,国网能源研究院一位权威专家曾表示,国家电网“十二五”期间将投资约2.55万亿元用于电网建设,其中将有5000亿元用于特高压电网线路的投资,5000亿元用于配电网线路的投资,另外约1.55万亿元用于其它电压等级的电网线路投资。
“我们将适度超前做好全区电网规划,着力破解电网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同时还要积极探索发展应用低碳绿色电力。”在谈到“十二五”期间的电网建设及规划时童钧这样告诉记者。
在童钧看来,适度超前的电网布局不仅能够优化电网供电水平,对于区域经济的未来发展与扩容也起到了“基石”的作用。他告诉记者,为进一步优化余杭电网电源及网架结构,提高供电的能力和可靠性,余杭供电局将在“十二五”期间新建220千伏变电所五座,改造增容一座,净增主变容量192万千伏安,新建110千伏变电所14座,改造三座,净增主变容量156.4万千伏安,而35千伏变电站则将缩小占比。
在目前的电网建设中,诸如110千伏及35千伏变电所设备陈旧,局部区域电力供应紧缺,农配网基础薄弱、用电“卡脖子”和低电压等问题还比较突出。童钧表示,未来将着力通过五项措施来解决余杭电网220千伏网架薄弱等问题。具体来说,一是加快220千伏电源点及其配套工程建设,基本建成目标220千伏网架;二是加大老旧变电所改造力度,异地新建和改造余杭变、塘栖变和南苑变;三是建设西苑变、中泰变等项目,取消目前运行的三座临时变;四是全力实施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工程,加快四个省级中心镇建设,切实提高供电质量和可靠性,根本解决用电“卡脖子”和低电压问题;五是积极推动电网智能化,全面提升电网智能化水平。
在绿色电力发展方面,按照规划,余杭供电局将启动余杭区电动汽车充电站建设,现已完成了两个站址的选址工作,并已开始筹建“十二五”期间余杭在光伏发电的应用方面也将迈出新的步伐。童钧告诉记者,余杭供电局将积极接纳分布式新能源的并网发电。杭州能源与环境产业园是华东地区的循环经济示范园区,是全国最大屋顶光伏电站项目。该电站主要通过铺设在园区19幢建筑屋顶上的近9000平方米的多晶硅及薄膜光伏组件建成,该光伏电站一期工程于2009年9月28日投运。一期设计装机容量为2兆瓦,“十二五”期间该电站二期工程还计划新增容量4兆瓦,届时总计发电能力将达到6兆瓦。该光伏电站投运以来运行平稳。投运至今总发电量150.321万度。据测算,可累计节约标准煤600吨,同时减少温室气体二氧化碳排放750余吨、二氧化硫达7.5吨、氮氧化物4.65吨、烟尘2.2吨,此外还节约大量水资源。此外,余杭电网还接纳了两座杭州垃圾发电站的并网发电,目前这两座电站的年发电能力分别为4600多万度和3600多万度。未来五年,垃圾发电也将成为电源结构调整中绿色新能源的重要部分。
转型服务构建多赢格局
“我们所做的就是服务好广大居民,为企业创造良好的用电环境,为城市建设与经济发展提供有力保障。”童钧坦诚告诉记者:“形成与居民、企业和政府的良性循环,无论是对于企业本身还是整个城市经济的发展都将是一种多赢格局。”
供电企业角色的转换,服务意识的培育,不仅给企业和整个城市的经济发展带来好处,也切实给企业自身赢得更多的机会“十一五”期间,余杭供电局的综合实力得到了显著提升,企业资产总量从2005年末的6.63亿元快速攀升至23.33亿元。童钧介绍说,“十一五”期间,企业售电量从2005年的29.03亿千瓦时增加到56.89亿千瓦时,年均增长14.4%;营业收入也从2005年的15.55亿元上升至35.05亿元,年均增长17.65%;累计实现利税8.24亿元。
去年以来,为确保余杭区将工业发展模式由规模化向高新化的顺利转型,余杭供电局积极采取了配套建设高标准、供电服务关口前移等一系列措施。目前,区内海创园、鼎胜铝业等一批高新工业项目陆续投产、开建。到今年一季度,余杭区规模工业实现产值258 .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7 .7%。“按照规划,余杭全区将重点发展现代装备制造、信息电子、绿色能源、健康医药、家纺服装产业项目等,而这些产业都对用电稳定性提出更高的要求。”童钧表示:“如今的余杭区,无论是西部的科研创新基地、中部的先进制造业基地,电缆接入、供电专线保障已成为工业转型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
