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幸福花开洛阳城

2011年05月26日 07:50 来源:经济日报

  河南洛阳是著名的古都。近10年来,洛阳市通过文明城市建设,不断增加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把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贯穿于文明城市创建的全过程,取得了明显成效。

  河南省委常委、洛阳市委书记毛万春说,创建工作的出发点、全过程和落脚点,都要看群众高兴不高兴、赞成不赞成、拥护不拥护、满意不满意。

  改善环境 打造宜居洛阳

  洛阳在开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活动中,特别重视环境整治工作,围绕河流和水系做文章,努力打造生态宜居之城。

  近年来,洛阳市累计投入952亿元,建设洛阳新区和伊滨新区,实现了一跨洛河、再跨伊河的发展新格局,市区规划面积由“十五”时期末的544平方公里扩大到694平方公里,建成面积由121平方公里扩展到170平方公里,建成和改造横跨洛河七座大桥,洛北城区新修道路120公里,改造背街小巷271公里,市区人均道路面积达到14平方米。

  洛阳有伊、洛、瀍、涧四条河流穿城而过。借助丰富的水资源优势,洛阳先后实施了市区“四河三渠”治理工程,新区“五横、七纵、三湖”景观水系工程,已形成全长25公里,景观水面840万平方米的洛河水系生态带和长80余公里、景观水面140万平方米的洛阳新区核心区水系。

  洛阳市建成了长达26公里的开放性生态公园洛浦公园和隋唐城遗址植物园,建设了龙门山、上清宫、周山、小浪底四大森林公园,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45%,人均公共绿地达到11平方米,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连续5年超过了300天。

  改善民生 构建和谐洛阳

  2011年新年伊始,“一号通”成为洛阳市民遇到麻烦事儿拨打的号码。

  “一号通”是洛阳市搭建的110城市应急联动服务平台,就是将原110、119、120、12319、12345等公共服务电话集中为110一个号码。这也是洛阳市委、市政府便捷、高效地解决群众困难,实现城市精细化管理的重要举措之一。

  为实现城市精细化管理,洛阳市建立健全了首问负责、联审联批等工作制度,推进网上行政审批和行政效能电子监督,开展了市直机关联系社区活动,机关事业单位人员派驻社区工作,建立医疗卫生、物业管理、社会保险等人民调解组织3610个,配备人民调解员14481名,排查、化解社会矛盾的能力进一步提高。

  为让市民的生活更加舒畅,洛阳市连续多年推出了保障性住房、放心早餐、放心菜、背街小巷路灯改造等近百项民心工程。目前,洛阳市已建成经济适用住房135万平方米、廉租住房77万平方米,5.2万户困难群众喜迁新居;全市400多个放心早餐运营点供应7大类70余种餐点,还提供就业岗位近800个;投资3000多万元建成的“二级三层”蔬菜安全检测网络和不断扩大的无公害蔬菜基地,让市民吃上了放心菜。

  洛阳还向市民免费开放城市公园、博物馆、图书馆、美术馆和部分市内景点;在全省率先实行社会保险“五险合一”和医疗保险险种全覆盖;建成100多个社区图书室,藏书近百万册;建设了全方位、全覆盖的社区服务体系,社区居民在10分钟之内就能看上病、买上菜、吃上早点。

  近年来,洛阳市先后彻底消除了城市市区公共旱厕和居民旱厕并对水冲厕所进行升级改造。目前,洛阳市区共有400多座公厕免费开放,另有沿街单位170多座内部厕所免费对外开放。

  推广志愿服务 营造文明洛阳

  在洛阳市的大街小巷,活跃着一支“五老”督导宣讲团这个由全市老战士、老干部、老教授、老工人、老模范组成的督导宣讲团,平均年龄75岁,年龄最大的86岁。成立10多年来,他们共为群众反映和解决问题2196个,组织爱国主义教育巡回报告3000多场。

  这些老人是洛阳市志愿者服务体系的一个缩影。经过多年发展,洛阳市已拥有青年志愿者、巾帼志愿者、公务员志愿者、服务“三农”志愿者、“关爱空巢老人”志愿者等专业化志愿者服务队伍上千支,志愿者注册登记人数突破32万,总数接近市区总人口的25%。

  2005年,洛阳市12名冬泳爱好者自发成立城市水上义务搜救队,6年来,他们不计报酬,先后出动260多次,成功救助落水群众45人,如今,他们的队伍已发展到52人。

  眼下,走在洛阳的大街小巷,稍加留意就会看到一些人,他们要么戴着红袖标要么戴着小红帽,他们或是年迈的老人或是年轻的学生,他们或在十字路口帮着民警疏导交通,或在交通站点、旅游景点协助工作人员扶老助残……他们就是提升洛阳文明水平、展现洛阳文明形象的志愿者。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