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京都议定书》前途不明CDM项目抢夺最后机遇

2011年05月25日 00:56 来源:一财网

  本月,以中国内蒙古的一项风能项目为标志,清洁能源机制(CDM)下的登记项目到达3000个。

  在此3000个登记的项目之外,另外有2600个项目还正处于审批过程的各个阶段之中。在CDM项目“井喷”的同时,令人看到的是市场对于2012年年底大限的关切之情。

  对于《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的前途,“所有的人都在关心这个问题。” Peony Capita首席执行官兼首席投资官Mina Guli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专访时对记者表示,她对于是否能达成一个国际协议并不乐观。

  同时,对于目前联合国清洁发展机制(CDM)执行理事会(EB)的加速审批,Mina Guli表示:“他们越想加速,就越有项目要进来。”

  “我想一方面他们想加速审核过程,一方面他们也让更多的项目进入了审核,现在恐怕EB面临着史上最多的申请项目,因为2012年的最后期限问题。”Mina Guli认为。

  项目“井喷”

  “增长保持稳定。在2011年前三个月得到验证的项目数字,同期增长了17%。”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UNFCCC)方面表示,迄今为止的1039个CDM项目已经产生了6个多亿的碳权(CERs)。

  目前分析家预计,今年从CDM中产生的碳抵消将会创纪录:今年到目前为止,联合国已发放了超过1.1亿的CERs,而2010年全年才发放了1.32亿CERs,这个创纪录的数字会令碳价格保持疲弱。

  此前,不仅各碳交易协会对于联合国清洁发展机制(CDM)执行理事会(EB)诸多方法论和程序的改进不买账,非政府组织团体也在质疑EB的基准线标准,以及涉及工业废气的项目是否还应纳入CDM项目。最后,连UNFCCC也建议EB进一步改革效率。

  在EB改革流程后,其效率有了迅速的改观。根据汤姆森路透下的Point Carbon咨询公司预测,到2012年年底,将发放10.92亿CERs,这意味着在2012年,联合国将进一步的发放3.22亿~3.87亿CERs。

  这一切都是由于《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的前景不明所惹下的祸。

  虽然UNFCCC执行秘书菲格雷斯再次表示,“清洁发展机制仍在发展,并会继续这样做。”但是市场并不对这种不明确性埋单。

  “现在我们知道在2012年之后肯定存在的市场有美国,但是他们非常明确地表示,他们不会接受来自中国的CERs;日本市场目前还有一些不确定性。” Mina Guli表示,“当然还有欧盟,而且从中国而来的主要的CERs的市场是在欧盟。”

  “然而中国主要面临的问题是,欧盟现在表示他们只接受来自在2012年年底之前注册的项目,以及来自最不发达国家的项目,或者从那些和欧盟有双边协议的国家。但是目前为止,这个名单上也没有中国。” Mina Guli认为,“所以对于中国的市场而言,最佳的选择就是在2012年年底之前去注册,这也就是为什么,中国项目都涌向EB。”

  中国国情与EB之难

  不过,中国做CDM的人抱怨项目的难做是常有的事。Mina Guli也经手了同华能南京金陵发电有限公司合作的南京天然气联合循环(NGCC)并网发电项目等等。

  在她看来,很多问题是,“因为在中国项目中涉及到的一些EB的外国人员(相较于中国而言的外国人)中,并不太能理解中国的行事方式。”

  “中国不是欧洲国家或者其他西方国家,中国有自己的系统和程序,我猜想大部分情况下,EB成员根据他们自身的背景,来推测中国的情势。” Mina Guli表示,以我们的2个项目而言,都受到了EB的审查,审查有很多原因,但最基本的原因是,我们需要向EB的成员来解释中国是如何运作的,排放效果是如何计算的,监管又是如何进行的,而这些跟EB的要求在哪些方面有区别。

  “例如,有时候EB的方法论要求你提交的一些信息,在中国压根就不存在那种形式的信息。” Mina Guli表示,“比如说,他们需要一纸信息,而我可以做到的是,把这些信息的各方面碎片都整理起来。我想这是中国跟EB之间目前最大的困难。”

  “除了速度问题之外,EB目前面临的还有一个在有限的预测能力之上的问题。” Mina Guli认为,“如果你在主持一个CDM项目,你是不能从EB方面得到确保该项目能成功注册成为一个CDM的,我想这比程序问题更需要得到修补。”

  “当然我认为程序本身就是困难的,第一程序花费了太多时间,第二结果又处于不可预测的状态,因此也无法推测,什么时候才能够拿到CERs。” Mina Guli表示。

  对于目前中国市场的建议,Mina Guli认为,“现在中国的市场在改变,不少大项目已经完成,现在是一些小的CDM项目开始了。”

  “我的一个观察是,中国在碳市场方面有着巨大的机会,但是中国需要一个系统性的方式来解除市场,现在更多的是中小型企业在接触CDM项目。” Mina Guli表示,“我想对于类似于大唐(已有项目)和华能这些大公司来说,都有着很大的机会,不过如果更多的大型企业高层可以坐下来谈谈发展计划,以及未来在哪些方面可以得到CERs,我觉得这些都可以成为中国的机会。”

  “目前我觉得这方面的问题都还在下层,并被卡住了,亟须高层共识,而且碳市场是帮助中国变绿色的一个非常好的工具。” Mina Guli表示。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滚动新闻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