据介绍,位于余杭区仓前镇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园是浙江省委、省政府贯彻落实人才强国战略和国家人才工作会议的重要举措。园区将重点引入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环境资源、现代服务、高教科研等六大创新创业产业。五年内计划打造成一个立足余杭、服务全省、面向全国,具有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的新型业态和产业品牌,目前已有15家企业入住园区,预计建成后园区用电负荷达2 .6万千瓦,且电力供应必须稳定、可靠。自去年7月海创园成立以来,余杭供电已在该区域新投运110千伏变电所一座,新增24条10千伏线路。园区全部采用电缆接入、专线供电。
童钧告诉记者:“‘十一五’期间我们就帮助高耗能单位及时采取技术改进措施,为全区49家企业量身定制了优化用电方案。粗略计算,企业通过采纳优化用电建议,合计年节减电费支出1000余万元,实现减排标准煤5200吨,减排二氧化碳6500余吨、二氧化硫近65吨、氮氧化物40 .3吨、烟尘18 .9吨,达到了节能、增效双效并举的目的。”
据介绍,今年一季度余杭供电上门服务30多次,电力人员先后走访了西奥电梯、赛诺菲(民生药业)、精诚电力等30多家新建、扩建工业企业,了解企业用电情况,切实保障企业按期投产。3月上旬童钧还亲自带领发展基建部、客户服务中心等单位负责人,带上线路图纸到鼎盛铝业集团现场办公,令这家年产值超200亿元的企业老总很感动。鼎盛集团是冶金行业的高端产业,主要以加工航天、高铁铝材为主,用电负荷比较大,近期又拟建分厂扩大生产规模,企业用电成为当前的头等大事。在详细了解该企业用电需求和远期用电规划后,余杭供电局为企业量身定制了更为科学合理、更为安全可行的用电规划方案。童钧表示:“我们供电部门将全力支持企业壮大发展,尤其是在用电环节,供电局将一如既往地坚持主动服务,超前服务,贴心服务。”
随着招商引资和重点项目的推进,一大批新兴工业、农业及民用供电建设项目的接连开工,农副产品物流中心和钱江开发区先后落户余杭,新增了大量的工业用电、基建用电、生产用电和外来民工的生活用电。对此,余杭供电局坚持“大事办细、急事急办、特事特办”的原则,主动上门服务,简化申报流程,缩短用户申报和审批时间,优化供电规划设计,力保重点项目、重大工程、重要用户的用电需求。
推进新农村电气化建设
在刚刚过去的2010年,余杭供电局在助力新农村电气化建设,践行社会责任方面也取得了突出的进展。
针对全区局部热点地区低电压问题,加大城乡结合部区域电网改造力度,加快实施农居点新居改造工程,最大程度地缓解乔司、良渚、勾庄等地的用电矛盾。2010年,累计投资3.77亿元用于农配电网新建和改造。截至2010年底,全区19个镇(街道)、319个村(社区)已全部通过新农村电气化验收。
为解决农网线路超载问题,余杭供电局开展了农村超载线路排查改造工作,优化市区配网网架结构,积极推进电网“生命线”和政府“中心镇”电网建设,全力支持地方经济建设。累计投资1.1亿元用于“中心镇”电网建设,新建投产10千伏线路356.88千米;此外,还投资7000万元用于架空线路的电缆化改造,共涉及改造10千伏线路50余条,新增各类开闭所19座,新建箱式变压器20台,各类电缆敷设约120千米。
童钧表示,为了降低停供电故障率,通过加装防
雷装置、驱鸟器和架空线路复合型故障指示器等,以加快故障查找速度,同时还积极采用带电作业减少线路停电等措施。通过大力农网改造和全面实施新农村电气化建设,全区内农电故障率明显下降。
童钧告诉记者“我们的故障抢修目前已基本实现城区45分钟内到场,农村地区90分钟内到场,偏远山区120分钟内到场。这些时限都比国家电监会要求的时限短。”
除了帮助农村进行电气化改造,活动在城区中的“小毛电力青年志愿服务队”(现改编为阿斌服务队)也是余杭供电局服务社会的一道亮丽风景线。为了扎实做好电力优质服务工作,余杭供电局特别组建了这支服务队,在迎峰度夏期间坚持走访企业,开展用电设施免费“体检”,受到了企业和社会群众的欢迎和好评。2010年度,小毛服务队成为浙江省电力公司服务品牌20强之一,并获得了余杭区志愿服务先进集体称号。
为加快对共建村镇的电力改造步伐,给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保障,余杭供电局首创“村镇·电力”共建模式。共建工作实施近一年来,农村用电秩序得到了显著改善。“今年我们还要继续加强政企合作,深入推进‘村镇·电力’共建模式,让更多服务惠及民生。”童钧表示,农村安全用电水平得到了提升,农灌线路违章偷电现象得到了扼制,实现了村镇,供电企业和农户多方共赢。
童钧介绍,余杭供电局还积极组织局属各单位就地就近开展扶贫帮困、助学结对活动,号召全局广大干部职工开展送春风送温暖、爱心助学、抗旱救灾等捐款、捐物活动;同时,还开展电力“五进”活动,使安全用电进校园、节能政策宣传进社区,切实为人民群众解决生活困难。
搭建民主管理平台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余杭供电局也正是秉持着“诚信、责任、创新、奉献”的企业理念,积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充分发挥党工团工作职能,积极推进企业民主管理,实施职工队伍素质提升工程,强化企业各项服务职能,并不断丰富职工业余文化生活。
为了给职工搭建一个良好的民主管理平台,余杭供电局积极落实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健全代表组长联席会制度,推行局长联络员制度,出台局领导接访日制度,执行职工代表巡视制度。通过健全“五个制度”,把畅通职工表达利益诉求的渠道作为重点工作来抓,积极为广大职工搭建民主管理、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的参与平台。
童钧告诉记者,为了了解基层工作实际情况与存在的困难,局领导常以“明察、暗访、近听、实看”等形式,深入了解一线单位工作情况,组织召开职工座谈会,与广大基层干部职工进行交流,了解基层工作实际困难,听取职工意见和建议,对收到的涉及安全生产、企业经营管理、职工生活福利等方面的代表提案进行认真督办,职工满意率在不断提升。
另外,为保障职工知情权,深化厂务公开“透明”。局里还紧紧围绕企业重大事项、干部聘任、薪酬变化等职工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公开模式,形成以厂务公开栏为主,职代会、职工代表座谈会、分工会主席联席会为辅的公开模式,有效地增强了厂务公开的实效性,使三级公开真正落到了企业各个层面,员工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保障权得到了维护。
相关链接
余杭供电局“十一五”主要业绩
近年来,余杭供电局先后获得了国网公司“一流县供电企业”、“新农村电气化县”和“新农村电气化建设先进单位”,2009年还被评为浙江省“县级供电安全先进单位”、被浙江余杭省质量协会授予“浙江省用户满意企业”称号,并获余杭区“平安示范单位、综合治理先进单位”称号。2010年获浙江省电力公司“科技进步先进(县)供电企业”称号。被评为“余杭区满意单位”。
“十一五”期间,余杭供电局加大电网建设投资力度,实施负债经营,打造坚强电网,不仅实现了电网规模总体实现翻番,企业综合实力显著增强,还在科技创新、企业管理水平、员工队伍建设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
“十一五”期间累计完成电网投资24亿元,110千伏线路由2005年末的206 .09千米增加到364.32千米,变电容量由153.4万千伏安增加到384.9万千伏安,基本形成了以110千伏为骨干、10千伏为支撑,主网架坚强、城农网协调的余杭电网。
在科技成果创新方面,仅2009年至2010年余杭供电局申请国家专利九项;七个科技项目分别获杭州市电力局和省公司科技创新奖,其中一个项目分别获得杭州市电力局2009年度科技进步一等奖和省公司2009年县级供电企业科技成果一等奖。近两年来,共申请及获批外观设计、实用新型和发明创造国家专利授权11项,其中国家发明创造专利四项。自2007年以来,每年均有20余篇学术论文在全国各类专业期刊上发表。
2010年余杭供电局的企业管理水平也有了大幅提升,“三位一体”的绩效管理体系基本形 成 ,大 大 提 高 了 干 部 员 工 的 积 极 性 。截 至 目前,累计安全生产日1343天,为近10年来的最 好 成 绩 。余 杭 供 电 局 先 后 被 评 为“ 省 公 司2009年度县级供电企业安全生产劳动竞赛先进集体”和“杭州市2007—2009年安全生产工作先进单位”。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